小学语文24* 京剧趣谈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教学 内容 | 24.京剧趣谈 | 第(1)课时 | |||||||||||||||||||||||||||||||||||||
备课 日期 | 月 日 | 课型 | 新授 | 执教人 |
| ||||||||||||||||||||||||||||||||||
教学 目标 |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 ||||||||||||||||||||||||||||||||||||||
教学 重难点 |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重点)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难点) | ||||||||||||||||||||||||||||||||||||||
教学资源准备 | 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 |||||||||||||||||||||||||||||||||||||||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1.资料补充,了解京剧。 (1)学生根据提示,介绍京剧。 提示①: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示②:胡琴、锣鼓 提示③:中国国粹 提示④:梅兰芳 (2)学生读材料,了解作者。 2.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2)学生交流,明确:课文介绍了京剧的道具和表演方式。 【探究新知】 二、细读《马鞭》 1.研读句子,了解马鞭。 (1)默读第一自然段,根据表格,画找相关信息。 (2)反馈交流。
(3)研读“好处”。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①引导学生感受自由:指名读,关注以体会表演自由。 ②学生朗读提升。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①指名读,谈感受。 ②拓展练习:
③交流反馈:皇帝骑马一般用黄色的,霸王骑乌骓马用黑色的,吕布骑赤兔用红色的,刘备骑的卢白马用白色的,穆桂英是女子一般用粉色…… 2.体会京剧中的道具艺术。 (1)学习活动:道具分类。 ①默读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再给道具分类。 ②同桌交流京剧中道具的艺术特色。 (2)交流反馈。 实在道具:马鞭、鞋底、酒杯、酒壶 虚拟道具:马、针线、饭菜 可实在可虚拟:饭碗 (3)小结:通过《马鞭》,我们知道了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也就是“虚实相生”。(板书:虚实相生) 三、自学《亮相》 1.自主梳理,提取信息。 (1)自学《亮相》,填写表格。 (2)反馈交流。
2.指导朗读。 (1)学生听鼓点,选语句。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一双方脸对着脸, 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圓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 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2)学生自由练读。 (3)配鼓点,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通过学习《亮相》,我们还发现京剧表演艺术还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 随机板书:动静结合) 四、交流分享,深化认识 1.畅谈京剧。 (1 )组内交流。 (2)代表反馈。 【课堂拓展】 这节课,我们体会了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艺术之美。同学们还分享了与京剧相关的很多有趣的知识,课后我们可以参考上表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继续学习。 【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练习册第23课。 【板书设计】
| |||||||||||||||||||||||||||||||||||||||
教学 反思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京剧趣谈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京剧趣谈习题课件ppt,共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京剧趣谈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京剧趣谈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3京剧趣谈pptx、说唱脸谱mp3、《拾玉镯》片断表演吴艺群wmv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23* 京剧趣谈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23* 京剧趣谈评优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开火车读词语,京剧趣谈,解读题目,再读课文理清层次,课文脉络,整体感知,探究学习第1自然段,研读第二部分《亮相》,思考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