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6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6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61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617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617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617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语文复习八年级古诗词曲课时教学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56年6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756年8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被俘,遂困居长安。此诗作于次年三月,时值暮春,他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①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②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③浑:简直。④不胜簪: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都残破,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处逆境、思家情切之际,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抒发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示例一: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示例二: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第17首 春望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作家作品,八年级上册,诗歌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附录古诗词曲对比整合课时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题材分类整合,一忧国忧民,二羁旅思乡,三咏物抒怀,四寄情山水,六咏史怀古,七酬答送别,八边塞征战,九爱情生活,五叙事抒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46首蒹葭课时教学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