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本溪市满族自治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本溪市满族自治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 研究杂交水稻,获取高产稻种
C. 寻找新材料制造高性能芯片 D. 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2.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氢氧化钙、液氮 B. 碘酒、二氧化硫 C. 海水、石灰石 D. 硝酸钾、石油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取用固体粉末
4. 有研究发现,在营养方面缺乏钙、铬元素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如图是钙、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钙原子和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5:6
B. 铬原子比钙原子的核电荷数多4个
C. 钙和铬都属于金属元素
D. 钙和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是92.08g
5.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
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但没有杀菌作用
C.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物只有水的事实证明了水的元素组成
D.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二者原子构成不同
C.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8. 下列物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以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B.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一氧化碳气体和甲烷气体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要使用澄清石灰水
D. 实验室中可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9. 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
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 N2O3 B. NO2 C. NO D. N2O
10. 关于丁酸乙酯(C6H1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C. 丁酸乙酯是混合物
D. 丁酸乙酯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相关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四氧化三铁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试管内氢气时,听到了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较纯
D. 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负电极对应的玻璃管内产生了同体积的气体
12. 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氯气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生成的氯化氢呈电中性
D.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看,该反应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
13. 下列说法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宏观与微观:凉开水养鱼不利于鱼儿的生存,是因为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D.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 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 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 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和烧杯中都是自来水。实验结束后从试管和烧杯中各取10mL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水产生泡沫少
1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在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B.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D. 电解水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______
(2)标出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3)对应的微粒符号是 ______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___
17. 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______。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
(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______(选填“元素”或“单质”)。
18.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其中硅、锗、砷、镓均为半导体材料元素,根据信息回答:
(1)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生活中常用的非金属导体有 ______(填物质名称)。
(2)下列有关硅与锗的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A.二者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两者化学性质相似
C.原子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
(3)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的X数值是 ______,氧化镓的化学式为 ______。
19. 请解答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小明走进厨房,帮妈妈将锅盖取下内里朝下放在灶台上,妈妈说:“你这样放锅盖不太好”,小明稍加思考,说“哦,对呀,妈妈真棒”。小明思考的内容是 ______。
(2)春季,山区一旦着火,灭火队员们将火情控制住后,还要把持续燃烧的高大的树木砍伐落地,防止滚落,这一举措符合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风力灭火机使用一定时间后,需添加燃料油才能继续使用,现场添加燃料油时要远离着火场,目的是 ______。
(3)生活中要节约用水,生活中的水费单包括以下哪些费用 ______。
A.自来水水费
B.电费
C.污水处理
D.水资源费
(4)“杨梅烧鸡”真空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隔绝 ______。
20. 人和动物都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性空气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
(1)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会导致______的产生,请列举一条有效防治该污染的措施______,含有金属元素的粉尘会加速SO2转化,此时粉尘可能起到的是______作用。
(2)过多CO2的排放会加剧______。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中可行的是______。
A.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电解水制取最清洁的能源--氢气
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煤炭充分燃烧
21.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他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此时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小液滴,塞好胶塞,使C内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1)白磷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______。气球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
22. 总结知识、形成网络是巩固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总结的二氧化碳、水的相关反应,图中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给出,箭头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常用作建筑材料,甲、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请依据图中信息完成:
(1)写出物质A和甲的化学式:A ______,甲 ______。
(2)反应③常用于工业生产水煤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请写出与途径⑤不同的乙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3.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某同学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按照图示将醋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位置。
(1)图中的4片紫色石蕊试纸 ______(填数字代码)会变红。
(2)石蕊溶液盛放在滴瓶中,其上配套使用的滴管清洗后 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于吸取醋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B.该实验说明CO2能溶于水
C.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
D.该实验对比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生成了类似醋酸的物质
24.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 ______ 。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 ,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 ______ 。
(4)如图G装置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若用该装置收集H2,则H2从 ______ 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从 ______ 端进入。
25. 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未观察到明显的“发白光”现象,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试验】
实验1:取三瓶氧气,进行实验。
装置
序号
1−1
1−2
1−3
木炭质量/g
2
2
x
木炭形状
块状
片状
锥状
现象
木炭燃烧,发光颜色偏黄、较暗
木炭燃烧,发光颜色偏黄、较亮
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白、较亮
实验2:取与实验1−3中形状、质量相同的木炭,进行实验。
序号
2−1
2−2
2−3
装置
现象
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黄、较亮
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白、较亮
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出白光、明亮耀眼
【解释与结论】
(1)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能验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现象是 ______ 。
(3)实验1−3中,x为 ______ 。
(4)实验1的目的是 ______ 。
(5)实验2中,三个实验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6)依据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______ 。
26.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计算:
(1)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填最简比);
(2)若硝酸铵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硝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g。
27. 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鸡蛋壳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150g
6.25g
154.05g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
B、研究杂交水稻,提高产量,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
C、寻找新材料制造高性能芯片,是新物质的研制,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符合题意;
D、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没有新物质的研制,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代表了中考的方向。
2.【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钙、液氮,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故A不正确。
B、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硫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海水、石灰石,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硝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石油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否则属于混合物。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答案】D
【解析】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该项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该项错误;
C、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暴沸溅出伤到人,该项错误;
D、取用粉末状固体时,试管要横放,盛有药品的钥匙伸入到试管底部,试管慢慢竖起,该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4.【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钙和铬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0、2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钙和铬原子核外电子数分别为20、24,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0:24=5:6,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钙和铬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0、2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铬比钙原子核电荷数多4个,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钙和铬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不是4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B、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D、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用途、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D
【解析】解;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A正确;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但没有杀菌作用,故B正确;
C、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物只有水的事实证明了水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的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水的用途进行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7.【答案】A
【解析】解:A、CO2是光合作作用的原料,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A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二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是原子构成不同,故B说法不正确;
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说法不正确;
D、CO具有还原性,CO2不具有还原性,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可以燃烧,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甲烷都没有气味,不能用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一氧化碳气体和甲烷气体,故B错误;
C.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要使用澄清石灰水,故C正确;
D.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实验室中不能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9.【答案】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说法错误;
B、丁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说法正确;
C、丁酸乙酯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纯净物,不是混合物,说法错误;
D、丁酸乙酯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试管内氢气时,听到了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的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答案】C
【解析】解:A.氢气和氯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带电,那么分子也呈电中性,选项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原子和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再分,该反应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带电情况来分析;
D.根据微粒的变化来分析。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R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说法正确。
C、凉开水中结合不含氧气,凉开水养鱼不利于鱼儿的生存,是因为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还需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凉开水中结合不含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氧化物的特征、催化剂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中实验,抽掉玻璃板后,上面集气瓶中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瓶和烧杯中都是自来水,实验结束后从试管和烧杯中各取10mL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水产生泡沫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中实验,抽掉玻璃板后,上面集气瓶中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深,进行分析判断。
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A
【解析】解:A、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象正确。
B、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D、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
A、根据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6.【答案】Na+、Cl− N−3H3 O2− H2O
【解析】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钠离子、氯离子分别表示为Na+、Cl−;故答案为:Na+、Cl−;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N−3H3;故答案为:N−3H3;
(3)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8,核外有10个电子,是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氧离子表示为O2−;故答案为:O2−;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1)C
(2)CH4+2O2CO2+2H2O
(3)元素
【解析】解:(1)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废旧报纸,故填:C;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3)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元素,故填:元素。
通过回答本题可知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熟记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
18.【答案】三 石墨 BC18Ga2O3
【解析】解:(1)元素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生活中常用的可导电非金属单质还有石墨、石墨烯等;
(2)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列不同的周期,该选项不正确;
B.原子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该选项正确;
C.硅、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正确;
故选:BC。
(3)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的数值是:31−2−8−3=18,氧化镓中镓元素化合价是+3,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化学式是Ga2O3。
故答案为:
(1)三;石墨;
(2)BC;
(3)18;Ga2O3。
(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9.【答案】锅盖倒放能防止灶台污染锅盖,再盖回去时污染锅内食物 将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 防止燃料油挥发,在空气中遇明火发生爆炸 ACD 氧气
【解析】解:(1)小明走进厨房,帮妈妈将锅盖取下内里朝下放在灶台上,妈妈说:“你这样放锅盖不太好”,小明稍加思考,说“哦,对呀,妈妈真棒”。小明思考的内容是锅盖倒放能防止灶台污染锅盖,再盖回去时污染锅内食物;故答案为:锅盖倒放能防止灶台污染锅盖,再盖回去时污染锅内食物;
(2)春季,山区一旦着火,灭火队员们将火情控制住后,还要把持续燃烧的高大的树木砍伐落地,防止滚落,这一举措符合的灭火原理是将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风力灭火机使用一定时间后,需添加燃料油才能继续使用,现场添加燃料油时要远离着火场,目的是防止燃料油挥发,在空气中遇明火发生爆炸;故答案为:将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防止燃料油挥发,在空气中遇明火发生爆炸;
(3)生活中要节约用水,生活中的水费单包括自来水水费、污水处理、水资源费等,不包括电费;故答案为:ACD;
(4)“杨梅烧鸡”真空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故答案为:氧气。
(1)根据预防污染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3)根据生活中的水费单的项目来分析;
(4)根据防止食品变质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答案】酸雨 使用脱硫煤 催化 温室效应 AD
【解析】解:(1)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会导致酸雨的产生,有效防治该污染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使用脱硫煤等;含有金属元素的粉尘会加速SO2转化,此时粉尘可能起到的是催化作用;故填:酸雨;使用脱硫煤(合理即可);催化;
(2)过多CO2的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3)A.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合题意;
C.电解水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的电能,不合题意;
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煤炭充分燃烧释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故选:AD。
(1)根据酸雨的成因、防治酸雨的措施以及物质的作用来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21.【答案】熔点低 2H2O2−MnO22H2O+O2↑与氧气接触 C反应放热会使C内压力增大,气球可以平衡装置内外压力,防止胶塞飞出
【解析】解:(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此时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小液滴,说明白磷熔点低。
故答案为:熔点低。
(2)B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
(3)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与氧气接触(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气球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C反应放热会使C内压力增大,气球可以平衡装置内外压力,防止胶塞飞出。
故答案为:与氧气接触;C反应放热会使C内压力增大,气球可以平衡装置内外压力,防止胶塞飞出。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2.【答案】CaCO3 CO2 C+H2O(气)−高温H2+COCO+CuO−△Cu+CO2
【解析】解:(1)A常用作建筑材料,甲、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钙,甲是二氧化碳,C是水,D是氯化钙,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丙是氢气,丁是氧气,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乙是一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aCO3,甲是CO2;
(2)反应③常用于工业生产水煤气,其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2O(气)−高温H2+CO;
(3)与途径⑤不同的乙生成甲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故答案为:(1)CaCO3;CO2;
(2)C+H2O(气)−高温H2+CO;
(3)CO+CuO−△Cu+CO2。
根据A常用作建筑材料,甲、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钙,甲是二氧化碳,C是水,D是氯化钙,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丙是氢气,丁是氧气,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乙是一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答案】1、3 不可以 CD
【解析】解:(1)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醋酸显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变红的试纸是1、3;
故答案为:1、3;
(2)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管专用,不能再吸取其他试液;
故答案为:不可以;
(3)A、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不是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物质,该项错误;
B、上述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该项错误;
C、一组实验中涉及了多组对比实验,对比性强,该项正确;
D、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能够说明二氧化碳与水生成了类似醋酸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该项正确;
故选CD。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滴瓶与滴瓶上的滴管是配套使用的;
(3)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对比进行分析。
本题对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进行了考查,题目较易,需要注意在对比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唯一。
24.【答案】(1)酒精灯
(2)2KClO32KCl+3O2↑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3)BC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bb
【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故填:酒精灯。
(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
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故填:2KClO32KCl+3O2↑;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BC,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BC;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若用该装置收集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H2从b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从b端进入。
故填:b;b。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检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5.【答案】C+O2−点燃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探究木炭不同形状对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氧气浓度不同 可燃物形状、氧气浓度
【解析】解:(1)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
故答案为:C+O2−点燃CO2。
(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观察澄清石灰水中是否变浑浊,验证气体成分;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1中不同的是木炭的形状,因此其他实验条件需要保持一致,所以木炭质量都相等,x=2;
故答案为:2。
(4)实验1中变量是木炭的形状,因此是探究木炭形状对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木炭不同形状对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5)实验2中变量是氧气的不同浓度,所以造成不同现象的原因是氧气的浓度;
故答案为:氧气浓度不同。
(6)实验1探究木炭的形状的影响,实验2是探究不同氧气浓度对木炭燃烧的影响,因此可知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为可燃物形状和氧气浓度;
故答案为:可燃物形状、氧气浓度。
(1)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二氧化碳形状回答此题;
(3)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原则回答此题;
(4)根据实验1中变量回答此题;
(5)根据实验2中变量回答此题;
(6)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6.【答案】7:12 80
【解析】解:(1)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3)=7:12;
故填:7:12;
(2)若硝酸铵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硝酸铵的质量为:28g÷(14×214×2+1×4+16×3×100%)=80g。
故填:80。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要注意计算的格式和结果的准确性。
27.【答案】(1)2.2;
(2)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2.2g
10044=x2.2g x=5g,
碳酸钙质量分数=5g6.25g×100%=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
【解析】解:(1)反应前后质量应保持不变,目前反应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所以气体质量=150g+6.25g−154.05g=2.2g;
故答案为:2.2。
(2)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2.2g
10044=x2.2g x=5g,
碳酸钙质量分数=5g6.25g×100%=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80%。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气体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23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保护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1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化学期末复习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化学期末复习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