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第三单元 测量
课题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操作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通过用刻度尺测量,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就要寻找新的途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刻度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1.谈话导入。
师: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
指名学生回答,并比画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师:请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
回顾测量的方法,重点强调从0刻度开始测量。
2.课件出示习题。
填上合适的数字。
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9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指名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1。
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发言,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学生会用一定的标准去估计,例如1拃、铅笔的长度或者目测。
师:估得准吗?下面请大家动手用尺子测量,验证自己估的结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4.师: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表示呢?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
用厘米和米作单位太大了,应该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师:这时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教师适当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测量需求出发,导入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自主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师:关于毫米,你们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不对的观点要及时评价,有价值的观点可留板书,新课授完后进行分析。
师: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除了以前所学的厘米外,每两个数字之间还有小格子。
师:每个小格子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课件演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每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
师:请同学用手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学生自行在刻度尺上找出1毫米的长度。
师:谁来说一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
1毫米很短,比以前所学的最小的1厘米还要短得多。
师:你们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组合作,数一数尺子上的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0毫米。
师:用手指点数,好操作吗?为什么手指点数会很困难?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帮助我们数一数?
学生通过数10毫米,会发现手指太粗,不好点数。从而想到要用细一点的物体帮助点数。
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如用铅笔尖点数。
师:除了刚才大家所数的1厘米之间有10毫米,其他的1厘米里是不是也有10个1毫米呢?请大家在刻度尺上找出另外一个1厘米数一数。
组织学生多次验证,可以个人数或集体数,最后得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刻度尺,让学生直观感受1毫米很短,同时通过数格子感受毫米与厘米的联系,补充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加入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进一步认识1毫米。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会选择较薄的物体。
教师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展示这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对于毫米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一些物体的厚度,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有多长,并说说感受。
(3)画一画。
学生在纸上不用尺子画出1毫米,再与尺子上的1毫米对比,然后用手势表示1毫米,用尺子画出3毫米、5毫米、10毫米等。
(4)估一估数学书大约几页1毫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米粒的长度等。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三个探究知识点的设立着眼于这一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
三、知识应用,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22“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顾读取物体长度与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引导学生先多角度去观察,再去测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呈现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估测和实际测量,旨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长度观念以及用厘米和毫米作单位测量的能力。
四、课题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保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作业设计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学生有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经验,本节课新知识的教学完成相对顺利。学生能够体会毫米的用途,建立与实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心里建模。本节课出现的比较好的现象是学生会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在自己心里建立标杆,会做到心里有数。在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会去表达为什么选择该单位。让学生去深入体会是本节课反复强调的点。后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去找一找相关联的事物,使之对毫米有更深的认识。
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32分米的认识pptx、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34千米的认识2pptx、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2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3千米的认识1pptx、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1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