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 2020年春节前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春节这个原本欢庆的时间里,大家都在努力对抗病毒。为阻断疫情传播,下列防疫措施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测量体温 B. 穿防护服
C. 酒精消毒 D. 流水洗手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高锰酸钾 C. 黄铜 D. 鲜榨橙汁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将橡胶塞塞入试管
C. 量取液体
D. 加固体药品
-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石墨制作铅笔芯 B. 用铜丝制作导线
C. 用生石灰制作干燥剂 D. 用氙气制作电光源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宏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 |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
B | 过氧化氢分解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C |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 | 分子的体积变小 |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 |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A. A B. B C. C D. D
- 你曾参与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 )
A.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B. 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C. 干燥的玻璃对着人体呼出的气体,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
D. 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
-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作催化剂
B. 因为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被腐蚀
C.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证明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
B. 可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检验的纯度
D.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 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点的意义是 ______。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
时,甲的溶解度 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
时,将2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把该溶液升温至时,可得到 ______克溶液。 - 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下列有关水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③中燃烧匙中放足量的红磷目的是:______。
三个实验中都用到水,水的作用各不相同,①集气瓶中的水作用:______。
硬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可用 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工业上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 -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______。
②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为 ______,其化学符号为 ______。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乙和丙的微粒个数比为 ______。
- 根据如图装置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中:______填“红磷”或“白磷”能燃烧,ab两处现象对比说明 ______。
实验二中,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应,可在c处放 ______填“干燥”或“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与d处紫色石震溶液进行对比。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烧杯内低处蜡烛先熄灭,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的密度大于空气。 -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______ ;金属B是 ______ .
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______ .
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
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气体应从 ______填“b”或“c”端导管口进入。
若E装置中盛有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由b端导管口通入二氧化碳时一直未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进行猜想】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实验探究】
方案 | 实验操作 | 主要现象 | 结论 |
甲 | 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将铁丝趁热伸入装氧气的集气瓶中 |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纯氧中才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______ 。 | 金属活动性: ______ |
甲 | ______ | 铁丝表面附着红色固体,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 金属活动性: |
乙 | 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中 |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 ______ 填“快”或“慢”,铜丝表面无气泡 | 金属活动性: |
【表达与交流】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结论】两种方案都得出猜想一正确。
【归纳总结】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金属与 ______是否反应。
【拓展应用】利用下列五组实验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原理上分析,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填序号。
①Cu、溶液、Ag
②Zn、Cu、Ag、稀硫酸
③Ag、Zn、溶液
④稀硫酸、Zn、Cu、溶液
⑤溶液、Cu、溶液
-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林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贝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2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45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g。
计算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测量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穿防护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消毒,杀死细菌,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流水洗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测量体温、穿防护服、流水洗手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黄铜中含有铜和锌,属于混合物,故C错;
D、鲜榨橙汁中含有水、维生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答案】B
【解析】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用石墨制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氙气制作电光源是利用氙气在通电时能产生有色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生石灰、石墨、铜、稀有气体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C
【解析】解:A、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C、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和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的检验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解答】
A.由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所以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
B.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故B正确;
C.由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较多,干燥的玻璃对着人体呼出的气体,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故C正确;
D.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7.【答案】A
【解析】解:A、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作催化剂,该选项正确。
B、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因此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该选项不正确。
C、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该选项不正确。
D、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变量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A、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作催化剂。
B、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C、燃烧是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B
【解析】解:A、图中实验,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尾气能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A
【解析】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该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固体质量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碳质量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D、非金属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
故选:A。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非金属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在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增大 大于 115g 120
【解析】解:点的意义是:在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时,甲的溶解度为15g,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甲15g,则将2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15g,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甲30g,故把该溶液升温至时,可得到120克溶液。
故答案为:
在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增大;
大于;
;120。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分析;根据在、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耗尽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使实验更精确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肥皂水 煮沸 蒸馏
【解析】解:实验③中,通过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通过进水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燃烧匙中需要放足量的红磷,目的是耗尽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使实验更精确;故答案为:耗尽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使实验更精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的固体,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需要放水,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鉴别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硬水软化的方法包括煮沸和蒸馏,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工业上或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硬水软化;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蒸馏。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铁丝燃烧实验进行分析;
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进行分析。
本题通过铁丝燃烧、电解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三组实验,对水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考查,涉及实验过程中水的作用、硬水软水的鉴别、硬水软化方法,题目较简单。
12.【答案】 3:2
【解析】解: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A是原子,且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C是原子,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故答案为:BD;AC;
②由E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为17,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化学符号为;故答案为:17;;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而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则该反应中,乙和丙的微粒个数比为3:2;故答案为:3:2。
根据元素的概念、最外层电子数以及粒子结构来分析;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微粒的模型图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13.【答案】白磷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干燥 能
【解析】解:实验一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燃烧,b处红磷未达到着火点,因此红磷不燃烧,ab两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二中,应在c处放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与d处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作对比实验,c处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d处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烧杯内低处蜡烛先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故答案为:
白磷;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干燥;;能。
根据燃烧条件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铁;铜;
过滤;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解析】解:根据题意: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因此A是铁;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反应,因此过滤可以得到B,即金属铜;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镁与硫酸反应,铜不反应,因此“过滤”可以得到B,即金属铜;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铁;铜;过滤;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因此A是铁;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反应,因此过滤可以得到B,即金属铜;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制备,做本类题型时,要注意题目给出的信息,利用已知条件来解决有关的问题。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还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综合性比较强,要认真掌握。
15.【答案】AD或或盐酸浓度太大或浓盐酸有挥发性
【解析】解: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装置D收集;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在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必须要和浓硫酸接触,气体应从b端导管口进入;
若E装置中盛有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排出澄清石灰水失效的可能,由b端导管口通入二氧化碳时一直未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太大或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
或BD;或;
;
盐酸浓度太大或浓盐酸有挥发性。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干燥气体时,气体要干燥剂接触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测。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将打磨好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中 快 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或盐溶液③④⑤
【解析】解:【实验探究】甲: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纯氧中才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金属的活动性R大于Fe;故答案为: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由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可知,该实验是将铁丝放入可溶性铜盐溶液中,故答案为:将打磨好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中;
乙:因为金属活动性:,因此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中,观察到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快;故答案为:快;
【表达与交流】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归纳总结】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或盐溶液是否反应;
故答案为: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或盐溶液;
【拓展应用】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二是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①Cu、溶液、Ag,铜、银都不会与硫酸锌反应,不能验证,故错误;
②Zn、Cu、Ag、稀硫酸,锌会与硫酸反应,铜、银都不会与硫酸反应,不能验证,故错误;
③Ag、Zn、溶液,锌会与硫酸铜反应,银不会与硫酸铜反应,可以验证,故正确;
④稀硫酸、Zn、Cu、溶液,锌会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锌比铜活泼,铜会与硝酸银反应,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故正确;
⑤溶液、Cu、溶液,铜会与硝酸银反应,不会与硫酸锌反应,可以验证,故正确。
故选:③④⑤。
【实验探究】甲: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来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乙:根据实验结论来分析;
【表达与交流】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归纳总结】根据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来分析;
【拓展应用】根据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来分析。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7.【答案】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100 44
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