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合川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合川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 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开车上班,提升生活品质 D. 教学用书,循环使用
2. 在空气的成分中,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B. 糖水 C. 硬水 D. 澄清石灰水
4. 关于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O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在空气中含量最多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5. 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风能发电 C. 钢铁生锈 D. 干冰升华
6.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
A. 硫粉 B. 铁丝 C. 镁条 D. 木炭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气球受热爆炸——气球内气体分子变大
C.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D. 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 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钾”指的是元素
B. “钠”的元素符号为NA
C. 该矿泉水是纯净物
D. 偏硅酸(H2SiO3)属于氧化物
9. 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是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C. 过滤
D. 点燃酒精灯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 石油、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 CO通入高温加热的氧化铁,可看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C. 把肥皂水滴加到盛硬水的试管中,振荡,有大量的泡沫产生
D. 洁净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在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产生
12. 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 B. 有还原性,常用作冶炼金属
C. 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 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有关铁、铜、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最早使用铁器 B. 三种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
C. 生铁属于合金 D. 铜在高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14. 人人要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提升消防安全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的门窗 D. 高楼住宅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15. 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16.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中CO2、O2、N2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固体(提示:碱石灰能完全吸收CO2)。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段发生化合反应
B. b→c段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C. 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和N2,可能含有O2
D. 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17.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后,火药成声”。其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
(1)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 ______;
(2)K2S中2个钾离子符号为 ______;
(3)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4)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_。
18.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1)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它的硬度比镁的硬度 ______。
(2)锂与镁的化学性质相似,锂的化合价常显0、+1价,写出能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______。
(4)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 ______。
19. 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1)“可燃冰”主要成分的名称为 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反应②属于 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5)反应④中,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
20.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化学式为 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______。
(3)写出①∼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写出“C→B”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
21.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加热室发生的主要是 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电解室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______(写元素符号)。
(3)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氧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 ;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 ______ 。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 ______ 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 ______ 。
23. 某校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
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 ______。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实验过程中小刘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同学们对可能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硫;②氧气;③氢气。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_____。
【查阅资料】
(1)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
(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他们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连接导管a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
______
猜想③正确
实验2
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实验3
连接导管a与导管 ______ (填序号),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 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24.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制备KClO3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6KOH−△5KCl+KClO3+3H2O。若用Cl2与200g的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为221.3g。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为 ______g。
(2)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故A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B、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故B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C、开车上班,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D、教学用书,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故选:D。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常用于医疗急救。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无此用途。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气体性质以及氧气的用途分析。
熟练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及氧气的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答案】C
【解析】解:A、元素符号为N,故A错;
B、氮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
C、氮气在空气中含量78%,所以在空气中含量最多,故C正确;
D、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5,容易得到电子,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D错。
故选:C。
根据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是氮元素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氮元素的结构,氮气在空气中含量。
5.【答案】C
【解析】解: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风能发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答案】A
【解析】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7.【答案】B
【解析】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A正确;
B、气球受热爆炸,是由于气球内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是由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故C正确;
D、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香气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来分析;
B、根据分子间有间隔来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D、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分子的性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A、“钾”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钾”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矿泉水中含有水、偏硅酸等,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偏硅酸是由氢、硅、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食品、药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钾”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B、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C、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氧化物和混合物的特征、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元素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如热能、光能、电能的吸收与释放,故A正确;
B、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B错误;
C、化学反应过程中并不都会发生放热现象,如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需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并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也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放热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人类利用的能量的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O通入高温加热的氧化铁,可看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故B错误;
C、肥皂水在硬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在软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多,浮渣较少,故C错误;
D、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所以洁净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在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肥皂水在硬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在软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多,浮渣较少进行分析;
D、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作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具有可燃性等)、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人类最早使用青铜器,故A错误;
B、铜是紫红色的金属,故B错误;
C、生铁是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故C正确;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人类最早使用青铜器进行分析;
B、根据铜是紫红色的金属进行分析;
C、根据生铁是铁和碳组成的合金进行分析;
D、根据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A
【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选项说法正确;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不可立即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
C、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焰蔓延,选项说法错误;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发生烟囱效应而造成人的窒息,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油锅着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B、根据电器着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C、根据室内着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D、根据高层楼房发生火灾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实际指导意义大,燃烧和爆炸知识是化学考查的热点,掌握灭火的原理与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HCHO+O2−催化剂CO2+H2O。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HCHO,故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CO2和H2O,为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错误;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CO2和H2O,均由2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故选:B。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微粒的构成和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到b段,气体分子数增多,说明有气体生成,且增加数目为n,符合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结果,也符合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到c段,气体分子数不变,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时气体分子也不发生变化;最终经过碱石灰,二氧化碳被吸收,剩余气体分子为n,全部为氮气。
A、a→b段,气体分子数增多,说明有气体生成,且增加数目为n,发生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或者是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b到c段,气体分子数不变,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时气体分子不发生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能存在,因为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分子数是1:2,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分子数也是1:2,所以混合气体有三种组成可能,分别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D、b点含有2n个一氧化碳分子和n个氮气分子,对应分子数目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由气体通过焦炭,分子数目增加,且增加的数目为n,说明碳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或者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最后得到的气体是纯净物,是氮气,分子数目是n,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a到b段气体分子数增多、掌握二氧化碳、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78%2K+ KN+5O3 4
【解析】解:(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钾离子的符号为2K+;
(3)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可表示为:KN+5O3。
(4)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故答案为:(1)78%;
(2)2K+;
(3)KN+5O3;
(4)4.
(1)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根据碳原子结构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合价的计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难度不大。
18.【答案】大 2Li+2HCl=2LiCl+H2↑SiO2 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解析】解:(1)合金的性能比组成其纯金属的性能优良,所以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硬度比镁的硬度大;
(2)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Li+2HCl=2LiCl+H2↑;
(3)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SiO2;
(4)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故答案为:(1)大;
(2)2Li+2HCl=2LiCl+H2↑;
(3)SiO2;
(4)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1)根据合金的性能比组成其纯金属的性能优良进行分析;
(2)根据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金属、合金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答案】甲烷 CH4+2O2−点燃CO2+2H2O分解反应 CO2+3H2−催化剂CH3OH+H2O1:4
【解析】解:(1)“可燃冰”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甲烷;
(2)反应①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3)反应②是碳酸氢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
(4)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CH3OH+H2O;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催化剂2H2O+CH4;因此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
故答案为:(1)甲烷;
(2)CH4+2O2−点燃CO2+2H2O;
(3)分解反应;
(4)CO2+3H2−催化剂CH3OH+H2O;
(5)1:4。
(1)根据“可燃冰”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甲烷进行分析;
(2)根据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进行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0.【答案】H2O2 灭火(合理即可)2H2O−通电2H2↑+O2↑CO2+2NaOH=Na2CO3+H2O
【解析】解:(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E是氧气,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甲烷,甲烷燃烧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H2O2;
(2)C的一种用途是灭火(合理即可);
(3)①∼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4)“C→B”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H2O2;
(2)灭火(合理即可);
(3)2H2O−通电2H2↑+O2↑;
(4)CO2+2NaOH=Na2CO3+H2O。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E是氧气,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甲烷,甲烷燃烧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物理变化 MnKOH2MnO2+O2+4KOH−△2K2MnO4+2H2O
【解析】解:(1)“混合加热室”是MnO2和KOH 融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2)电解室发生的反应是2K2MnO4+2H2O−通电2KMnO4+H2↑+2KOH,电解室”反应中,反应前K、Mn、O、H的化合价分别为+1、+6、−2、+1价,反应后K、Mn、O、H的化合价分别为+1、+7、−2、+1和0价,故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Mn,故答案为:Mn;
(3)分析流程图信息可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OH;故答案为:KOH;
(4)分析流程图信息可知,氧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nO2+O2+4KOH−△2K2MnO4+2H2O;故答案为:2MnO2+O2+4KOH−△2K2MnO4+2H2O。
(1)依据流程图信息分析;
(2)依据电解室内反应原理分析;
(3)依据流程图信息分析;
(4)依据氧化室的信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1)长颈漏斗;密度比空气大;利于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
(2)火柴快燃尽;燃着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壁
【解析】(1)由于该装置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气体的密度要大于空气。收集时,为了保证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应将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
(2)为避免火柴燃烧消耗氧气,应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氧气瓶中。若燃烧物碰到瓶壁上也可能导致集气瓶瓶壁炸裂。
23.【答案】没有明显变化 Zn+H2SO4=ZnSO4+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含有可以组成气体的元素为氢、硫和氧三种元素,因此可以组成二氧化硫、氢气和氧气三种气体 品红溶液不褪色 c 没有
【解析】解:铜金属活动性排在氢之后,因此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没有明显变化;Zn+H2SO4=ZnSO4+H2↑。
【猜想】反应物为硫酸与铜,含有氢、硫、氧和铜四种元素,而可以组成的气体元素为氢、硫和氧,所以推断气体为氢气、二氧化硫、氧气;
故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含有可以组成气体的元素为氢、硫和氧三种元素,因此可以组成二氧化硫、氢气和氧气三种气体。
【进行实验】猜想③正确,说明气体为氢气,因此不会使品红褪色;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收集气体;
故答案为:品红不褪色;c。
【得出结论】此时电子通过铜导线转移至铜片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是锌失去电子发生反应,因此铜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没有。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回答此题;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此题。
【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论推断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步骤;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4.【答案】21.3
【解析】解:(1)参加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为:221.3g−200g=21.3g。
故答案为:21.3。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x。
3Cl2+6KOH−△5KCl+KClO3+3H2O
213372.5
21.3gx
213372.5=21.3gx
x=37.25g
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37.25g。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重庆市合川区合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区合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忠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忠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请计算,【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2O和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