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08 生物与环境(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08 生物与环境(无答案),共14页。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8 生物与环境1.(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破坏前的状态。某一退化生态系统向其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退化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退化生态系统向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适当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可加快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D.生态系统的退化往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2020•山西省高三月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D.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3.(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出生率和迁入率可增大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蜜蜂通过跳圆圈舞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2020•河南省高三二模)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5.(2020•广东省高三月考)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下图表示水体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会发生变化B.挺水植物能遮光,从而影响藻类生长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7.6%D.除了已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甲的能量去向还有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6.(2020•山东省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月考)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天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B.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D.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7.(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 )A.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B.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C.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D.进化过程中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均被选择出了适应性变异8.(2020•湖南省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的数量超过K/2时,易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降低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积累量表示C.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D.捕食者的存在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2020•全国高三一模)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木、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有机碳储量未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重度入侵区域植被碳库51.8550.8643.54凋落物碳库2.013.525.42土壤碳库161.87143.18117.74总计215.73197.56166.70A.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B.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C.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2.7%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10.(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江苏某地区建造的人工湿地(基质层由土壤和各种填料组成),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污水通过该湿地可被净化输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污水进入湿地经理化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得到净化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2020•吉林省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B.人类需求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输入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强D.生物多样性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间接价值12.(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甲)和第三营养级(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大型真菌B.杂食性鸟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能量的一部分D.a+e表示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3.(2020•广东省高三月考)2019 年澳大利亚的山火肆虐了 4 个多月,过火面积超过5.25万平方公里,造成包括超 2 万只考拉(吃桉树叶)在内的约 5 亿只动物丧生。叙述正确的是( )A.过火地区上的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B.可调查灾后考拉的种群密度并据此判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考拉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过火地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14.(2020•北京高三一模)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15.(2020•辽宁省高三一模)人类的参与使受到影响的环境得到改善,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复盐碱化的草地、植树造林、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工厂废弃地改造为公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植树造林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修复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D.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16.(2020•海南省高三月考)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B.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C.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⑥过程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17.(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不可能含有线粒体18.(2020•全国高三月考)调查发现,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生活着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甲、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乙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共x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少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B.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追捕猎物,气味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m+n+x即为K值,是指在该岛环境不变的条件下狼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D.由该岛上狼数量的相对稳定,可以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19.(2020•北京高三一模)皇城根遗址公园以“绿色、人文”为主题,塑造了“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季景观。公园凭借其注重生态效益的绿化设计,在北京市精品公园评比中入选。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为本地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B.遗址公园的生物群落由混栽的70多个树种组成C.公园绿化率高达90%以上,利于缓解城市污染状况D.各类植物混栽,合理布局,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月考)下图甲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是B1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三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B.图乙中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种群②的数量会无限增加C.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①、②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A中生物的数量增加D.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为y,则x与y的关系式应为y=100x21.(2020•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B.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22.(2020•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月考)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23.(2020•四川省高三一模)工业废水中的物质甲在某些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物质乙,物质乙的毒性较大,脂溶性高,较稳定,易被生物吸收和积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随意向河流排放会导致海洋污染B.给水体通气不利于降低水体中物质乙的含量C.水体中的厌氧细菌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物质乙可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24.(2020•全国高三一模)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曾经受到过严重破坏,多年以来一直是一片高原荒丘。近几十年经过塞罕坝人的努力,该地森林覆盖率逐渐升高,生态系统逐渐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塞罕坝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C.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后,旅游业得以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塞罕坝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与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加有关25.(2020•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月考)稻田养鱼能很好地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果园养鸡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鱼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能量B.稻田养鱼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C.果园养鸡会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的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的功能26.(2020•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的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B.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时,计数前应摇匀,否则统计结果偏小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取样的土层和时间不同,其物种数往往会有所不同D.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时,添加的组成成分数量适宜时,种类越多,其稳定性越强27.(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28.(2020•宝鸡中学高三二模)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29.(2020•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促进碳循环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30.(2020•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月考)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海洋食物链中主要以海豹为食,陆地食物链中主要以驯鹿为食,食物网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鱼类、北极狐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冰原和浮冰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北极熊滞留在海洋中的时间延长,可使鱼类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D.农药DDT随污染的水流进入北极,北极熊体内该物质的浓度最高31.(2020•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月考)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表中是对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几种生物的研究结果。请回答:生物毒素含量ug/L铵盐吸收率有机物去除率硅藻0.12%50蓝藻0.55478%0红假单胞光合细菌087%92%(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污染。(3)据表分析,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该水域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2020•湖北省高三月考)如图是北温带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示意图,请分析与湖泊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单位:cal/(cm2•a)] (1)如图是研究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生态学家还可以研究能量沿着________流动。(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是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3)该湖泊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良的水环境使其蕴藏着丰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植物资源,这些植物的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4)如果在该湖泊中养殖了一些鲢鱼和鳙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需要定期投入饲料的原因是________。(5)某同学在该湖泊中发现了一种鱼,其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33.(2020•山西省高三一模)啄木鸟通过敲击树干“笃笃”的声音能准确寻找到害虫躲藏的位置。一只成年啄木鸟每天大约能吃掉1000条虫子,在2秒内就能啄击树干30多次。研究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构造独特,它的舌骨像过山车轨道一样围绕头骨一圈,最后在鼻孔处汇合;它的顶部肌肉特别发达,头部运动轨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的脑损伤,啄木鸟这种防止“脑震荡”的头部构造可谓一个完美的“减震装置”。请据此回答:(1)啄木鸟是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啄木鸟有“森林卫士”的美誉,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3)啄木鸟为避免“脑震荡”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体育运动中使用的防护帽就是根据“啄木鸟减震原理”设计的,以达到防震保护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34.(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三二模)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该湖泊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至少答两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________。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___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2)该人工湿地呈现斑块状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3)如图对湖水的净化过程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__________进行。(4)人工湿地能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但要控制污染湖水的流入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型曲线。(2) 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______阶段开始,结果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调查该生态系统植物丰富度宜采用________法。(4)该森林中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36.(2020•江西省高三一模)热带森林中不会出现个别种类树木“独霸天下”的现象,限制某种树占统治地位的重要机制就是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树木的天敌在它周围创造出一个使其种子无法存活的区域,而一些种子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帮助下“逃出”这片“种子阴影”区,在新的落脚点存活下来。请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的存在,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说明树木天敌能维持热带森林的_________。 (2)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作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题干可知,真菌与树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4)由题干可知,树木种子离开“种子阴影”区后,传播到较远的新地,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7.(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月考)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点。(2)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填字母):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们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3)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水泥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38.(2020•合肥一模)2019年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持续发生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B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五种成分构成___________;分析图示可知,图中没有标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_____形式在A~D之间流动;图示可以发生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的过程是______(填图中序号)。(3)根据图中营养结构,若要使D同化的能量增加100kJ,则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提供的能量为________kJ;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_______。(4)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持续发生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价值。运用恢复生态学重建了该森林曾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39.(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因此被誉为“华北物种资源库”。雾灵山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山鼠→苍鹰,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J•hm-2•a-l)。山鼠苍鹰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呼吸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呼吸量1.05× 1093.00× 1087.15× 1082.44× 1070.19× 1072.18× 107回答下列问题:(1)雾灵山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2)苍鹰善于飞翔、视觉敏锐,山鼠善于打洞隐藏。苍鹰和山鼠在捕食关系中相互选择、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对于捕食关系来说,动物集群生活被捕食的概率要比单独生活被捕食的概率_________,并且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___________”策略。这一策略对人类利用资源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小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从山鼠到苍鹰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4)雾灵山森林茂密,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40.(2020•四川省高三零模)池塘养鱼历史悠久,鱼的种类丰富,食性多样:有素食性的鱼类,如草鱼、鲢鱼、鳙鱼,有肉食性的鱼类,如青鱼、鲶鱼等。回答下列问题:(1)养殖品种上最好选择___________(填食性)鱼类,以期获得最大产量。(2)如果给池塘补充投放饲料,池塘的环境容纳量(K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从生产者到素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要确保持续高产,应在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K/2时捕捞。(4)在池塘水体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经过24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为B,乙瓶中的O2含量为C。假设甲、乙瓶中生物呼吸作用相同,完善有关问题:①写出能间接表示该水层太阳能输入总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②据此分析,池塘水层过深不利于养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11 生物与环境(无答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难点精讲,难点突破,真题回顾,新题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11 生物与环境(有答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难点精讲,难点突破,真题回顾,新题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无答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必备,通关秘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