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 燕子育雏 B. 子女与不同父母
C.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 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2.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判断该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 B. 能繁殖后代 C. 能运动 D. 个体微小
3. 在校园中调查生物种类的时候,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 随意摘抄 B. 边观察边记录,必要时进行测量
C. 品尝植物上的果实 D. 为了方便观察,将植物的花摘下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水 B. 土壤 C. 空气 D. 温度
5. 我们经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大气影响生物的生存 D. 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度
6.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 C. 气候条件 D.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7.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环境污染 B. 消费者减少 C. 食物链被破坏 D. 缺水干旱
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9. 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 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 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 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10.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选择的镜头是( )
A. 低倍物镜 B. 高倍物镜 C. 低倍目镜 D. 高倍目镜
11. 叶片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 表皮 B. 气孔 C. 根毛 D. 叶肉
12. 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消化43000个细菌,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是( )
A. 伸缩泡 B. 食物泡 C. 纤毛 D. 表膜
13. 切西瓜等水果时会流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
A. 细胞膜 B. 液泡 C. 叶绿体 D. 细胞核
14. 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细胞与原细胞相比较,相同的是( )
A. 细胞质的质量 B. 细胞的表面积 C. 染色体的数量 D. 叶绿体的多少
15. 大白菜是我们冬季常见的蔬菜。大白菜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其生殖器官是指( )
A. 根、茎、叶 B. 果实和种子 C. 种子 D. 花、果实、种子
16. 在人们食用橘子时,橘瓣上的“筋络”是( )
A. 营养组织 B. 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 D. 输导组织
17. 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C. 都没有输导组织 D. 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18. 我们平时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绿豆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胚根 B. 胚芽 C. 胚轴 D. 子叶
19. 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主要原因是( )
A. 植物光合作用旺盛 B. 植物蒸腾作用旺盛 C. 植物呼吸作用旺盛 D. 植物输导作用旺盛
20. 新疆哈密瓜又大又甜,主要原因是( )
A.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夜晚呼吸作用旺盛 B. 白天和夜晚呼吸作用微弱
C.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晚呼吸作用微弱 D. 白天和夜晚呼吸作用旺盛
21. 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按先后顺序补充中间三个步骤:B→______→______→______D→F
(2)步骤 B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 ______。
(3)步骤D给叶片染色,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滴加该液体后遮光部分 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 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步骤C水浴加热大烧杯中的液体为水,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______。
(5)步骤A用黑纸片将叶片部分进行遮光是为了设置 ______。
22. 如图,甲和乙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丙是显微镜的结构,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甲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乙中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目的是为细胞染色,其便于 ______。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②]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______。
(4)观察到丁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3. 请根据如图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丙示玉米种子的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丙所示的 ______线剖开。
(2)在图甲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一滴碘液后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____([]里填序号,“横线”填结构名称),由此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在图乙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______]______([]里填序号,“横线”填结构名称)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结构[⑧]______将来发育为植物体的茎和叶。
(4)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的相同点:都有 ______和 ______;不同点是:玉米种子的子叶有 ______片,菜豆种子的子叶有 ______片。
(5)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__。
24. 如图是被子植物的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______和 ______,图甲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①]______和[②]______。
(2)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 ______和 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3)图甲中[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其实质是①中的 ______散落到③______的过程;
(4)图乙所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⑦]花粉管中的 ______与胚珠中的[⑨]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花瓣等结构凋落后,图甲中的⑤______将发育成桃的果实;图丙⑩桃仁是桃的 ______,它是由图甲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
25.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______条食物链。
(2)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______。
(3)该食物网中,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4)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 ______部分。
(5)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 ______,兔、蛇、鹰等动物属于 ______,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
(6)如果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兔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 ______(填“减少”或“增加”);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蛇与鹰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能力。
(7)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于 ______。
26.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取4个同样的罐头瓶,底部铺好两张餐巾纸,另取40粒同样的菜豆种子,分成4组,分别放在这四个罐头瓶中,之后进行如下操作:
1
2
3
4
处
理
方
式
10粒种子
不洒水,拧上瓶盖
10粒种子
洒入适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10粒种子
倒入较多的清水,完全浸没种子在水中,然后拧上瓶盖
10粒种子
洒入适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25℃
25℃
25℃
4℃
(1)每个瓶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 ______。
(2)该同学设计了 ______组实验,其中对照组是 ______号瓶。
(3)实验结果预测:分析1号瓶和2号瓶实验,一段时间后,______号瓶中的种子会萌发,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 ______。
(4)根据 2号瓶和 ______号瓶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
(5)根据2号和4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预测4号瓶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 ______。
(6)由以上探究实验结果可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做出反应(向太阳)。
A、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不符合题意。
B、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不符合题意。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B
【解析】解:A、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合题意;
B、新型冠状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符合题意;
CD、运动和个体大小不是判断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不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B
【解析】解:在调查时,应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不要随意品尝植物果实,以免出现中毒事故。
故选:B。
此题考查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调查时应: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掌握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答案】A
【解析】解: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植物开始萌发。因此诗句中描写的影响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对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5.【答案】B
【解析】解:“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底下比较凉爽。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故选: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和数量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弱。
故选:D。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7.【答案】C
【解析】解:在农田中存在着食物链:农作物→蝗虫→青蛙,大量捕杀青蛙,破坏了食物链,蝗虫由于天敌减少,大量繁殖,吃光了草的叶子,影响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粮食减产。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解答时可以青蛙、蝗虫、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答案】A
【解析】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A。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9.【答案】B
【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
故选:B。
显微镜观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个步骤,对光是观察前的重要环节,它决定能否看清物象。
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
10.【答案】A
【解析】解:用光学显微镜对光时,调节转换器,选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故选:A。
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时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题。
11.【答案】B
【解析】解:叶的表皮上有许多气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选:B。
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的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气孔的结构特点掌握。
12.【答案】B
【解析】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所以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故食物泡与消化有关。
故选:B。
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13.【答案】B
【解析】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故选:B。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不同功能各不相同。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点,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即可答题。
14.【答案】C
【解析】解: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先进行细胞核分裂,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新分裂形成的细胞,细胞质的质量和细胞的表面积都会变小,新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细胞分裂的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分析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即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明确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生殖器官是指它的花、果实和种子,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
A.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故不合题意;
B.果实和种子虽然是生殖器官,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全,故不合题意;
C.种子虽然是生殖器官,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全,故不合题意。
D.花、果实和种子是全部的生殖器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解:据分析可见:橘子中的筋络能够运输营养物质,有运输功能,属于输导组织.
故选:D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据此解答.
名称
分布
细胞特点
功能
保护组织
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
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而且在与空气接触的细胞壁上有着角质
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大,
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机械组织
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分,
细胞壁厚壁
起支持作用
输导组织
贯穿于根、茎、叶等处
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
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
分生组织
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植物的主要组织和功能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掌握,做这题只要基础扎实,即可正确解答.
17.【答案】B
【解析】解: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故A错误;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B正确;
C、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故C错误;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D错误。
故选:B。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解此题的关键是比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8.【答案】C
【解析】解:绿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和种皮.种皮起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种子萌发时,胚的胚根,首先生长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幼根,与此同时,子叶以下的下胚轴迅速生长,发育成白色幼嫩的连接根与茎的部位,而两片子叶夹着的胚芽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生长.我们吃的“豆芽”主要是白色的部分的胚轴.学生容易误认为吃的豆芽主要是胚芽发育形成的.
故选C
回答此题要明确种子的结构和将来的发育情况.
菜豆种子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掌握.现在的豆芽都是无根豆芽
19.【答案】B
【解析】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故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B符合题意。
C.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在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韧皮部中的筛管能够输导有机物;木质部中的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蒸腾作用的意义。
20.【答案】C
【解析】解: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我们知道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就少。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到积累的多,果实就又大又甜。新疆地区相对于我国其它地方,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高,光照强,光合作用也强,合成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积累的有机物多,哈密瓜又大又甜。
故选:C。
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就少。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到积累的多,果实就又大又甜。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中考和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在学习时一定要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原理以及二者的关系,并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21.【答案】A C E 淀粉 碘液 不变蓝 光 酒精 对照实验
【解析】解:(1)由实验操作示意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B暗处理→A遮光→C酒精脱色→E清水漂洗→D加碘液→观察叶色现象。因此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A→C→E→D→F。
(2)步骤B表示实验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3)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在步骤D给叶片染色,滴加的液体是碘液,滴加该液体后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步骤C水浴加热大烧杯中的液体为水,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5)步骤A图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故答案为:(1)A→C→E
(2)淀粉
(3)碘液;不变蓝;光
(4)酒精
(5)对照实验。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2.【答案】生理盐水 碘液 寻找和观察细胞 转换器 物镜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解析】解:(1)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0.9%生理盐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使细胞保持正常状态。
(2)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观察经过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各部分结构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因此图乙中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目的是染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②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④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丙图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
(2)碘液;寻找和观察细胞。
(3)转换器;物镜。
(4)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图中的甲是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图乙是染色;图丙是观察,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物镜;图丁是显微镜下的口腔上皮细胞。
只要熟练地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此类题就不难解决。
23.【答案】a ① 胚乳 淀粉 ⑨ 子叶 胚芽 种皮 胚 一 两 胚根
【解析】解:(1)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解剖种子时,要沿着图图丙中的a线纵向剖开。
(2)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3)菜豆种子萌发时,⑨子叶提供营养物质。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或胚乳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而且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不同点是菜豆种子的子叶有两片,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玉米种子中有胚乳,而菜豆种子中没有。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
(5)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
故答案为:(1)a。
(2)①胚乳;淀粉。
(3)⑨子叶;胚芽。
(4)种皮;胚;一;两。
(5)胚根。
(1)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图甲、图乙中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是胚乳,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⑥是胚轴,⑦是胚根,⑧是胚芽,⑨是子叶。
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4.【答案】雄蕊 雌蕊 花药 花丝 传粉 受精 花药 柱头 精子 卵细胞 子房 种子
【解析】解:(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是由①花药和②花丝组成的。
(2)一朵花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3)花粉位于花药中,花的花粉从雄蕊①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③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图中桃花的花粉在同一朵花雄蕊的花药中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4)花粉落到柱头上,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长出花粉管,它可以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的卵细胞和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子房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将来发育成果实的是⑤子房,图中是⑩桃仁是桃是种子,它是由⑨胚珠发育而来的。
故答案为:(1)雄蕊;雌蕊;花药;花丝。
(2)传粉;受精。
(3)花药;柱头。
(4)精子;卵细胞。
(5)子房;种子。
花的主要结构包括雄蕊和雌蕊,图甲中①是花药,②是花丝,③是柱头,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卵细胞,图乙中⑦是花粉管,⑧是中央细胞,⑨是卵细胞,图丙中⑩是种子。
熟记花的结构,理解传粉受精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5 草→鼠→蛇→鹰 捕食和竞争 非生物 草 消费者 草 减少 自我调节 太阳能
【解析】解:(1)(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草是生产者,所以其数量最多。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图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鹰捕食蛇为食,它们是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鼠、蛇、兔、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是动物,为消费者。生产者(草)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成分决定消费者数量多少,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
(6)如果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兔的数量大量增加,兔以草为食,则短时间内草会减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故答案为:(1)5。
(2)草→鼠→蛇→鹰。
(3)捕食和竞争。
(4)非生物。
(5)草;消费者;草。
(6)减少;自动调节。
(7)太阳能。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等知识。
26.【答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 2 2 一定量的水分 3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解析】解:(1)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如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
(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表中2号瓶与1、3、4号瓶形成3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分别为水分、空气、温度,其中2号瓶是对照组。
(3)实验结果预测:分析1号瓶和2号瓶实验,一段时间后,2号瓶中的种子会萌发,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4)2号瓶和4号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因此根据2号和4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
(5)根据2号和4号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预测4号瓶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6)本实验有三组对照试验,分别是1和2(变量是水)、2和3(变量是空气)、2与4(变量是温度)。由以上探究实验结果可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故答案为:
(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3;2
(3)2;一定量的水分
(4)3
(5)适宜的温度
(6)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乐胜乡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乐胜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