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康•王维),描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 生长和繁殖 B. 生活需要营养
C. 遗传和变异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结构时,选出切得最薄的一片制成玻片标本,主要原因是( )
A. 便于盖上盖玻片 B. 不易污染物镜 C. 利于用碘液染色 D. 能让光线通过
3. 菠菜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液泡⑦细胞质.
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⑤⑦ C. ②④⑤⑦ D. ②④⑥⑦
4. 在较弱的光线条件下,为提高显微镜视野内亮度,哪种组合比较合理( )
A. 凹面镜;大光圈 B. 平面镜;大光圈 C. 凹面镜;小光圈 D. 平面镜;小光圈
5. 下列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
A. 带土移栽 B. 选择光照最强的时候移栽
C. 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D. 选择阴雨天移栽
6.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大棚内烧煤球炉,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
B. 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抑制根部的呼吸作用
C.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D. 无土栽培植物时,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7. 三七、人参等植物在密林下层的阴暗处才长得好,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土壤
8. 科学家在东北虎出没的山林安装了摄像机用来记录东北虎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文献法
9.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荒漠生态系统
10. 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 )
A. 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B. 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 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
D.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11.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衣藻 B. 草履虫 C. 疟原虫 D. 水绵
12.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植物→鹿→羚羊→鹰 B. 阳光→草→兔→狐
C. 植物→鼠→蛇→鹰 D. 田鼠→蛇→鹰
13. 鹌鹑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地栖性鸟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鹌鹑胚胎在病毒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鹌鹑的饲料主要为豆饼。鹌鹑比大豆在结构层次上多了 ______。
(2)用于科研的鹌鹑卵是在孵化器中进行孵化的。①到③表示受精卵通过 ______产生新细胞。经历该过程后,细胞数量增加,每个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数量 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孵化48h后,④表示细胞的 ______过程,开始产生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组织。
14. 某生物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往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过程中 ______(填“储存能量”或“释放能量”)。
(2)如图二,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已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甲瓶现象是蜡烛 ______,这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______。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在细胞的 ______中进行。
15. 如图是三种类型的植物,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三种植物都没有种子,靠 ______来繁殖后代
(2)我们现在利用的能源物质——煤,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古代 ______等遗体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形成的。
(3)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类型是 ______,此类植物可作为检测 ______的指示生物;
16. (请在[]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上来看,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1)如图中,能够产生花粉的是[1]______,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2)受精完成后,雌蕊的[5]______就会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6]______发育成种子,[7]______发育成保护种子的果皮,由果皮和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3)阴雨连绵的天气果树会减产,主要是由 ______引起的。
17. 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图二是小组同学们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边缘不含叶绿体)并进行有关创新实验。
(1)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按实验先后顺序排序 ______。
(2)图一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______。
(3)图一C步骤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 ______,能溶解叶绿素。
(4)图一D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5)图二中,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说明 ______。
18. (请在[]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图1为某中学生做的探究实验,图2为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
某中学生为了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做了以下设计:
A.取大小和生长情况接近的三个植物枝条,放在相同的量筒里,量筒里装相同的水,每个量筒的液体表面滴加植物油,装置如图1。
B.将图1中的三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
C.观察图1A、B、C中量筒液面的变化。
(1)滴加植物油的目的是 ______。
(2)图1A、B、C中的量筒液面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______(填图1中的字母)。
(3)根据你的分析,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4)叶片的输导组织位于图2的[______]______,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该结构主要在叶片的[______]______上。
19. 如表是某生物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各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均相同)。
1号装置
2号装置
3号装置
4号装置
不洒水
洒一点水
洒一点水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放入培养箱(25℃)
放入培养箱(25℃)
放入冰箱(2℃)
放入培养箱(25℃)
小麦种子15粒
小麦种子15粒
小麦种子15粒
小麦种子15粒
(1)用2号实验和3号实验进行对照,单一变量是______。
(2)1号实验和3号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______。
(3)如果实验结果为1号的种子都没有萌发,2号的种子全部萌发,那么可以推断: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
(4)若实验装置中种子的数量都改为20粒,将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探究结果的可靠性。
(5)种子萌发除环境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可先通过测定种子的______进行抽样检测。
20. 在生物实验考查过程中,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1和图2是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图3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若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⑤滴加的是生理盐水,其目的是 ______ 。
(2)图2是观察临时装片时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______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被碘液染色最深的是[ ______ ] ______ 。出现[4]可能是图1中④这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将[4]移出视野,应向 ______ 方移动装片。
21. 观察种子的结构
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结构中3,4,5,6等合称为 ______。
(2)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______中,因具有两片子叶,菜豆被称为 ______植物。
(3)若将一粒玉米从中央纵向剖开,向其剖面上滴加碘液,结果[______]______变蓝,说明其中含有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述的是月亮出来惊动了山中的小鸟,反映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故选:D。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解: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为了使光线透过,应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D正确。
故选:D。
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制作三种玻片的共同要求是所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最好是一层细胞,特别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玻片标本。
正确理解玻片标本的三种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菠菜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⑦细胞质、④线粒体和⑤细胞核。
故选:C。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较弱的光线条件下,为提高显微镜视野内亮度,故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正确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历年生物必考内容之一,所以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5.【答案】B
【解析】解:A、带土移栽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移栽植物成活.
B、在光照最强时移栽,蒸腾作用旺盛,不利于植物存活.符合题意.
C、剪去部分枝叶,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
D、在阴雨天移栽,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
故选:B.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与光照、温度、大气湿度、二氧化碳强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本题重点考查栽培过程中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6.【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大棚内烧煤球炉,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A正确。
B、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B错误。
C、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C正确。
D、无土栽培植物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保证培养液中有充足氧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7.【答案】A
【解析】解: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活,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要理解掌握。
8.【答案】A
【解析】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在东北虎出没的山林安装了摄像机用来记录东北虎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分类、文献、实验等方法。
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9.【答案】A
【解析】解: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本题考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的生物以及无机环境组成,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0.【答案】C
【解析】解:A、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唯一变量,该实验除所要探究的湿度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A正确;
B、按上述实验计划重复多次进行实验,并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对记录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B正确;
C、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重复多次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C错误;
D、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D正确。
故选:C。
(1)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2)该实验是探究的是湿度对鼠妇的影响,所以要设计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而其他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鼠妇的数量不能用的太少,否则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误差大。
此题通过探究鼠妇适合的生活环境条件,体会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11.【答案】D
【解析】解: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疟原虫、变形虫等。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
故选:D。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12.【答案】C
【解析】解:A、鹿和羚羊均以植物为,二者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A错误。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该链状结构正确表示了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鼠、蛇、鹰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能构成食物链,C正确。
D、田鼠是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
故选:C。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系统 细胞分裂 不变 分化
【解析】解:(1)鹌鹑是动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大豆是植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鹌鹑比大豆多了系统。
(2)图中①→③代表是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3)图中④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故答案为:(1)系统
(2)细胞分裂;不变
(3)分化
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图中①→③代表是细胞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掌握细胞分裂、分化及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释放能量 熄灭 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线粒体
【解析】解:(1)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往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能量。
(2)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甲瓶现象是蜡烛熄灭,因为里面的氧气被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而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3)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种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
故答案为:
(1)释放能量
(2)熄灭;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3)线粒体
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储存在种子内的有机物开始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本题要明确是萌发的种子才具有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15.【答案】孢子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空气污染程度
【解析】解:(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2)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具有输导组织,我们现在利用的能源物质--煤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古代蕨类植物等的遗体经过漫长历史年代形成的。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一类小型过度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蚀,因此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故答案为:(1)孢子。
(2)蕨类植物。
(3)苔藓植物;空气污染程度。
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主要分成两大类群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记住植物各大类群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花药 3 柱头 子房 胚珠 子房壁 传粉不足
【解析】解:(1)1花药是花丝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是雄蕊产生花粉(粒)的主要部分。花粉(粒)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3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
(2)一朵花在完成传粉、受精作用后,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只有5子房继续发育果实,7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的6胚珠发育成种子。
(3)虫媒花的果树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为果树传粉的蜜蜂等昆虫很少出来活动,从而造成传粉不足,未传粉的花完不成受精过程,不能结出果实,所以导致果树减产。
故答案为:(1)花药;3柱头
(2)子房;胚珠;子房壁
(3)传粉不足
题图中,1花药,2花丝,3柱头,4花柱,5子房,6胚珠,7子房壁。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DBCA 形成对照实验 酒精 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 叶绿体 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解析】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D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放在光下照射、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C酒精脱色、用清水漂洗叶片、A向叶片滴加碘液、显色观察。故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DBCA。
(2)图一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
(3)图一步骤C的目的是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图一中D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5)图二中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唯一不同的量是叶绿体;A与B形成对照,唯一不同的量是光照。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叶绿体有关;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故答案为:(1)DBCA
(2)形成对照实验
(3)酒精
(4)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
(5)叶绿体;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8.【答案】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 C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① 叶脉 ⑤ 气孔 ④ 下表皮
【解析】解:(1)在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
(2)、(3)实验变量是叶,A液面下降较大的原因是,叶的数量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C枝条没有叶片,蒸腾作用较弱,量筒液面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①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属于输导组织。图2中的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该结构主要在叶片的④下表皮上。
故答案为:
(1)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
(2)C
(3)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①叶脉;⑤气孔;④下表皮
图2中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细胞,④下表皮,⑤气孔。
解题的关键应熟练掌握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及区别和联系,并注意识图。
19.【答案】温度 不能 有两个变量 适量的水分 提高 发芽率
【解析】解:(1)2号实验和3号实验唯一不同的是温度,所以单一变量是温度。
(2)1号实验和3号实验有温度和水分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3)1号和2号唯一的不同是水分,1号的种子都没有萌发,2号的种子全部萌发,那么可以推断: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4)若实验装置中种子的数量都改为20粒,数量多,偶然性几率减少,将提高探究结果的可靠性。
(5)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种子萌发除环境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可先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抽样检测。
故答案为:(1)温度;
(2)不能;有两个变量;
(3)适量的水分;
(4)提高;
(5)发芽率。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20.【答案】(1)⑤→③→②→④→①;保持细胞原形;(2)③①②④;(3)2细胞核;右下
【解析】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⑤滴、③撕、②展、④盖、①染,故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⑤→③→②→④→①。若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⑤滴加的液体是与细胞内液体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形。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放玻片标本→用眼观察物镜,下降镜筒→用眼观察目镜上提镜筒;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对光→①放置玻片标本→②下降镜筒→④上提镜筒观察。
(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用碘液给细胞染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图3中2细胞核。图3中的4气泡位于视野右下角,由于显微镜呈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如果把气泡移出视野,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而应该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行。
故答案为:(1)⑤→③→②→④→①;保持细胞原形;(2)③①②④;(3)2细胞核;右下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图3中1细胞壁,2细胞核,3细胞质,4气泡。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21.【答案】胚 11 子叶 双子叶 2 胚乳 丰富的淀粉
【解析】解:(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即种子结构中3、4、5、6等合称为胚。
(2)菜豆种子的子叶两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因具有两片子叶,菜豆被称为双子叶植物。
(3)玉米种子的2是胚乳,里面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部分,因此若将一粒玉米从中央纵向剖开,向其剖面上滴加碘液,结果2胚乳变蓝,说明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故答案为:
(1)胚。
(2)11子叶;双子叶。
(3)2胚乳;丰富的淀粉。
观图可知:1是种皮和果皮、2是胚乳、3和11是子叶、4和10是胚芽、5和7是胚轴、6和8是胚根、9是种皮,解答即可。
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高山植被的分布情况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2-2023学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2-2023学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1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