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196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2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196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2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196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教学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等。四、相关资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微课资源等。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火箭升空我国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的芯级发动机采用液氢液氧为燃料。若火箭升空携带100 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燃烧后能生成多少水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新知讲解】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过渡】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化学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还常常需要知道生成多少了物质。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进行相关计算。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看一下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展示】教师播放视频《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注意】(1)设未知量要规范,“设某物质的质量为x”(x是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后面无需再带单位)。(2)方程式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解题的正确性,所以首先保证方程式配平。如果不配平,则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就是错误的。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有关物质的量左右对应,上下对齐。【过渡】下面,我们通过例题再来巩固解题步骤。【例题】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① 设未知量 【解】设: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克二氧化碳。② 写出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③ 标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44和已知量、未知量 6 g x④ 列比例式,求解 x=22 g⑤ 简明作答 答: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22克二氧化碳。【提问】课堂开始的问题你会解答了吗?同学们自己解答一下吧。【总结】化学方程式能准确地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知一种反应物可根据比例关系求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大家一定要熟悉解题步骤,解题格式要规范。典型例题例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之比解析: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答案:C例2.在反应4A+3B=2C中,若2.7 g A完全反应生成5.1 g的C。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4 B.68 C.102 D.204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的质量=5.1 g-2.7 g=2.4 g(2)解: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A + 3B = 2C 3×32 2a 2.4 g 5.1 ga=102答案:C例3.24 g碳在80 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88 g B.72 g C.104 g D.110 g解析:24 g碳在80 g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氧气过量,解题时按照碳的质量来计算。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 + O2 CO2 12 44 24 g x x=88 g答案:A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需要涉及量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解题步骤要完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七、板书设计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一、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等。四、相关资源《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微课资源等。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提问】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有哪些?【回答】(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本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新知讲解】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过渡】我们来看一个知道生成物求反应物的题目,请看例题。【例题】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煅烧石灰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CaO+CO2↑)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56x 5.6 tx=10 t答:需要碳酸钙10 t。【练习】某工业电解铝厂,利用电解Al2O3的方法制取单质铝,同时生成氧气,若生产1.35吨铝,需电解多少吨的Al2O3?解:设若生产1.35吨铝,需电解x吨的Al2O3。2Al2O3 4Al + 3O2↑ 204 108 x t 1.35t x=2.55 答:若生产1.35吨铝,需电解2.55吨的Al2O3。【提问】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让我们通过视频大家总结一下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展示】教师播放微课《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例1.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使溶液质量减轻。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共减少8 g,则该过程共有多少过氧化氢分解( )A.17 g B.8 g C.64 g D.32 g解析:溶液减少的质量是氧气的质量。知道了氧气的质量,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得过氧化氢的质量。答案:A例2.现将足量的氢气通过45 g灼热的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而铜和氢气不反应。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37 g。计算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A.20 g B.32 g C.40 g D.42 g解析:解: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CuO + H2 Cu + H2O 固体质量差量80 80-64=16x 45 g -37 g=8 g x=40 g答案:C例3.把8 g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 g,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已经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8 g-7.6 g=0.4 g(2)解: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316 32x 0.4 gx=3.95 g答案:(1)0.4 g(2)3.95 g六、课堂总结我们学习了已知一种物质反应物求生成物的计算题,巩固了解题步骤,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解题步骤和方法。七、板书设计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一、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1)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2)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