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7200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7200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7200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二
展开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
1.螺丝刀可以用来( )。
A.起铁钉 B.拧螺母 C.拧螺丝
2.斜面与小球光滑程度相同,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A. B. C.
3.下面工具利用了斜面 的原理的是( )。
A.小刀 B.订书机 C.旗杆
4.工具和技术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是人类长期研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下列词句描述属于技术的是( )。
A.轮船 B.用力的方法 C.木棍
5.我们在制作地球海报收集资料时,下列不能作为资料的来源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科幻电影 B.自己拍摄的照片 C.正规的网络资源
6.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尺平衡挂同种钩码的位置与个数是( )。
A.a处挂3个 B.b处挂3个 C.c处挂3个
二、填空题
7.杠杆是一种_____,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_____、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_____,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_____,小于时就是_____,距离相等时就_____。
8.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________。
9.如图,用弹簧秤分别沿A、B两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弹簧秤在( )面拉动时读数要大些。
10.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____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____。
三、判断题
11.斜面越陡越费力。( )
12.羊角锤的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13.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组成的复杂机械。( )
14.刀、斧、刨、劈的刃都是斜面。( )
15.指甲钳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来特别方便。( )
四、连线题
16.为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用线连起来。
夹断铁丝 刨子
拔钉子 螺丝刀
刷墙壁 钢卷尺
量长度 刷子
拧螺丝 羊角锤
刨木板 老虎钳
五、简答题
17.结合本课探究的过程,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18.如图是常见的一种十字螺丝刀。这个工具的实际使用效果,我们可以用哪些评价指标来评价?
六、实验题
19.我们在上课时用杠杆尺“探究杠杆的秘密”。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前,看见杠杆尺出现如图所示左低右高的状态时,我们应该怎样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_____。
(2)实验结束后,我们记录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请将表格的空格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 左边(阻力点)的情况[来源:学.科.网Z.X.X.K] | 右边(用力点)的情况[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 杠杆尺状态 | 用力情况: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来源:学*科*网] | |||
钩码数/个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 钩码数/个 |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 ||||
第一次 | 3 | 2 | 3 | 2 | 平衡 | C | |
第二次 | 2 | 2 | 4 | _____ | 平衡 | B | |
第三次 | 3 | 1 | 1 | 3 | 平衡 | _____ | |
(3)小明去集市上买西瓜,老板的称量工具--杆秤相当于_____类简单机械,当小明挑选的西瓜较重时,老板应选择_____(填“A”或“B”)提绳来称量。
七、综合题
小科和妈妈两个人玩跷跷板(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小题:
20.跳跳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21.如果把妈妈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哪么小明的位置是( )。
A.支点 B.用力点 C.阻力点
22.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科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A.妈妈离支点更近些 B.小明离支点更近些 C.妈妈离支点更远些
23.如果妈妈的重量是小明的两倍、妈妈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30厘米,小明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为多少时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
A.30厘米 B.60厘米 C.90厘米
24.如图所示,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由于燃烧使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2分钟后,发生的变化是( )。
A.长蜡烛的一端升高,短蜡烛的一端下降
B.短蜡烛的一端升高,长蜡烛的一端下降
C.两根蜡烛保持原位置不动
材料:
火药的发明
我们把一个鞭炮打开,看到里面有黑色的颗粒物质,这就是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呢?它的发明跟古代的炼丹还有很大的关系呢。中国古代有很多达官贵族祈求长生不老,当时就有很多人专门炼制丹丸,希望造出不死之药。结果不死药没炼成,却在炼药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硫磺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会产生火焰甚至伴随着爆炸声响,这一现象引起了炼丹家们的兴趣。他们经过不断的试验,发明了火药。原来,火药是炼丹家的意外发现。
25.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是 _____,是 _____的意外发现。
26.硝石、硫磺、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均匀混合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硫磺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会产生火焰甚至伴随着爆炸声响,有这些现象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27.请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两例)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A
6.B
7. 简单机械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费力 省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8. 斜面 能省力
9.B
10. 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11.√
12.×
13.√
14.√
15.√
16.
17.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和工具都在更新、进步。
18.螺丝刀是轮轴,是简单机械。能够帮助人们省力。
19. 我们应该把右边的螺母往右调 1 A 杠杆 A
20.C
21.B
22.A
23.B
24.B
25. 中国 炼丹家
26. A B
27.水结成冰、木头制成椅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白醋和小苏打混合是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85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综合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点讲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杆秤是杠杆的应用,生活中的轮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 工具与技术——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专题3 工具与技术——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六年级上册,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