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211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211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211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识文断字,熟读精思,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
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耳聪目明。
ㅤ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段话从 、 、 、 方面描写白杨树的外形,重点突出了它外形上 的特点。
2.规范书写。
抄写,要求行款整齐、文字正确、美观,标点占格正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二、识文断字。
3.趣味识字。猜成语,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4.下面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下意识 避暑 相貌堂堂 手急眼快
B.军令状 吆喝 跃跃欲试 中流砥柱
C.眼巴巴 衔接 目瞪口呆 绞尽脑汁
5.用下面的字至少组成3个成语,写在横线上。
酬 | 命 | 功 | 墨 | 报 | 若 | 德 | 守 | 悬 | 成 | 丝 | 规 |
6.四川内江市城郊有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三元塔,塔上题写了含有6个是三国人名的对联。用“_____”把对联中的人们标出来。
身居宝塔,眼穿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7.乱句重组。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8.按原文填空。
(1) ,时鸣春涧中。
(2)最是一年春好处, 。
(3)君子坦荡荡, 。
9.下列句子中有三处(含标点)与教材原文不符,请修改。
两人把枪和鞭扔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队起阵来。
10.根据背诵的《国学经典》选择填空,只写序号。
①故退之 | ②故进之 | ③成人之恶 | ④成人之美 |
(1)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 ;由也兼人, 。”
(2)子曰:“君子 ,不 ,小人反是。”
三、熟读精思。
11.阅读。
ㅤㅤ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根据选文在括号里填动词。
算盘
螺丝
机枪
(2)下面对食指的特征概括正确的是 。(多选。)
A.敢于冒险
B.机敏
C.勤奋卖力
D.最肯吃苦
(3)用“ㅤㅤ”画出描写食指外形特点的句子。
(4)你认为食指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
12.阅读。
最美的书包
ㅤㅤ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ㅤㅤ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ㅤㅤ7岁那年,我终于①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ㅤㅤ我终于②向母亲开了口。
ㅤㅤ“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ㅤㅤ“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ㅤㅤ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ㅤㅤ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③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ㅤㅤ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ㅤㅤ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ㅤㅤ“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ㅤㅤ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ㅤㅤ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寡言少语:
(2)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终于”在短文中出现了3次,已在文中用①②③标出。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从每个“终于”中读懂了什么。
①
②
③
(4)在文中找出和“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式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
(5)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
(6)质疑:读一读文中画“ㅤㅤ”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注:不要提词语理解反面的问题)
问题①:
问题②:
回答:
四、妙笔生花。
13.妙笔生花。
描写:甜(不少于50字。)
14.习作。
ㅤㅤ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手,每个人也都需要对手。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和对手之间发生的事,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特别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或一句名言警句、歇后语)。不少于400字。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耳聪目明。
ㅤ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段话从 干 、 枝 、 叶 、 皮 方面描写白杨树的外形,重点突出了它外形上 笔直 的特点。
【分析】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解答】文段开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无横斜逸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故答案为:
干 枝 叶 皮 笔直
2.规范书写。
抄写,要求行款整齐、文字正确、美观,标点占格正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字的书写。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二、识文断字。
3.趣味识字。猜成语,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一饮而尽 一针见血 一声不吭
【分析】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解答】本题考查看图猜成语。图片中分别是“一饮而尽、一针见血、一声不吭”这三个词语的下半部分。
故答案为:
一饮而尽 一针见血 一声不吭
4.下面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下意识 避暑 相貌堂堂 手急眼快
B.军令状 吆喝 跃跃欲试 中流砥柱
C.眼巴巴 衔接 目瞪口呆 绞尽脑汁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故“手急眼快”的“急”错误。
B、C正确。
故选:A。
5.用下面的字至少组成3个成语,写在横线上。
酬 | 命 | 功 | 墨 | 报 | 若 | 德 | 守 | 悬 | 成 | 丝 | 规 |
酬功报德 命若悬丝 墨守成规
【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解答】故答案为:
酬功报德 命若悬丝 墨守成规
6.四川内江市城郊有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三元塔,塔上题写了含有6个是三国人名的对联。用“_____”把对联中的人们标出来。
身居宝塔,眼穿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孔明 江围 旅步 槽巢 关羽 张飞
【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内容的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是:人困在宝塔中,只能通过窗眼看到光明,怨被江水围绕,无法自由散步。鸟被关在笼子里,心里只想着槽子的食物,恨羽翼被缚,无法展翅高翔。
【解答】注意对联中多用“三国”中的人物名字构成,联中嵌入孔明、姜维(江围)、吕布(旅步)、曹操(槽巢)、关羽、张飞六个人名。
故答案为:
孔明 江围 旅步
槽巢 关羽 张飞
7.乱句重组。
1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5 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
3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4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本题出自课文《刷子李》,讲述了刷子李虽然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首先“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总起全文,接着“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说明刷子李粉刷技术高超,然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说明刷子李的技术高超的表现,接着“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补充说明刷子李“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最后“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说明人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人们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一点儿都不相信。所以正确排列为:1、5、3、2、4。
故答案为:
1 5 3 2 4
8.按原文填空。
(1)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3)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谚语,有对联,有名言警句,有口语交际,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识记。
(1)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全诗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自《论语•述而篇》。
故答案为:
(1)月出惊山鸟;
(2)绝胜烟柳满皇都;
(3)小人长戚戚。
9.下列句子中有三处(含标点)与教材原文不符,请修改。
两人把枪和鞭扔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队起阵来。
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解答】出自课文《摔跤》,课文语段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故本题中“枪”和“鞭”应使用双引号标识出来,“扔”改为“放”,“队起阵应改为“对起阵”即可。
故答案为:
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10.根据背诵的《国学经典》选择填空,只写序号。
①故退之 | ②故进之 | ③成人之恶 | ④成人之美 |
(1)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 ② ;由也兼人, ① 。”
(2)子曰:“君子 ④ ,不 ③ ,小人反是。”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学常识的识记,考查的是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1)出自文言文《闻斯行诸》,原文为: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根据文言文内容,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词语,故本题可依次选填序号为②、①。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反过来。根据文言文内容,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词语,故本题可依次选填序号为④、③。
故答案为:
(1)②①;
(2)④③。
三、熟读精思。
11.阅读。
ㅤㅤ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根据选文在括号里填动词。
打 算盘
拧 螺丝
扳 机枪
(2)下面对食指的特征概括正确的是 ABC 。(多选。)
A.敢于冒险
B.机敏
C.勤奋卖力
D.最肯吃苦
(3)用“ㅤㅤ”画出描写食指外形特点的句子。
(4)你认为食指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
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遇到危险或者任务,总是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的人。
【分析】语段选自《手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全文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解答】(1)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本题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动词,由“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段话是对食指的描写,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体现了食指机敏的特征。D项“最肯吃苦”是大拇指的特征。故选A、B、C。
(3)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短文中描写食指外形特点的句子为: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这句话写出了食指外形不窈窕,线条强硬的特点。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这段话写出了食指工作耐心细致,不怕危险,勤奋刻苦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象征着勤奋刻苦、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人。
故答案为:
(1)打 拧 扳;
(2)ABC;
(3)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4)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遇到危险或者任务,总是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的人。
12.阅读。
最美的书包
ㅤㅤ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ㅤㅤ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ㅤㅤ7岁那年,我终于①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ㅤㅤ我终于②向母亲开了口。
ㅤㅤ“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ㅤㅤ“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ㅤㅤ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ㅤㅤ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③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ㅤㅤ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ㅤㅤ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ㅤㅤ“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ㅤㅤ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ㅤㅤ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寡言少语: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2)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3)“终于”在短文中出现了3次,已在文中用①②③标出。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从每个“终于”中读懂了什么。
① “终于”体现了“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
② “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③ “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4)在文中找出和“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式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
①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②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5)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
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6)质疑:读一读文中画“ㅤㅤ”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注:不要提词语理解反面的问题)
问题①: 从此以后,“我”是怎样对待这个书包的?
问题②: 为什么“我”会哭?
回答: ①答案:“我”非常珍惜这个书包,知道它不能再用,还依然保存着;②是因为“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
【分析】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解答】(1)考查词语的理解。寡言少语: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在文中指母亲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2)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文章主要写了“我”家境贫寒,家里连一只书包都没有,可“我”却固执的向妈妈要一个花格子书包,妈妈无可奈何,只好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然后连夜为“我”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后来“我”被妈妈 的行为所感动。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终于”的意思是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①“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这句话说的是“我”在7岁那年实现了读书的愿望,“终于”体现了“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②“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这句话说的是“我”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书包,但是看见同学们都有书包,“我”非常渴望有一个书包,“我”最终像母亲开头说自己希望有一个书包。“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③“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说的是妈妈为了给“我”做书包,放下尊严向周围的邻居借花布,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4)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说的是母亲本不善言谈,但为了我,还是硬着头皮外出借做书包的料,所以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与之相对应的句子为“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和“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画线句子“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这句话意思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6)本题考查提问的能力。“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这句话说的是“我”知道这书包是母亲放下矜持和尊严换来的,母亲为了使“我”拥有一个书包,放下了自己矜持和尊严,“我”感到非常愧疚和不安,这愧疚和不安的情感替代了“我”拥有书包的喜悦和满足感。根据句子的意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即可,如:①从此以后,“我”是怎样对待这个书包的?答案:“我”非常珍惜这个书包,知道它不能再用,还依然保存着。②为什么“我”会哭?答案:是因为“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
故答案为:
(1)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2)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3)①“终于”体现了“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②“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③“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4)①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②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5)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6)问题:①从此以后,“我”是怎样对待这个书包的?②为什么“我”会哭?答案:①答案:“我”非常珍惜这个书包,知道它不能再用,还依然保存着;②是因为“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
四、妙笔生花。
13.妙笔生花。
描写:甜(不少于50字。)
削去梨子的皮露出了雪白的胖娃娃。我看了直流口水,我咬了一口雪白的果肉,又甜又脆,好吃极了!一股甜滋滋的甘露顺着喉咙进了心田,使人舒服极了!
【分析】考查了情景写话。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解答】本题要求描写“甜”,“甜”本义是像糖和蜜的味道,与苦相对;引申义有美好、幸福、快乐等。所以可以将某种食物甜甜的味道描写出来,也可以将心中甜蜜的感觉描写出来。
故答案为:
削去梨子的皮露出了雪白的胖娃娃。我看了直流口水,我咬了一口雪白的果肉,又甜又脆,好吃极了!一股甜滋滋的甘露顺着喉咙进了心田,使人舒服极了!
14.习作。
ㅤㅤ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手,每个人也都需要对手。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和对手之间发生的事,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特别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或一句名言警句、歇后语)。不少于400字。
【分析】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对手”为话题,写一记叙文,在我们的学习生活,有许多“对手”,要想写好这个人,首先就要了解这个人,因此要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熟悉的人去写。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对手”?选择自己最想给大家介绍的去写。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首先,开篇点题,直接说明我要感谢对手。其次,中间部分为主要部分,要详细去写,说明为什么对手值得我感谢。
【解答】范文:
感谢你,我的对手
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对手,变得充实有趣,让我充满信心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所以,我要感谢对手。
他学习很出色,总是考班级里的前十名。成绩平平的我当然不能与他相比。每次,我回答过老师的问题之后,他总是很不服气,决定要把我击败。一次,上英语课,老师讲一个单词我突然不理解,想询问他一下,他却冷冷地回答道:“你是怎么学的,这都不知道?我气愤极了,涩涩的泪从脸上流下来。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超越他。于是我满怀着希望,每天都默默地努力,努力。在他的面前,我总是昂着胸仰着头。当同学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我还在勤奋地学习,当他游戏玩耍时,我在刻苦地读书。时过境迁,在一次考试中,我终于取得了胜利。我超越了他,更重要的是我超越了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把对视为心腹大患,是敌人,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想想,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也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一股力量,一剂强心针,一副推进器,一个加力档,一条警策鞭。
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常有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更加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会让你排除万难,克服一切的困难和险阻,会让你想方设法去超越,去夺取胜利!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感谢你我的对手!
9:49: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古诗词阅读和文化常识,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耳聪目明,规范书写,识文断字,斟词酌句,过目成诵,熟读精思,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