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越高,形成的小水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八年级(上)期中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2分)小娟走路的步长约为40cm,她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篮球场的长度为    m。
    2.(2分)图中的物块长度为    cm。

    3.(2分)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在10s内被同样停在海水中的B反射回来,并让潜艇A收到,则潜艇A与B的距离为    m。(v水=1500m/s)
    4.(2分)2021年,11月16日,我国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万众瞩目下成功发射,王亚平和叶光富在太空中不能直接交谈,必须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
    5.(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6.(2分)为了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有些司机会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另外安装一个小型的    (选填“凸面”或者“凹面”)镜。
    7.(2分)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8.(4分)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4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10.(2分)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张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二.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1.(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射出光线。

    12.(2分)请画出AB在光屏MN上的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3.(2分)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没有误差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越多越好,误差越小
    C.实验时无论测量什么物理量,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前应先估测被测物长度,然后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14.(2分)小慧和同学们一起想要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于是小慧和同学们一起先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小慧认为“隔音性能可能与材料的种类有关”,小红认为“可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小明认为“可能与材料的结构有关”,对于他们的讨论行为是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  )
    A.提出问题 B.分析与论证
    C.猜想与假设 D.设计试验与制定计划
    15.(2分)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6.(2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17.(2分)晚上,当你逐渐走近路灯时,人影的变化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18.(2分)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D.“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日食和月食原理都是是光的反射
    19.(2分)2010年5月至10月,上海举办世博会。为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十分重视人居环境,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美化居住环境 B.环节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0.(6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0cm、14.82cm、12.81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误差,这个是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则去掉错误的数据后,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21.(8分)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对于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到玻璃板    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22.(8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
    (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F方向射出,现将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具有    性;
    (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填“镜面”或“漫”)。

    五、计算题(22题4分,23题2分,共6分)
    23.(4分)一辆汽车以14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24.(2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则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八年级(上)期中
    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2分)小娟走路的步长约为40cm,她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篮球场的长度为  28 m。
    【分析】知道小娟的步幅和步数,它们的乘积就是篮球场的长度。
    【解答】解:小娟走路的步长约为40cm,她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篮球场的长度为:70×40cm=2800cm,2800cm=28m。
    故答案为:28。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长度的估测,对物理量进行估测是要求初中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要注意知识积累。
    2.(2分)图中的物块长度为  2.90 cm。

    【分析】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末端刻度值为4.90cm,物体长度为4.90cm﹣2.00cm=2.90cm。
    故答案为:2.90。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2分)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在10s内被同样停在海水中的B反射回来,并让潜艇A收到,则潜艇A与B的距离为  7500 m。(v水=1500m/s)
    【分析】先算出超声波从潜艇A发出到潜艇B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的公式变形就可求出潜艇A与B的距离。
    【解答】解:根据题意由于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间隔10s,那么超声波从潜艇A发出到目标的时间为t=×10s=5s,
    根据v=得,
    潜艇A与B的距离:s=v水t=1500m/s×5s=7500m。
    答:潜艇A与B相距7500m。
    【点评】本题考查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超声波从潜艇A发出到目标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4.(2分)2021年,11月16日,我国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万众瞩目下成功发射,王亚平和叶光富在太空中不能直接交谈,必须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2021年,11月16日,我国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万众瞩目下成功发射,王亚平和叶光富在太空中不能直接交谈,必须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的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是一道基础题。
    5.(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  振动 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分析】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6.(2分)为了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有些司机会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另外安装一个小型的  凸面 (选填“凸面”或者“凹面”)镜。
    【分析】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
    【解答】解: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汽车的后视镜上另外安装一个小型的凸面镜。
    故答案为:凸面。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面镜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7.(2分)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分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解答】解: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塔尖周围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反射;液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现象、物态变化,属于基础题。
    8.(4分)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2 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
    因为小华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2;不变。
    【点评】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像的真实大小总与物相同。
    9.(4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53° ,折射角的大小为 44° 。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先求得入射角,然后可知反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可求得折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AOD=∠DOB=α。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α=90°﹣37°=53°;
    则折射角β=180°﹣53°﹣83°=44°。
    故答案为:53°;4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10.(2分)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张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该光斑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会聚。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
    二.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1.(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射出光线。

    【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作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2.(2分)请画出AB在光屏MN上的像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A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下沿,B点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上沿,并分别延长交于MN交点之间即AB的像,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作图,考查了作图的基本能力。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3.(2分)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没有误差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越多越好,误差越小
    C.实验时无论测量什么物理量,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前应先估测被测物长度,然后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分析】(1)在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时,一定要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仪器的分度值越小,其精确程度越高,但很多测量并非是越精确越好,只要达到实际的要求即可;
    (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
    【解答】解:A、用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有误差,故A错误;
    B、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保留就没有意义了,故C错误;
    CD、在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时,一定要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虽然仪器的分度值越小,其精确程度越高,但是很多测量并非是越精确越好,只要达到实际的要求即可,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的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4.(2分)小慧和同学们一起想要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于是小慧和同学们一起先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小慧认为“隔音性能可能与材料的种类有关”,小红认为“可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小明认为“可能与材料的结构有关”,对于他们的讨论行为是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  )
    A.提出问题 B.分析与论证
    C.猜想与假设 D.设计试验与制定计划
    【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小慧认为“隔音性能可能与材料的种类有关”,小红认为“可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小明认为“可能与材料的结构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常识,关键是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
    15.(2分)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6.(2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分析】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D、用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区分声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可解答此题。
    17.(2分)晚上,当你逐渐走近路灯时,人影的变化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射向人头顶的光线与地面间的角度发生变化,
    影子的长度随着发生变化,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光与地面的夹角越小,影子越长。
    (3)影子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人走向路灯的过程;一个是人远离路灯的过程。
    【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较小,形成的影子较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逐渐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小,形成的影子逐渐变长。
    因此,当你逐渐走近路灯时,人影的变化是逐渐变短。
    故选:B。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人从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何变化。
    18.(2分)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D.“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日食和月食原理都是是光的反射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解答】解: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B错误
    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C正确;
    D、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9.(2分)2010年5月至10月,上海举办世博会。为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十分重视人居环境,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美化居住环境 B.环节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分析】减弱噪声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解答】解:城区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可以让石块结合的更紧密,减轻石块间的振动,从而减弱车子的振动,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综上分析可知,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降低噪声污染。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是中考的重点。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0.(6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0cm、14.82cm、12.81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误差,这个是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丁 同学,这个是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则去掉错误的数据后,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12.82 cm。
    【分析】(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2)观察五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可知,丁同学的测量结果是14.82cm,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都在12.80cm左右,所以丁同学的测量明显出现错误;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去掉错误的数据后,钢笔的长度应该为≈12.82cm。
    故答案为:(2)丁;可以;(3)12.8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误差概念、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比较全面,难度不大。
    21.(8分)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对于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到玻璃板  距离 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填“虚”或“实”)。

    【分析】(1)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解答】解:(1)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的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在玻璃板上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大小;(2)较黑暗;(3)距离;(4)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实验的探究过程,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2.(8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垂直 放置于平面镜上。
    (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60 °;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F方向射出,现将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具有  可逆 性;
    (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反射(填“镜面”或“漫”)。

    【分析】(1)实验中应将硬纸板垂直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能在硬纸板上呈现;
    (2)入射角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2)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
    (3)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1)垂直;(2)60;(3)可逆;(4)漫。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各个分实验分别探究了两角大小和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探究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五、计算题(22题4分,23题2分,共6分)
    23.(4分)一辆汽车以14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分析】(1)由v=可计算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2)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鸣笛时车距山崖的距离。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减去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4m/s×2s=28m;
    (2)声音传播的路程: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所以s===354m,
    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1=354m﹣28m=326m。
    答:(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28m;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326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
    24.(2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则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等于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测得的成绩之和。
    【解答】解:由v=可知声音传播的时间:t1==≈0.29s,
    则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t=t1+t2=0.29s+12.69s=12.98s。
    答: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是12.98s。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计算题,难度不大。

    相关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遥控器可以控制电视是利用了,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的原理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八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八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桌的高度最接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