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227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227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227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PPT+教案整套
- 1.4.1.2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1.4.1.3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教案 1 次下载
-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教案 1 次下载
- 2.1.1 倾斜角与斜率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课件 2 次下载
- 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课件 2 次下载
高中数学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法与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 空间向量的应用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空间向量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正确快速求取平面的法向量;2、熟练掌握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和垂直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证明; 3、学会利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夹角问题;4、通过空间向量的应用,培养求知探索精神,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夹角问题.难点:熟练掌握利用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夹角问题.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问题】空间中的距离包括点与点、点到直线、点到平面、两条平行直线、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等,如何通过空间向量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阅读精要,研讨新知【发现】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已知,则 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为,在直线上的投影向量,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两条平行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平面的法向量,,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题研讨】阅读领悟课本例6(用时约为2分钟,教师作出准确的评析.) 例6如图1.4-18,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为线段的中点,为线段的中点.(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2)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解: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所以(1) 取,则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2)因为,所以,所以平面.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即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则,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因此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为.【发现】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夹角等问题;(3)把向量运算的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 【小组互动】完成课本练习1、2、3,同桌交换检查,老师答疑.【练习答案】 【例题研讨】阅读领悟课本例7(用时约为2分钟,教师作出准确的评析.) 例7如图1.4-19, 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 中,分别为的中点,求直线和夹角的余弦值.解:【化为向量问题】如图,以作为基底,则设向量与的夹角为,则直线和夹角的余弦值等于.所以又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所以【回到图形问题】所以直线和夹角的余弦值为. 【发现】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向量求解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方向向量分别为,则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向量求解直线与平面交于点,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直线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向量求解平面与平面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大于的二面角称为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夹角为,则或 【例题研讨】阅读领悟课本例8(用时约为2分钟,教师作出准确的评析.) 例8如图1.4-22, 在直三棱柱中,,, 为的中点,点分别在棱上,.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解:【化为向量问题】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就是与的夹角或其补角.【进行向量运算】因为平面,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可知,所 以. 设,则,令,则,所以则【回到图形问题】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则,即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余弦值为. 【小组互动】完成课本练习1、2、3、4,同桌交换检查,老师答疑.【练习答案】 【例题研讨】阅读领悟课本例9、例10(用时约为2-4分钟,教师作出准确的评析.)例9图1.4-23 为某种礼物降落伞的示意图,其中有8根绳子和伞面连接,每根绳子和水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均为. 已知礼物的质量为1 kg,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相同. 求降落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每根绳子拉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9.8,精确到0.01 N).解:如图1.4-24, 设水平面的单位法向量为,其中一根绳子的拉力为.因为, 所以在上的投影向量为.所以8根绳子拉力的合力又因为降落伞匀速下落,所以 (N).所以,所以 例10如图 1.4-25,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 , 是的中点,作交于点.(1)求证:平面;(2)求证: 平面;(3)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大小. 解: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 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证明:连接,交于点,连接. 则.由已知,点是正方形的中心,所以,且 ,所以即,而平面,且平面,因此平面.(2)证明:依题意得,所以所以由已知,且,所以平面.(3)解:已知,由(2)可知,故是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由(2)可知点,则因为,所以,所以设,则,所以,.又,所以所以,所以即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大小为. 【小组互动】完成课本练习1、2、3,同桌交换检查,老师答疑.【练习答案】 (三)探索与发现、思考与感悟1. 已知矩形,若将其沿对角线折成直二面角,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解:如图,过作垂足分别为所以所以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答案: 2. 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线段上一点,,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由已知得,取的中点,连接,由为中点知,.又,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于是.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取中点为,连结,由得,从而,且,以为原点,方向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为平面的法向量,则,所以,令,则,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如图,为圆锥的顶点,是圆锥底面的圆心,为底面直径,.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为上一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解:【坐标系选择1】设正的边长为,圆的半径为.则,由,所以,(1)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所以所以,又所以平面.(2)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则,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则,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坐标系选择2】(1)如图,过作交于点,因为平面,以O为坐标原点,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所以所以,又所以平面.(2)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则,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则,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故,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四)归纳小结,回顾重点 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已知,则 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为,在直线上的投影向量,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两条平行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平面的法向量,,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向量求解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方向向量分别为,则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向量求解直线与平面交于点,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直线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向量求解平面与平面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大于的二面角称为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夹角为,则或 (五)作业布置,精炼双基1.完成课本习题1.4 6、7、9、10、13、14、15、17、182.阅读课本《小结》3.完成复习参考题4 五、教学反思:(课后补充,教学相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1.4 空间向量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4 空间向量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1.4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综合应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