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优质课件ppt
展开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锻炼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重点)
3.学习杨利伟不怕牺牲、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难点)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比喻、夸张。突出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杨利伟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6.读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 ,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这一段属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大声喊”“鼓掌欢呼”是动作描写,表现大家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兴奋之情,以及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简短的语言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杨利伟脱险后人们如释重负的心情。
7.试分析15段运用的描写方式及其作用。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待着下一次?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待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23段)表现了杨利伟对祖国、对战友、对亲人的爱。3.“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明确: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4.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 )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明确: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给“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讲会产生怎样的错觉和怎样克服这种错觉。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1.“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却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明确:误认为舷窗的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2.“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这段过程”指的是什么?明确: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3.“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66段)这句有何作用?明确: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后内心的平静、沉着。 4.“外边来人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以之结尾,嘎然而止,令人回味;写出了“神五”飞天取得成功,写出了作者放松的心情。
阅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
5.“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6.“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7.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本文通过叙述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的经历,表现了作者沉着果断、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说明了航天员工作的危险性、艰巨性,抒发了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国的感情及胜利归来的自豪之情。
1.文本里有三处提到了国外航天员,找出来,读一读。
讲的是“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在天空里,看地球上的人工建筑)”;
谈的是“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本末倒置'的错觉),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写的是“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抛伞受折磨),担心新手们害怕”。
2.重点研读第二处与第三处,思考杨利伟与外国航天员在给“新人”传授航天经验时,有何不同?
①国外航天员不讲“本末倒置”的“类似体会”,而杨利伟却给“神六”“神七”“仔细讲过”,让其“已有心里准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俄罗斯航天员“从不给”“新人”讲“抛伞折磨”的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杨利伟“回来却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不用紧张”“很正常”。
②对航天探险遇到的相同问题,中外航天员用不同的方式与“新人”交流,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外文化、思维的差异,杨利伟用自己的体验告知“新人”,是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与“义”;外国航天员的“从不给”,实质是西方个性体验与“自由”价值观的蕴涵。
找出文中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①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刚起飞时“我”紧张得全身肌肉极度僵硬的情形。②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人们熟悉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飞船刚升起时的平稳状态,可感易懂。
③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共振变化带给“我”的极度痛苦的感受。这种痛苦是一个长期接受严苛训练的宇航员都“几乎无法承受”的,可见其痛苦程度之深,令读者不禁为杨利伟捏了一把汗。④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采用比拟修辞手法,以“棉絮状”比拟不明物体形状,以“米粒”“指甲盖”比拟物体的大小,形象具体,便于读者感知了解。
例子:“不知道那是些什么,我认为那些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我认为”“可能”“至今”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我认为”,是强调了这是作者自己一人的看法和推断;两个“可能”是杨利伟自己的推断和估计,说得留有余地,不显得绝对;“至今”是从时间上限制了“弄清”“谜底”,也不排除以后会“真相大白”的;这些语言用词较讲究、准确。
(1)请找出文本中有感叹号的句段;(2)讨论这些感叹号各有什么不同作用。
例句①“神舟五号”的起飞过程里,当杨利伟“眨”眼时,“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杨利伟在太空中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两处感叹号,是在对话处出现的,面对地面人员的激动与惊喜的语气,杨利伟的报告回答,虽激动,但不失稳重。
②“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等多处。这是杨利伟的心理活动,这些感叹号的运用,强烈地体现出作者在天空探险的过程里,勇敢、乐观的精神;文本的最后,也有感叹号的运用,“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这也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凸显出了杨利伟顺利返航极度的欣喜。
总结:这些感叹号,不外乎两类:一是语言说话处的强烈感情,二是心理活动、认识看法的强烈情感。
拟声词,也叫象声词,即摹拟事物实在声音的词,在句子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语言的推敲中,本文的几个拟声词也不能放过,其运用也准确形象。
“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36段)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58段) “飞船距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 ‘嗵'的一声落地了”。(63段)
这些红色拟声词的运用,没上太空的读者读后,也能够从听觉上感受到太空探险的神奇、刺激,身临其境不言而喻,同时也体现了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
(1)以第一人称叙事。 作为自传,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一边叙述火箭升空、航行和归航的过程,一边融合描绘自己的身心感受,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体,增强了叙述内容的真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2)小标题式结构。 从整体叙事看,文章采用的是纵式结构,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或飞船升空、航行、归航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讲述经历。每一部分都设置了简明扼要的小标题来提示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读者对课文内容有更明晰的把握。
(3)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巧妙地将科学性和文学性结合起来,叙述生动而不失严谨。如“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用人们熟悉的感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绝大多数人无法体验到的飞船升空的感觉,通俗易懂。再如“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运用具体的数据,解说了人体内脏感受到的共振负荷,用语严谨精准,深入浅出地向读者普及了高深的科技知识。
(4)叙述中穿插说明。
这篇课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为主,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如课文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前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性的文字。
杨利伟是200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你给杨利伟写一段颁奖词。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这篇文章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叙述了“我”在飞行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紧张和意外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表现了航天员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阅读“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2.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应是怎样的?
神秘的敲击声(或突发事件)
内容上,简要交代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结构上,总领下文。
事件:“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心情和反应:①产生错觉时,作者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作者终于调整过来。②听到敲击声时,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作者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他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他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4.回到地面后作者汇报那些突发情况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5.选文中反映出了作者的哪些品质?
汇报了。产生错觉:让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飞船舱体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等。敲击声:技术人员反复模拟,但未找到原因;让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不再害怕等。
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1.紧扣《太空一日》的主要信息,请用“遨游”“俯瞰”“严谨”“惊心动魄”写一段话。
2.将本文改写成为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100字以内。
起飞——产生共振——痛苦
俯瞰祖国地貌——激动没有看到长城——遗憾失重产生倒悬错觉——难受遭遇敲击声——探索
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恐慌抛伞——动作剧烈、冲击身体
不惧困难敢于挑战严谨科学爱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5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太空一日优秀课件ppt</a>,文件包含23-2教学课件太空一日第2课时pptx、23-2教学设计太空一日第2课时docx、23-2预习导学太空一日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5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太空一日评优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23-1教学课件太空一日第1课时pptx、23-1教学设计太空一日第1课时docx、23-1预习导学太空一日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23太空一日pptx、《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师版doc、23《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太空一日》导学案学生版doc、23太空一日mp3、中国航天成就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