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培优A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培优A卷,共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培优A卷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28分)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A.NO2B.COC.NOD.N2O52.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元素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3.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为氧化物B.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转化①为化合反应D.转化②中丙和H2O分子个数之比为1∶14.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5.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出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37.0B.95.0C.18.5D.58.56.实验室里一般不能制得氧气的物质是A.高锰酸钾B.氯酸钾C.氯化钠D.过氧化氢7.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9.3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CoOB.CoO3C.Co2O3D.Co3O48.载入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A.LiB.Li2OC.Li2CO3D.LiOH9.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02050反应后质量/g1416a20 A.a=5B.甲和乙为反应物C.丙可能是催化剂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10.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11.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A.Cl2B.H2OC.HClD.SiH4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13.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是31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14.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话、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所示,a、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
c.洗脸擦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16.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_____克D物质,这是根据_____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17.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Y的分子个数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该元素在图示相关物质中的最低化合价是_______。1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72.27.90.9反应后质量/g待测6.60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三、流程题(每题10分,共10分)19.涂覆在铺路石表面的TiO2可净化路面空气。实验室制备TiO2的流程如下:
(1)焙炒时,钛铁矿的主要成分FeTiO3在蒸发皿(如图)中发生反应,。实验中用沙浴加热,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
(2)焙炒物冷却后,加水溶解浸取。
①浸取时,水温易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浸取后,混合物经________(填操作名称)弃去废渣,得到浸出液。
(3)浸出液除铁后,所得滤液中含TiOSO4和H2SO4。加热煮沸滤液,TiOSO4和水反应生成H2TiO3沉淀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煅烧H2TiO3沉淀得产品TiO2。整个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20.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用装置甲制取氧气,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
(3)用装置乙制取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4)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 CH3COONa)固体与碱石灰固体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同时生成碳酸钠,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21.过氧化钙(CaO2)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与二氧化碳、水都能反应产生氧气,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工业上用碳酸钙为原料制备过氧化钙,实验室模拟流程如图:
已知:
①氯化钙、浓氨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NH4Cl和CaO2•8H2O。
②CaO2•8H2O不溶于水,在0℃时稳定,加热至130℃变为无水CaO2。
③CaO2加热至315℃时开始分解。
请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常用的步骤有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2)CaO2在空气中易变质,需要密封保存。CaO2和H2O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烘干”得到CaO2,适宜的温度范围为______。
(4)在“酸溶”过程中,10克碳酸钙能与______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六、科学探究题(每题12分,共1分)22.有关物质组成及化学规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发现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
A. 空气的组成 B. 质量守恒定律 C. 水的组成 D. 酸碱指示剂
(2)在密闭容器内加入下列两种物质,并称量加入前后的总质量(含密闭容器),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3)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g。
(4)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查阅资料可知Mg、Mg3N2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Mg+O2 2MgO; ②3Mg+N2Mg3N2; ③2Mg+CO22MgO+C
④Mg+H2OMgO+H2↑ ⑤Mg3N2+6H2O= 3Mg(OH)2↓+2NH3↑
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①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将空气通入实验装置,则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______(填装置序号)。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
③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否含氮化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中含有氮化镁
④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