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C,【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下列鸟类动物中,趾间具有蹼的是( )
A. 天鹅 B. 啄木鸟 C. 丹顶鹤 D. 翠鸟
2.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其描述的动物运动方式依次是( )
A. 飞行、爬行 B. 游泳、爬行 C. 游泳、飞行 D. 飞行、游泳
3.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与100米运动员比赛时的运动方式相同的是( )
A. 驼鸟逃跑 B. 猴子上树 C. 蚊子嗡嗡叫 D. 小狗跳火圈
4. 竞走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竞走比赛中判断运动员动作犯规的依据之一是( )
A. 单脚支撑 B. 单脚腾空 C. 双脚支撑 D. 双脚腾空
5. 下列有关人体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骨坚硬的特性与骨中的骨胶蛋白有关 B. 骨的韧性与骨中的钙盐有关
C. 青少年的骨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 D. 老年人的骨弹性大、硬度小、易骨折
6. 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有利于扩大动物的活动空间 B. 有利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D. 有利于动物提高适应环境能力
7. 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
B. 体育运动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C.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D. 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8. 如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 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 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9. 下列成语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飞鸽传书 B. 蜻蜓点水 C. 鹦鹉学舌 D. 老马识途
10. 两狗争食骨头属于攻击行为,乌贼喷墨汁属于防御行为,这两种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
A. 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B. 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C. 行为双方是否受到致命伤害 D. 行为双方是否为同种动物
11. 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常用到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必须( )
A. 设计实验 B. 在实验室进行
C. 进行观察 D. 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
12.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兔 B. 草→兔→狐狸
C. 草→狐狸→兔 D. 草→兔→狐狸→细菌
13.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 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 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
14. 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我国建立了( )
A.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 卧龙自然保护区 D.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15. 一株牡丹能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可能是用下列哪种方法培育的( )
A. 种子繁殖 B. 扦插 C. 压条 D. 嫁接
16. 下列食品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是( )
A. 米醋 B. 馒头 C. 酸奶 D. 米酒
17.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为生育付出了极大的艰辛,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和分娩的通道分别是( )
A. 输卵管和子宫 B. 卵巢和胎盘 C. 子宫和阴道 D. 卵巢和子宫
18. 下列有关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 )
A. 性器官迅速发育 B. 迅速发胖 C. 身高突增 D. 心肺功能增强
19. 动物发育形式多种多样,下列与蚕的发育形式相同的是( )
A. 螳螂 B. 菜粉蝶 C. 娃娃鱼 D. 鸡
20. 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但可以埋到土里让其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嫁接 B. 有性生殖 C. 组织培养 D. 无性生殖
21. 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的( )
A. 适应现象 B. 进化现象 C. 变异现象 D. 遗传现象
22. 下列关于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的鸡卵能在人工孵化箱中发育成雏鸡,主要原因是养料充足
B. 家鸽雏鸟的特点是腿足有力
C. 鸟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 受精的鸟卵都在体外开始发育
23.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得以延续。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克隆山羊 B. 细菌的分裂繁殖 C. 试管婴儿 D.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24.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与皱粒 B. 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C. 人的卷舌与双眼皮 D. 蕃茄的红果与黄果
25.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耳郭上的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 46个DNA分子
B. 人体眼皮上的细胞中的DNA分子只含控制单眼皮或双眼皮的基因
C. DNA分子中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
D.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26. 将下列词语与动物行为用线连起来。
狗撒尿做标记
节律行为
大雁南飞
繁殖行为
蜻蜓点水
防御行为
尺蠖拟态
领域行为
27. 将下列发酵产品和其对应的微生物连线。
乳酸菌
醋
醋酸菌
酸奶
甲烷细菌
面包
酵母菌
沼气
28.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动物学习行为的获得往需要经历“尝试与错误”。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后学会绕道取食。分别用鸡和狗进行实验,鸡经过了18次“尝试与错误”才成功取得食物,而狗则在较少次“尝试与错误”后就学会了绕道取食。
(1)狗的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______、______和 ______三部分。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鸡和狗的取食行为属于 ______行为,它们绕道取食的行为属于 ______行为。
(3)若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鸡和狗学会绕道取食前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 ______。
29. 如图为胎儿脐带和胎盘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胎儿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 ______的细胞,胎儿在母体的 ______里发育,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 ______(填图中数字)从母体获得营养。
(2)胎儿长得像妈妈(母体),这是一种 ______现象。
(3)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4)当胎儿发育到266天左右时,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______。
30. 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发育过程,据图回答:
(1)图甲比图乙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______期,具有这样四个时期发育的称为______发育。
(2)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生殖方式都是______生殖。
(3)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我们把这种发育称为
______发育。
(4)如图丙鸟卵若已受精,最终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31. 已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请根据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______性状。
(2)父亲的性状是______,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该夫妇生了一个女儿小丽是单眼皮,而父亲是双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那么这个小孩是单眼皮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天鹅属于游禽,游禽是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趾间具有蹼.
B、啄木鸟属于攀禽大多数都生活在树林中,善于攀缘树.
C、丹顶鹤属于涉禽,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
D、翠鸟属于鸣禽,鸣禽的食性各异.鸣禽的鸣声因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
故选A
鸟类有很多:猛禽、攀禽、鸣禽、涉禽、游禽、走禽等.
熟悉常见鸟类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中,鸟具有翼,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它的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鳍是它的运动器官,运动方式为游泳。
故选:C。
动物因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方式也有事不同,运动方式有: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运动方式与形态结构是相适应的,据此答题。
关于动物的运动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理解。
3.【答案】A
【解析】解:100米运动员比赛的运动方式是奔跑。
A、鸵鸟的运动方式是奔跑,A符合题意;
B、猴子上树的运动方式是攀援,B不符合题意;
C、蚊的运动方式是飞行,C不符合题意;
D、小狗跳火圈的运动方式是跳跃,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觅食和避敌。
每一种生物结构和生理特点都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答案】D
【解析】解:奔跑的时候,人的双脚会有同时离开地面的情况,但是行走时,双脚则不会同时离开,这就是二者的区别,也是竞走时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的依据。
故选:D。
奔跑、行走等动作都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分析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点评:键是明确奔跑和行走的区别。
5.【答案】C
【解析】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可见C正确。
故选:C。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越多,柔韧性较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较多,易骨折。
6.【答案】B
【解析】解: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逃避敌害等,即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生存.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运动的意义:动物的运动,既能使其找到食物,又有利于躲避敌害.其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7.【答案】C
【解析】解:A、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正确;
B、体育运动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正确;
C、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骨的长长与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错误。
D、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正确;
故选:C。
此题考查成骨细胞的功能.掌握骨的基本结构组成,熟知各结构的功能,才能较轻松地解答此题.
考查人体的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正确区分骨和骨骼,熟记人体骨的数目及各结构的功能.可以借助骨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结构图去分析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绕过关节分别附在不同的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A正确;
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是由屈肘到伸肘的过程,所以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B错误;
C、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是由两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B。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运动的产生。
9.【答案】B
【解析】解:飞鸽传书、鹦鹉学舌、老马识途都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蜻蜓点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B。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10.【答案】D
【解析】解:两条狗争夺食物互相争斗属于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乌贼喷墨汁属于防御行为,防御行为是行为双方不同种,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故选:D。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动物的攻击行为是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攻击行为、防御行为概念、特点。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不需要设计实验。故错误。
B、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法也不一定在实验室进行。故错误。
C、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二者共同之处是都必须进行观察。故正确。
D、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不需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故错误。
故选:C。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二者共同之处是都必须进行观察.
明确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对动物不施加影响,而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影响;共同之处是都必须进行观察.
12.【答案】B
【解析】解: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狐狸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
C、食物链箭头指向捕食者,狐狸和兔的箭头方向标反了。
D、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能包括分解者。
故选:B。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链的书写。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答】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故A错误;
B.有的果实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利于传播,因此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有有利的一面,并不总是有害的,故B正确;
C.引进的某种动物如果在当地没有天敌,会因过度繁殖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所以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故C正确;
D.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故D正确。
故选A。
14.【答案】D
【解析】解: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 146个,四川卧龙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有鸟类214种(含亚种)、兽类38种、爬行两栖类75种,已鉴定的昆虫980种,其中蝴蝶类117种、白蚁1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苏门羚、穿山甲和小灵猫等32种。
故选: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相应的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熟知主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15.【答案】D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牡丹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就可以用开出不同颜色的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个植株上就可以了。可见D正确。
故选:D。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作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嫁接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答题。
16.【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米醋要用醋酸菌,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作答。
了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17.【答案】C
【解析】解: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故选:C。
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
18.【答案】B
【解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特点与区别。
19.【答案】B
【解析】解:家蚕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方式叫做完全变态。
A、螳螂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A不符合题意。
B、菜粉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方式叫做完全变态。B符合题意。
C、娃娃鱼的发育是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鸡的发育不变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昆虫的发育有两种方式: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方式叫做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20.【答案】D
【解析】解: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马铃薯属于块茎,把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每块带有一、两个芽眼,然后埋在土壤里,不久芽眼里的芽就能长成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D。
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区分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
21.【答案】D
【解析】解:生物学上把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变异是指亲子与子代或子代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进化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
故选:D。
此题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2.【答案】C
【解析】解:AD、鸟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鸟类的体温约为40℃),胚胎发育就会暂时停止,而温度达到鸟类的体温,可由雌鸟孵化,也可人工孵化,胚胎发育将会继续进行,最终发育成雏鸟。AD错误
B、一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像这样的鸟叫做晚成鸟。家鸽、燕子、麻雀等属于晚成鸟。B错误
C、受精的鸟卵在雌鸟的体内时,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因此,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鸟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分析作答。
早成鸟指的是一生下来就有独立进食活动的能力;晚成鸟也叫亚成鸟一生下来还需要父母的照顾,直至独立生活。
23.【答案】C
【解析】解:ABD、克隆山羊、细菌的分裂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D不正确;
C、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因此试管婴儿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所以试管婴儿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的,C正确。
故选:C。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4.【答案】D
【解析】解:A、豌豆的高茎与皱粒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正确。
B、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正确。
C、人的卷舌和双眼皮,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正确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25.【答案】D
【解析】解:A、人的耳郭上的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 23 对染色体 46 个 DNA 分子,A错误
B、人体眼皮上的细胞中的 DNA 分子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含有控制人体各种性状的所有基因,B错误
C、DNA 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 DNA小 片段是基因,C错误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D正确
故选:D。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此题考查了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
26.【答案】解:①领域行为是指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狗的排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是狗向其它的狗表明这是属于自己的不容他人侵犯的领地,属于领域行为。
②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③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蜻蜓点水属于繁殖行为。
④防御行为是动物由于外来敌害而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不受伤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尺蠖拟态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属于防御行为。
故答案为:
【解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27.【答案】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甲烷细菌发酵能分解人粪尿、秸秆中的有机物,生产沼气;制作面包、馒头要用到酵母菌。
故答案为:
【解析】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很多食品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
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以及药品的生产中的作用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最好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
28.【答案】骨 骨连结 骨骼肌 先天性 后天学习 增加
【解析】解:(1)狗的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行为,如鸡和狗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动物的绕道取食。在上述实验中,动物绕道取食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如果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预计鸡和狗绕道取食所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增加。
故答案为:
(1)骨、骨连结、骨骼肌
(2)先天性;后天学习
(3)增加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29.【答案】受精卵 子宫 ② 遗传 输卵管 分娩
【解析】解:(1)(3)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2)胎儿长的像妈妈(母体),这是一种遗传现象。
(4)胎儿发育到280天左右时,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即分娩。
故答案为:(1)受精卵;子宫;②。
(2)遗传。
(3)输卵管。
(4)分娩。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图中①胎儿,②胎盘,③脐带。
本题主要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对其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进行明确的区分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蛹 完全变态 有性 变态 ⑤
【解析】解:(1)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蝗虫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3)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我们把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
(4)⑤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如图丙鸟卵若已受精,最终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⑤胚盘。
故答案为:(1)蛹;完全变态;
(2)有性;
(3)变态;
(4)⑤。
观图可知:甲图是发育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乙图经过B受精卵、C和D幼虫、A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丙图①是卵壳、②是卵壳膜、③是气室、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卵黄、⑦是系带、⑧是卵黄膜,解答即可。
掌握各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1)相对;
(2)双眼皮;Dd;
(3)变异;25%。
【解析】解:(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2)已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根据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3)“该夫妇生了一个女儿小丽是单眼皮,而父亲是双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从(2)遗传图解看出,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那么这个小孩是单眼皮的概率是25%。
故答案为:(1)相对;
(2)双眼皮;Dd;
(3)变异;25%。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