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236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236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236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不包括( )
A. 充足的空气 B. 适宜的温度 C. 一定的水分 D. 肥沃的土壤
- 如图是叶芽的纵切面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
B. ④将来发育成茎
C. ⑤将来发育成幼叶
D. ①是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可使芽轴不断伸长
- 当棉花、番茄等长到一定高度时,常常摘除顶芽(俗称“打顶”),“打顶”的目的主要是( )
A. 防治病虫害 B. 防止长得太高、利于采摘
C. 为了植株美观 D. 促进侧芽发育成果枝,提高产量
- 在培养小麦根尖的时候,用肉眼可以看到有一段长了许多白色“茸毛”,这一段区域属于根尖的( )
A. 根冠 B. 成熟区 C. 伸长区 D. 分生区
- 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A. 有机物 B. 水 C. 无机盐 D. 氧气
- 人们在移栽较大植物时,要常剪去部分枝叶,其目的是降低植物叶的( )
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 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是因为盐碱地( )
A. 缺少无机营养物质 B. 土壤溶液浓度高,不利于植物细胞吸水
C. 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根系发育 D. 缺少有机营养物质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施肥做法正确的是( )
A. 给白菜多施氮肥 B. 给马铃薯多施磷肥 C. 给菠菜多施钾肥 D. 给花生多施钾肥
- 下列关于叶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 叶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C.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 D. 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 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的产品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水和光 C. 有机物和氧气 D. 二氧化碳和淀粉
-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 下列叙述中,与长骨结构坚而不重特点无关的是( )
A. 骨松质疏松 B. 长骨中央呈管状
C. 骨膜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D. 骨密质坚硬
- 下列各项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田鼠取食 B. 孔雀开屏 C. 大雁南飞 D. 鲸鱼“喷”水
- 对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 动物行为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 动物行为是由适应生活环境产生的,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D. 动物行为是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产生的
- 一只失去维鸟的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上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雀喂鱼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B. 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繁殖行为
C. 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D. 红雀喂鱼的行为是后天性行为
- 辛勤的蜜蜂营群体生活,它们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们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B. 它们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C. 蚂蚁的行为与它们的行为相同 D. 它们的行为是后天性行为
- “乌贼喷墨”和“大雁南飞”分别属于动物的( )
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社群行为
C. 防御行为,节律行为 D. 防御行为,觅食行为
- 乳酸杆菌的芽孢是( )
A. 营养繁殖体 B. 孢子 C. 休眠体 D. 营养体
- 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 子实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病毒在寄主体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 )
A. 摄取食物 B. 繁殖新个体 C. 生长发育 D. 游动流浪
- 下列物中个体最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是( )
A. 曲霜 B. 青霉 C. 病毒 D. 细菌
- 下列疾病或病害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艾滋病 B. 禽流感 C. 足癣 D. 流行性感冒
- 新型冠状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A. 没有蛋白质 B. 没有遗传物质 C. 不能产生新个体 D. 没有细胞结构
- 如图是青霉和曲霉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青霉,②是曲霉
B. 它们均不含叶绿素,营异养生活
C. 它们通常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D. 它们的细胞内均有成形的细胞核
- 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醋
B. 酿酒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利于产生酒精
C. 食物放在冰箱中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能无限期保存
D. 添加剂量在国家要求范围内的食品防腐剂可延长食品保存期
- 如图是某生物小组进行的实验探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部分实验步骤,请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是暗处理,其目的是 ______。
(2)步骤②选择完整叶片对其部分用黑纸片遮光这在实验中起 ______作用。
(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进行步骤③脱色,酒精的作用是 ______。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后,观察会发现叶片 ______没有变成蓝色,叶片 ______部分变成蓝色。
(5)本实验得到两个结论:______,______。 - 如图是伸臂、屈肘及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块骨骼肌是由肌腹和 ______两部分组成的,该部分可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2)若要产生伸臂动作,则图中的[______]______处于收缩状态。
(3)若要产生屈肘动作,则图中的[______]______处于收缩状态。
(4)在关节结构模式图中,光滑的[______]______附在⑥______和⑦______的表面,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5)运动并不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______系统的支配和调节。 - 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结构模式图,请你据图回答问题:
(1)酵母菌是单细胞体,有成形的②______,但没有 ______,进行 ______生活通过 ______生殖或 ______生殖进行繁殖后代。
(2)细菌的⑤是 ______,细菌细胞和酵母菌细胞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所以细菌属于 ______生物,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______生殖。
(3)由新型冠状病毒(COVD-19)引起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圭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病毒不能 ______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 COVID-19属于这三类病毒中的 ______。
(4)有人预言,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病毒感染,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例如 ______,______。(请至少举出两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C、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是水分,都是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ABC正确;
D、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因此肥沃的土壤不是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D不正确.
故选:D.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答案】C
【解析】解:A、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A正确;
B、④芽轴将来发育成茎。B正确;
C、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错误;
D、①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其作用是使芽轴不断伸长,属于分生组织,D正确。
故选:C。
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从图中可以看出叶芽的结构:①生长点,②叶原基,③幼叶,④芽轴,⑤芽原基。
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棉花、番茄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减少,以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生,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所以棉花、番茄在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往往要进行“打顶”(摘除顶芽)主要目的是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提高产量。
故选:D。
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产生的原理: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顶端优势的原理,并能应用于农业生产。
4.【答案】B
【解析】解: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如下图所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选:B。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可结合根尖的结构图进行解答。
由于根毛的出现,使得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答案】C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肥料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肥料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肥料的作用。
6.【答案】A
【解析】解: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故选:A。
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绿色植物的叶片,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解答即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明确植物移栽会导致缺水这一现象.
7.【答案】B
【解析】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盐碱地的土壤溶液中含较多的盐碱,使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大于植物细胞内部的浓度,不利于根系吸水。因此植物的根毛细胞不能正常吸水,甚至会失水,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故选:B。
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即可答题。
8.【答案】A
【解析】解: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所以给白菜和菠菜多施氮肥,给马铃薯多施钾肥,给花生多施磷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对叶片的结构的掌握可结合着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进行。
【解答】
A、由分析得知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在叶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表皮和叶脉中都不含有叶绿体,故叶绿体不是叶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本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保卫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能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植物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叶绿体相当于生产东西的“机器”。而叶绿体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所以一个个的叶肉细胞就相当于一个个的“车间”。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故选: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可结合其概念、公式来分析有关的题目。
11.【答案】C
【解析】解: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故选:C。
利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就可解答此题。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
12.【答案】C
【解析】解:ABD、骨密质:致密而坚硬,主要分布在骨骺,骨干的内侧,骨松质--质松(疏松),主要分布在骨干外周。人体内的骨髓位于骨髓腔中,骨髓腔成管状。长骨的管状结构就象是人骑的自行车大梁一样,轻便而又牢固,其结构与人的运动功能是相适应的。
C、骨膜里有血管和神经,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与骨的坚而不重功能无关。
故选:C。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解题的而关键是掌握骨的结构和功能。
13.【答案】D
【解析】解:A、田鼠的取食属于取食行为。
B、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
C、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
D、鲸“喷”水,是鲸鱼在呼吸,不属于动物行为。
故选:D。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
14.【答案】B
【解析】解:A、动物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A正确.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获得的行为,B错误.
C、动物行为是由适应生活环境产生的,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正确.
D、动物行为是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产生的,D正确.
故选:B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
15.【答案】D
【解析】解: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这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不是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是后天性行为。
故选:D。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据此答题。
动物的育雏为动物的一种本能,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16.【答案】D
【解析】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蜜蜂营群体生活,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蜂王专门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工蜂承担了采粉、酿蜜、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大部分工作。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它们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是先天性行为,D错误。
故选:D。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17.【答案】C
【解析】解:“乌贼喷墨”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大雁南飞体现了鸟类的季节节律即迁徙行为。是鸟类随着季节更替而发生的一种迁徙行为,是为了寻找丰富的食物,是对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
故选:C。
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动物行为的特点。
18.【答案】C
【解析】解: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孢不是细菌的营养繁殖体,也不是细菌的孢子和营养体,只是细菌的休眠体。
故选:C。
根据芽孢的作用进行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芽孢的有关知识,芽孢是细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19.【答案】C
【解析】解: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A错误。
B、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错误。
C、蘑菇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菌丝形成子实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C正确。
D、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D错误。
故选:C。
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蘑菇属于真菌,熟记真菌结构特点。
20.【答案】B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在寄主体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故选:B。
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生殖方式是DNA的自我复制。
21.【答案】C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结构。
故选:C。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对于病毒的个体大小,记住是个体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22.【答案】C
【解析】解:艾滋病、禽流感、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不是由病毒引起的。
故选:C。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原体,即可解答本题。
23.【答案】D
【解析】解:A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而不是没有蛋白质、没有遗传物质,AB错误。
C、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错误。
D、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正确。
故选:D。
(1)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特点。
24.【答案】A
【解析】解:A、据分析可见:①直立菌丝的顶端称放射状,是曲霉,②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是青霉;A错误;
B、曲霉和青霉没有叶绿体,靠营养菌丝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进行异养(腐生)生活,B正确;
C、曲霉和青霉都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青霉的孢子囊是青绿色,曲霉的孢子囊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C正确;
D、曲霉和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内均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A。
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②是青霉;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放射状的结构,①是曲霉。
青霉和曲霉的区别,在菌丝的形状和孢子的颜色。
25.【答案】D
【解析】解:A、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醋酸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醋。错误。
B、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酒时不能常开盖,错误。
C、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但不能无限期保存,错误。
D、添加剂量在国家要求范围内的食品防腐剂可延长食品保存期,正确。
故选:D。
(1)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2)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26.【答案】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遮光部分 见光 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解析】解:(1)步骤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步骤②选择完整叶片,将叶片部分用黑纸片遮挡起来,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光,未遮挡部分见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遮挡部分不能够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进行步骤③脱色,使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4)叶片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片见光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步骤④滴加碘液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后,观察会发现叶片遮光部分没有变成蓝色,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
(5)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受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不变蓝,受光部分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该实验同时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1)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对照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遮光部分;见光
(5)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7.【答案】肌腱 ② 肱三头肌 ① 肱二头肌 ④ 关节软骨 关节头 关节窝 神经
【解析】解:(1)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绕过关节分别附在不同的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2)(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5)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
故答案为:(1)肌腱。
(2)②肱三头肌。
(3)①肱二头肌。
(4)④关节软骨;关节头;关节窝。
(5)神经。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关节腔,④关节软骨,⑤关节腔,⑥关节头,⑦关节窝。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8.【答案】细胞核 叶绿体 腐生 出芽 孢子 遗传物质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分裂 独立 动物病毒 出门戴口罩 勤洗手
【解析】解:(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体内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能进行腐生生活,条件良好的时候进行出芽生殖,条件恶劣时进行孢子生殖。
(2)细菌的⑤是遗传物质,细菌细胞和酵母菌细胞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新冠病毒主要依靠飞沫传播,为了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等。
故答案为:(1)细胞核;叶绿体;腐生;出芽;孢子。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分裂;
(3)独立;动物病毒。
(3)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合理即可)
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液泡、④是荚膜、⑤是遗传物质、⑥细胞质,据此解答。
理解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关键。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