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5%.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是,【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鳄鱼不是鱼”“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
A. 甲壳动物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鱼类 B. 软体动物 鱼类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C. 软体动物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D. 爬行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2. 有人说“光影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这些“泪珠“一直是人类保健品和装饰品中重要的一员。珍珠是贝类的什么结构产生的?( )
A. 贝壳 B. 外套膜 C. 鳃 D. 斧足
3. 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家兔和蛇的耗氧量会( )
A. 均减少 B. 均增加 C. 家兔增加,蛇减少 D. 家兔减少,蛇增加
4.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对环节动物的利用( )
A. 沙蚕是鱼、虾的食饵 B. 可以从蛭唾液中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C. 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D. 海蜇加工后食用具较高营养价值
5. 鱼类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 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 体表都具有鳞片,适应于各种水域环境
D. 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6. 有位同学捉到一只青蛙,他将它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是( )
A. 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B. 饥饿
C. 受到惊吓 D. 水质有问题
7.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沙蚕身体分节利于灵活运动 B. 青蛙的皮肤裸露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 蝗虫身体分头、胸、腹利于飞行 D. 蛇具有角质的鳞片利于防止水分散失
8. 下列四个成语中,每个成语所涉及的两种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是( )
A. 蛇蝎心肠 B. 鸡犬不宁 C. 鹬蚌相争 D. 蚕食鲸吞
9. 如图三个圆分别表示蜘蛛、七星瓢虫和河蟹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生活在水中
B. 乙表示身体和附肢分节
C. 丙表示有两对翅
D. 丁表示用鳃呼吸
10.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
A.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牛奶与琼脂混合
C.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11. 干草被羊吃比被细菌分解的速度要快很多,说明动物能(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破坏生态环境
12. 有人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
A.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B. 关节囊受到损伤
C.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D. 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13. 幼小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钓取白蚁。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不相同的是( )
A. 马戏团的熊表演骑自行车 B. 失去雏鸟的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 蚯蚓在迷宫中多次尝试后取食速度加快 D. 宠物犬随着优美的音乐起舞
14. 下列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 )
A. 足癣 B. 夜盲症 C. 糖尿病 D. 淋病
15.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C0D19)引起的。下面有关该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形态结构
B.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C.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D. 能用来制作新冠肺炎疫苗
16. 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 根、茎、叶 B. 花、叶 C. 茎、叶 D. 花、果实、种子
17.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物依次吻合的是( )
A. 大白菜,酵母菌,木耳 B. 水螅,大肠杆菌,青霉
C. 香菇,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D. 水绵,甲烷细菌,H7N9病毒
18.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指( )
A. 细胞核的多样性 B. 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 D. 细胞的多样性
19. 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细菌和真菌认识正确的是( )
A. 利用有些细菌可生产药物或净化污水
B. 利用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防止食品腐败,可以大量使用
C. 利用乳酸菌制泡菜时要在坛沿加盖、加水密封目的是阻止空气中杂菌进入
D. 利用冰箱储藏食物的原理是杀灭食物中细菌和真菌
20. 两千多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现在仅为16.55%.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是( )
A. 野生动物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
B. 少量的以植物为食的野生动物数量减少
C. 对动物的影响不大
D. 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或食物减少而灭绝或濒临灭绝
21. 请将下列食物横线后,填写合适的保存方法的序号。
a.晒制与熏制法;b.脱水法;c.巴斯德消毒法;d.真空包装法;e.冷藏、冷冻法。
A.干蘑菇 ______;
B.腊肉类熟食 ______;
C.袋装肉肠 ______;
D.袋装或盒装牛奶 ______;
E.新鲜肉 ______。
22. 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的身体由 ______构成,其前、后端可以通过 ______确定。当我们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 ______,这种结构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2)上述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的是 ______。(填字母)
(3)D身体呈 ______型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4)E的毛有 ______作用;其牙齿有门齿、臼齿之分,与其 ______相适应。
(5)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______。(填字母)
(6)这五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一种是 ______。(填字母)
(7)蜥蜴和鸟都是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 ______、______。
23. 观察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5]主要是由 ______组织构成的,它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结构是[2]______。
(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______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 ______作用。
(3)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肱二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此过程中前臂骨起到 ______作用。
24. 如图是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 ______作用,②过程代表 ______作用。
(2)③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 ______完成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 ______者参与物质循环。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出现 ______效应,作为中学生你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 ______。
25. 一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生物只能营寄生生活的是 ______(填数字)。这类生物结构简单,无 ______结构,必须使用 ______才能够观察到,该种生物仅由蛋白质外壳及内部的 ______组成。
(2)从细胞结构看,将②归为一类,③④⑤归为另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为有无 ______。
(3)②分布广泛,一是与它的 ______生殖有关,二是与其利用 ______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4)我们在发霉的橘子皮上,肉眼能看见的一个个“霉斑”,它是图④形成的 ______,使它呈青绿色的结构是 ______。
(5)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氨转化为豆科植物能吸收的含氢物质,而豆科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6)扁桃体炎是由如图中 ______(填数字标号)类微生物引起的。
26.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简(长15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 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______。
(5)蚂蚁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 ______动物。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具有 ______行为的动物,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向其他蚂蚁发出信息,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
(6)蚂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 ______。
A.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B.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D.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
27. 如图是哺乳纲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______。
(2)上图所列的四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______和 ______,猫和狗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猫和老虎之间的共同特征 ______(填“多”或“少”)。
(3)图中四种动物都属于肉食性动物,牙齿分化最可能是右图中的 ______(选填“A”或“B”)图。
(4)东北虎的数量逐年减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级保护动物之一,保护东北虎最有效措施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答】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因此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鲸鱼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解析】解:A、贝壳是外套膜分泌石灰质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贝类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B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斧足有运动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外套膜的特点及功能。
3.【答案】C
【解析】解: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家兔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新陈代谢活动加强,故耗氧量增加,分解的有机物增加。
蛇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以下,蛇的体温也会随之下降,其生理活动减弱,故耗氧量减少,分解的有机物减少。
故选:C。
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所有的无脊椎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答案】D
【解析】解:沙蚕可作为鱼虾、蟹的食饵、从水蛭的唾液中提取的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都属于人类对环节动物的利用;海蜇海蜇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经加工后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属于人类对环节动物的利用。
故选:D。
环节动物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掌握各种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B、鱼用鳍游泳,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属于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C、不是所有的鱼都被有鳞片,如泥鳅,不属于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属于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故选:C。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掌握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青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而缺氧窒息而死。
故选:A。
根据青蛙是两栖动物,其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分析解答。
知道青蛙的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
7.【答案】C
【解析】解:A、沙蚕的身体分节可使躯体运动更灵活,正确。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可辅助肺进行呼吸,正确。
C、蝗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分节可使躯体运动更灵活,这与飞行生活无关应,错误。
D、蛇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与陆地干燥环境相适应,正确。
故选:C。
(1)沙蚕的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2)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
8.【答案】B
【解析】解:A、蛇蝎心肠中,蛇是爬行类,蝎是节肢动物,二者都是变温动物,A不合题意。
B、鸡犬不宁,犬是哺乳动物,鸡是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B符合题意。
C、鹬蚌相争中,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C不合题意。
D、蚕食鲸吞中,鲸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而蚕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D不合题意。
故选:B。
(1)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恒温动物;
(2)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变温动物;
(3)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所以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而变温动物具有冬眠的现象,是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方式。
9.【答案】B
【解析】解:A、甲表示蜘蛛和河蟹共同特征,河蟹生活在水中,蜘蛛生活在陆地上,错误。
B、乙是河蟹、蜘蛛、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蜘蛛、七星瓢虫和河蟹都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正确。
C、丙是蜘蛛和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蜘蛛无翅,七星瓢虫具有翅,错误。
D、丁是河蟹和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七星瓢虫用气管呼吸,河蟹用鳃呼吸,错误。
故选:B。
蜘蛛、七星瓢虫和河蟹都属于节肢动物,甲表示蜘蛛和河蟹共同特征,丙是蜘蛛和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丁是河蟹和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乙是河蟹、蜘蛛、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的几种类型和主要特点。
10.【答案】D
【解析】解:细菌、真菌体内不含有叶绿体,大部分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所以牛奶、牛肉汁、土壤浸出液中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因此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也可以牛奶与琼脂混合、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熬制;蒸馏水内没有有机物,琼脂主要起使培养液凝固的作用,细菌不能利用琼脂。因此不能用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故选:D。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因为细菌不能利用琼脂才能在琼脂上培养的。
11.【答案】B
【解析】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选:B。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2.【答案】C
【解析】解: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脱臼的问题,首先明确关节的结构.脱臼是指,狂笑过猛,是一种脱臼现象.分析解答.
关节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13.【答案】B
【解析】解:失去雏鸟的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马戏团的熊表演骑自行车、蚯蚓在迷宫中多次尝试后取食速度加快、宠物犬随着优美的音乐起舞与幼小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钓取白蚁一样都是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都属于学习行为,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4.【答案】A
【解析】解:A、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A符合题意。
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问题导致,C不符合题意。
D、淋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
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常见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5.【答案】D
【解析】解:A、病毒个体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错误。
B、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才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不是分解者,B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C错误。
D、新冠病毒能用来制作新冠肺炎疫苗,D正确。
故选:D。
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
16.【答案】D
【解析】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故选:D。
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可见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17.【答案】D
【解析】解: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①内有叶绿体,应该是绿色植物。②的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应该是细菌类的生物。③无细胞结构,应该是病毒。
A、大白菜属于绿色植物,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木耳是真菌不属于病毒。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螅属于单细胞动物,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青霉属于真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香菇属于真菌,枯草杆菌属于细菌,乙肝病毒属于病毒,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绵属于绿色植物,甲烷细菌属于细菌,H7N9病毒属于病毒,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18.【答案】C
【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C。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9.【答案】A
【解析】解:A、利用有些细菌可生产药物,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利用甲烷菌在无氧的环境中产生甲烷,利用有氧细菌净化污水,A正确。
B、防腐剂中有些是化学物质往往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看食品成分中是否有防腐剂,尽量少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B错误。
C、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C错误。
D、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不能杀灭食物中细菌和真菌,D错误。
故选:A。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3)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储存食品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以及保存食品的原理。
20.【答案】D
【解析】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现在仅有16.5%.主要是乱砍滥伐(或破坏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减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最终导致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与食物的减少而灭绝或频临灭绝。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21.【答案】b a d c e
【解析】解: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对于不同的食品特点有不同的贮存出方法。A、干蘑菇用的是脱水法,也叫干燥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B、腊肉和熟食类是用晒制与烟熏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C、袋装肉肠用的是真空包装法;
D、盒装牛奶用的是巴斯德消毒法,即高温消毒法;
E、鲜肉一般都放在冰箱中进行冷冻,用的是冷冻法。
故答案为:b;a;d;c;e。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分清生活中具体实例微生物滋生的原因及贮存方法。
22.【答案】体节 环带 刚毛 B 流线 保温 植食性 A DE E 肺 肺
【解析】解:(1)A(蚯蚓)的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其前、后端可以通过环带来确定,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没有环带的一端为后端。当我们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的运动主要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
(2)B青蛙的生殖发育在水中完成,精子必须借助于水游到卵细胞处与卵细胞完成受精,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必须在水中发育。因此青蛙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必须生活在有水或靠近水源的环境中。
(3)D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身体呈流线型,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4)E家兔是哺乳动物,体外有毛的保温作用,起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是与植食性相适应的。
(5)A蚯蚓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是青蛙,C是蜥蜴,D是家鸽,E是家兔,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鸟类和E哺乳类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其余几种属于变温动物。
(6)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这五种动物中,E哺乳动物最高等,学习能力最强。
(7)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是用肺进行呼吸;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故答案为:(1)体节;环带;刚毛。
(2)B。
(3)流线。
(4)保温;植食性。
(5)A;DE
(6)E。
(7)肺;肺。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2)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3)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3.【答案】结缔 关节软骨 神经 呼吸 收缩 杠杆
【解析】解:(1)如图甲中5是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2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无论植物体还是人体,呼吸作用都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人体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3)由图乙可知,屈肘时肱二头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处于屈肘状态,因此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骨在运动过程中起杠杆作用。
故答案为:(1)结缔;关节软骨
(2)神经;呼吸。
(3)收缩;杠杆。
如图甲1是关节头,2是关节软骨,3是关节窝,4是关节面,5是关节囊,6是关节腔。
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理解不同的运动情况下肌肉所处的不同的状态。
24.【答案】呼吸 光合 细菌和真菌 分解 温室 骑自行车出行、植树造林等
【解析】解:(1)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图中,①过程都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代表呼吸作用;②过程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图中的①过程代表呼吸作用,②过程代表光合作用;
(2)③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完成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参加物质循环。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出现温室效应。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为中学生应该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呼吸;光合。
(2)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3)骑自行车出行、植树造林等(合理皆可给分)
(1)一个完整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空气、水等,而生物部分又由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
(2)图中①为呼吸作用;②为光合作用,③为分解作用,解答即可。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找出生物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① 细胞 电子显微镜 遗传物质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芽孢 菌落 孢子囊 共生 ②
【解析】解:(1)①是病毒,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得到,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及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寄主细胞里才能生活,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表现生命活动。因此五种生物中①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
(2)从细胞结构看,将②细菌归为一类属于原核生物,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归为另一类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这样分类的依据为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
(3)②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二是与其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4)在发霉的橘子皮上,生长的是霉菌,霉菌较小,单个的肉眼不能看到,肉眼能看见的是一个个的菌落。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青霉的孢子囊呈青绿色。
(5)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豆科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共生。
(6)扁桃体炎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即图中②细菌引起的。
故答案为:
(1)①;细胞;电子显微镜;遗传物质
(2)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分裂;芽孢
(4)菌落;孢子囊
(5)共生
(6)②
图①是病毒;图②没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是细菌;图③有细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图④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是青霉;图⑤有菌盖和菌柄构成,是蘑菇。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分析图形,灵活解答。
26.【答案】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糖 蚂蚁喜欢甜食 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或蚂蚁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大;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无脊椎 社会 通讯 C
【解析】解:(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
(3)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
(5)蚂蚁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向其它蚂蚁发出信息,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6)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蚁后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因此属于社群行为。蚂蚁的这种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2)糖
(3)蚂蚁喜欢甜食
(4)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或蚂蚁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大;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5)无脊椎;社会;通讯
(6)C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27.【答案】界 种 老虎 狮子 少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老虎与狮子同属,相似程度较大,亲缘关系最近,狗和虎同目,相似程度较小,亲缘关系最远。
(3)图中四种动物都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B图只有臼齿和门齿,没有犬齿,应为植食性动物的牙齿;A图有犬齿,应为肉食性动物的牙齿。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界;种。
(2)老虎;狮子;少。
(3)A。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磐石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