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236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236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236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 缩手反射 B. 眨眼反射 C. 膝跳反射 D. 谈虎色变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维持细胞形状 人体细胞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下列器官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A. 肺 B. 肾脏 C. 皮肤 D. 肛门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肾单位组成的是( )A. 肾动脉 B. 肾小球 C. 肾小囊 D. 肾小管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昆虫的发育都经过变态发育过程。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 幼虫→卵→蛹→成虫 B. 卵→若虫→成虫
C. 卵→幼虫→蛹→成虫 D. 卵→蛹→若虫→成虫 植物的无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等优点。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A. 月季的扦插 B. 柑橘的嫁接 C. 水稻的播种 D. 草莓的组织培养 如图标注的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⑥ D. ⑦ 血液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的液体是( )A. 红细胞 B. 血浆 C. 白细胞 D. 血小板受精是指卵细胞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下列关于双受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双受精是植物、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生殖现象
B. 两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
C. 两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D. 双受精的结果是分别形成了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如图所示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③⑤三部分 B. 结构①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C. 结构②内有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 D. 结构④能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由如图中的甲到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①④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B. 精子与卵细胞在卵巢内形成受精卵
C. 受精卵形成意味着一个新生命诞生 D. 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实验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对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发现视野中最多的是白细胞
B. 探究近视形成原因: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静脉
D. 在浸泡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酒:染成蓝色的是子叶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a、b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心室的壁最厚,适应远距离输送血液 B. 血管①是上腔静脉,血管③是肺静脉
C. 血液流经a后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 D. 图中实线表示体循环,虚线表示肺循环如图分别是人脑剖面示意图、耳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上填结构名称)
(1)某同学在接种新冠疫苗时,针刺手臂会感觉疼痛,痛觉的高级中枢位于甲图中 ______处。(填图中序号)
(2)医生提醒接种疫苗后注意事项的声音,经过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乙图中[______]______的振动,振动经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__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如图是某同学在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应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有两条反射弧,写出其中一条反射弧 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
(2)逃生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直跳,是因为大脑皮质特别兴奋,并通过相应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 ______等,提高人体应对危急情况的能力。
(3)逃生行为从获得过程来看属于 ______行为。(选填“先天性/后天性”)
(4)由图可知,逃生是 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为“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新鲜鸡卵放在盛有50℃温水的烧杯中(如图1),可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可以说明卵壳表面 ______的存在。(填结构名称)
(2)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仔细观察(如图2),卵黄表面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点,该结构就是 ______,若该处色浓而略大,说明此卵是 ______卵,而且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3)从鸡卵的结构分析,它具有哪些与陆地干燥环境相适应的特点?______(答出一条即可得分)
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图甲中的③根是由图丁中的[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受精以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发育成图丙中的②种子。
(3)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可知,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 ______(填结构名称)
(4)如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表。组别种子数光照水分温度现象甲20粒暗室适量5℃不萌发乙20粒暗室适量25℃萌发该对照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解析】解: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谈虎色变。
故选:D。
1、由具体刺激(如食物的形状和气味,外界的声、光等)引起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反射活动。如:嗅到食物的气味分泌唾液。
2、由抽象刺激(文字、图画、语言等)引起的条件反射,它是人类特有的,与人类的语言中枢密切有关。如:听到人说青杏就会分泌唾液。
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是有语言中枢的参与形成的反射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解析】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故选:B.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分析解答.
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3.【答案】D【解析】解: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选:D。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熟记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排泄的途径,注意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4.【答案】A【解析】解: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又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连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如图所示:
故选:A。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5.【答案】C【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大,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小。
故选: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答案】C【解析】解: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能正确表示家蚕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卵→幼虫→蛹→成虫。
故选:C。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7.【答案】C【解析】解:ABD、月季的扦插、柑橘的嫁接、草莓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D不符合题意。C、水稻的种子的胚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水稻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C符合题意。
故选:C。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
8.【答案】B【解析】解: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①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②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⑦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主要是②晶状体。
故选:B。
观图可知: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虹膜,④睫状体,⑤巩膜,⑥视网膜,⑦视神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9.【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分层现象。
【解答】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常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血液的组成。血液加入抗凝剂分层后,只能分为两部分,即血浆和血细胞;不加抗凝剂就是血清和血块。因此,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如下图:
故选B。 10.【答案】D【解析】解: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花粉内形成的两个精子,当花粉管到达胚珠的珠孔时,前端破裂,两个精子游动出来,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双受精后由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只有被子植物才有这样的受精过程,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受精过程中在卵细胞和精子融合时,有第二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据此解答.
熟知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11.【答案】C【解析】节: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③关节头、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⑤关节窝,A错误。
B、①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B错误。
C、②关节腔内有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
D、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④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运动灵活,D错误。
故选:C。
图中关节结构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
掌握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是关键。
12.【答案】A【解析】解: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①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即题中步骤①③②④。
故选:A。
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物像变大了,是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据此分析作答。
掌握显微镜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
13.【答案】C【解析】解:A、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错误。
C、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所以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C正确。
D、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D错误。
故选:C。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等构成。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
熟记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受精的部位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B【解析】解:A、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发现视野中最多的是红细胞,错误。
B、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正确。
C、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错误。
D、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在浸泡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酒:染成蓝色的是胚乳,错误。
故选:B。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3)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乳含营养物质。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须对所学知识扎实掌握。
15.【答案】D【解析】解:A、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左心室,A错误。
B、图中①肺静脉、③是上下腔静脉,B错误。
CD、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两图比较可知,图中实线表示体循环,虚线表示肺循环,血液流经a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暗红的静脉血变为鲜红的动脉血,C错误;D正确。
故选:D。
图中,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主动脉,a是肺部毛细血管,b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和正确识图。
16.【答案】① ① 鼓膜 ③ 耳蜗【解析】解:(1)人体的痛觉产生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因此,在注射疫苗时,针刺手臂会感觉疼痛,痛觉产生于①大脑。
(2)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经过②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①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
(1)①。
(2)①鼓膜;③耳蜗。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图甲中:①是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
图乙中:①是鼓膜,②是外耳道,③是耳蜗,④是听神经。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痛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17.【答案】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或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 肾上腺素 先天性 神经调节和激素【解析】解:(1)图中存在2条反射弧,即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
(2)逃生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直跳,是因为大脑皮质特别兴奋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3)逃生行为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从行为获得方式来看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
(4)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或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
(2)肾上腺素。
(3)先天性。
(4)神经调节和激素。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冲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8.【答案】气孔 胚盘 受精 鸟卵有坚硬的卵壳可以减少卵内水分的蒸发;卵大,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胚胎的发育【解析】解:(1)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为了证实所观察到的小孔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
(2)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在系带的牵引下悬浮于卵白中。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若该处色浓而略大,说明此卵是受精卵,而且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鸟卵有坚硬的卵壳可以减少卵内水分的蒸发,卵大,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胚胎的发育,这都是与陆地干燥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故答案为:(1)气孔。
(2)胚盘;受精。
(3)鸟卵有坚硬的卵壳可以减少卵内水分的蒸发;卵大,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胚胎的发育。
鸟卵的结构如下图:
。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鸡卵的结构和功能。
19.【答案】③ 胚根 ⑥ 胚珠 胚 菜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解析】解:(1)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③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一朵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3)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包括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因此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4)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表格中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在5℃时种子没有萌发,在25℃时种子萌发,因此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③胚根。
(2)⑥胚珠。
(3)胚。
(4)菜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图甲中①叶,②茎,③根;乙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丙图中①果皮,②种子;丁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据此分析解答。
明白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