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培优卷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237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培优卷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237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培优卷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237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培优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培优卷二,共7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培优卷二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8分)1.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2.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着火了,在火的蔓延方向前面再点一条火线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3.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4.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利用新能源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5.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腐蚀性C.不助燃D.沸点高6.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7.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8.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A.B.C.D.9.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10.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B.为了安全在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11.今年我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A.B.C.D.1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1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5.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16.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17.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
18.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______。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______。 三、流程题(每题10分,共10分)19.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作用。煤合成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天然气。
(2)经变换炉反应后,产物中CO2和H2含量增加,CO含量降低,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红磷B.蜡烛C.铜(4)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B.向室内喷水,以溶解天然气,防止燃烧C.打开电灯检查泄漏处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20.如图,验证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A烧杯中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灭火的原理是_____。
(3)实验三,A和B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____,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21.在做“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小芳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探究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O2%90%70%65%60%55%实验现象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比70%短,实验成功燃烧比65%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_______,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________。(填“剧烈”或“不剧烈”);
【拓展】上述关于铁丝燃烧所需氧气最低浓度的结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 (填 “合理”或 “不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实验内容】:取纯铁丝和铁丝含碳量分别为0.1%、0.32%、0.52%、0.69%的铁丝 (直径均为0.20mm),分别在氧气中进行实验。C %纯铁丝0.1%0.32%0.52%0.69%实验现象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有短暂火星四射现象,实验欠成功火星四射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燃烧比0.32%剧烈,火星四射更明显,实验成功燃烧比0.52%更剧烈,火星四射,实验成功
【结论】: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__(填元素符号)有关,就0.20mm铁丝而言,燃烧剧烈程度和其含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探究铁丝的纯度
探究小组取2.10g铁丝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经过除杂处理后,得到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2.32g,试通过计算求出铁丝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六、科学探究题(每题12分,共12分)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自拟研究主题,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及催化剂做研究:
(1)小红的实验方案为:3g氧化铜3g氧化铁3g二氧化锰3g氧化铝10%过氧化氢溶液10mL
她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她得出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实验报告如图所示30%过氧化氢
溶液10mL15%过氧化氢
溶液10mL5%过氧化氢
溶液10mL加入a g二氧化锰0.20.82.0
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的探究过程如下:
【问题】氧化镁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猜想】氧化镁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不分解实验二在装有10mL 1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镁,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氧化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镁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认为小刚的猜想还不能得到证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了课外小组的研究后,是否触发了你的灵感?关于过氧化氢分解以及催化剂问题,你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