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测评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测评卷二,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测评卷二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8分)1.“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2.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3.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5.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6.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含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中氢元素含量约为10%B.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钠C.人体中微量元素共有10种D.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7.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8.已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A.74B.53C.54D.729.“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10.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D.③④为稳定结构11.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1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13.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14.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5.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某拓展小组模仿门捷列夫用扑克牌寻找元素规律的方法,对部分元素进行排列,位置如图所示,钠元素应放入的位置是______(填序号)。
(2)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等多个领域。氮原子和镓离子结钩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C.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D.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种元素,表示阳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这两个周期开头的元素是______,结尾的元素是_______。(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周期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速变规律。
①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
②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17.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______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____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同一横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是_____,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是_____。 三、流程题(每题10分,共10分)19.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的流程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净化装置除去了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_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同时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______(填字母)。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E.水蒸气
(2)氮气的沸点为﹣196℃,氧气的沸点为﹣183℃,在蒸发的过程中______(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液氧贮存在______色钢瓶中。
(4)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引起物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20.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要用实验证明分子间有间隔,老师给他们准备了有刻度的小烧杯.同学们还从家里带来冰糖和筷子(实验室内有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21.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
(2)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是_______,用D收集氧气,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_______放出时再收集。
(4)铁丝在E中燃烧反应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
(5)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则选用的装置是___,①中下端浸没液体原因__。
(6)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钛原子的质量为7.951×10-26kg,则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保留整数)。 六、科学探究题(每题12分,共12分)22.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__,该实验说明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猜测正确,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完成下表):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不变色水___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酚酞不变色氨气____使酚酞变色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
___色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