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卷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237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卷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237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卷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237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卷一,共7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8分)1.2020年3月17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1100万千瓦。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能B.石油C.煤D.天然气2.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利用新能源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3.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4.总结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化学与能源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安全①“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②导致空气污染的物质有:CO、CO2,SO2等
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①煤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变化
②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③氢能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①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
③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①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进入山洞、地窖、煤矿等时,需要点火把照明 A.AB.BC.CD.D5.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燃烧的条件6.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腐蚀性C.不助燃D.沸点高7.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选项情景灭火方法灭火原理A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C楼房着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A.AB.BC.CD.D8.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D.产生二氧化碳9.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10.今年我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A.B.C.D.11.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B.为了安全在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12.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13.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石油炼制B.太阳能发电C.燃煤脱硫D.酒精作燃料14.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5.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是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份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该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抱薪救火B.杯水车薪C.卧薪尝胆D.釜底抽薪(4)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砺房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可将煤饼加工成煤粉后再燃烧,有利于煤充分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砺房成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氢气作为最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除氢能源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有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16.如图所示是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可作为电池负极,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电池正极.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
(1)该电池工作时电流从________ .(选填字母:“A.从镀Zn一侧流出到镀MnO2一侧”或“B.从镀MnO2一侧流出到镀Zn一侧”)
(2)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_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
(3)电池中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起________ 作用.
17.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______(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18.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能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PM2.5是我国测定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___(填字母)。
A 化工厂加高烟囱 B 禁止焚烧秸秆 C 植树造林
(3)酸雨也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的pH___5.6 (填“>”、“<”或“="),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含硫煤燃烧所产生的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三、流程题(每题10分,共10分)19.高纯氧化铁(Fe2O3)又称“引火铁”,可作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以下是用废铁屑(含Fe单质、Fe2O3、Fe3O4其他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易分解。
(1)高温时废铁屑中的Fe3O4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使加入的(NH4)2CO3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O3,则②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
(4)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氧化铁做催化剂,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速率的因素,做了5组实验,具体实验如下:实验编号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mL氧化铁的用量/g反应温度/℃收集气体体积/mL所需时间/s①520.220207.4②1520.1202021.6③1520.220202.8④2050.1552010.5⑤2050.185203.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比实验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写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_______。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20.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21.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①为防止传输天然气的钢管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种)。
②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过程__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③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下列现象与酸雨有关的是______。
A.石刻文物被腐蚀 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
,
①“转化炉”中有H2产生,参加反应的CH4与H2O的质量比______。
②“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______。
③若有32g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______gH2。
(3)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①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______。
②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9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这6个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比是______(填最小整数比)。 六、科学探究题(每题12分,共12分)22.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 1 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 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 支燃烧的蜡烛罩住,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假设 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 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 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 s 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 。 则可得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