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思政融合课题导入【导语】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又一次视觉盛宴和体育盛典,水立方也华丽转变为冰立方;那水立方的充气薄膜是哪种化学材质呢?【图片】水立方与冰立方 【讲述】卤代烃的概念【思考】阅读课本教材,进行信息加工,得出水立方的充气薄膜是一种含氟聚合物,是一种以卤代烃为原料的化工制品。 【观看】【聆听】以北京奥运会建筑“水立方”为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知识主体-卤代烃。以“水立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科技进步推动建筑发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与科研精神。 结构探究 【任务】根据比例模型和核磁共振氢谱,找出溴原子位置,完成溴乙烷球棍模型拼接。【提问】溴乙烷相比于乙烷,结构区别在于溴原子取代一个氢原子,溴原子的引入对微观层次的化学键的影响如何? 【活动】利用化学分子结构模型,完成溴乙烷球棍模型拼接。 【思考】卤素原子吸电子能力较强,溴乙烷中的Br,使 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偏向Br原子。C-Br键极性较强,使溴乙烷的反应活性增强。通过球棍模型拼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微观角度分析溴乙烷的化学键特征,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通过分析溴乙烷分子比例模型和核磁共振氢谱,依据溴原子的位置进行溴乙烷球棍模型拼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性质探究【任务】利用实验用品,完成实验探究:1.观察常温条件下的溴乙烷颜色和状态。2.探究溴乙烷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补充】溴乙烷有一定毒性,沸点为38.4℃。【实验探究】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结论】1.无色油状液体,在空气中逐渐变为黄色,具有挥发性。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密度比水大。通过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以溴乙烷的物理性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培养学生 辩证思维与科学态度。知识拓展【视频】医生给运动员在肌肉拉伤或者扭伤处喷射气雾麻醉剂。【任务】通过视频讲解,分析这种气雾麻醉剂的主要成分和功效。【讲述】我国古代麻醉技术【思考】气雾麻醉剂的主要成分是氯乙烷,该物质易汽化,吸收大量热量,导致受伤部位降温,局部暂时失去疼痛感,达到麻醉作用。借助气雾麻醉剂的情境创设,给学生讲解另一卤代烃-氯乙烷的物理性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认知广度。 以氯乙烷的麻醉作用为切入点,讲述我国古代麻醉技术,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性质探究【提问】CH3CH2Br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若反应,如何证明产物?【猜想】两者发生取代反应,溶液分层。 借助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建立“猜想假设-事实验证-归纳总结”的研究思路。 类比无机化学中的离子检验法,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发展。以CH3CH2Br与NaOH水溶液反应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从宏观现象入手去探析微观反应本质,培养学生宏微结合的科研精神。 以离子检验为切入点,深化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辩证思维。化学方程式: 【视频】CH3CH2Br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证实学生猜想。【提问】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如何检验? 【思考】类比无机化学中的溴离子检验方法:吸取反应后溶液的上层清液,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活动】 CH3CH2Br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的反应。【任务】观察实验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通过对观察现象-反应实质探析-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过程的感知,提升学生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理解。以溴乙烷消去反应为切入点,师生合作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团队意识。 【提问】1.酸性高锰酸钾有什么现象和作用?2.装置中间装有水的试管的作用是什么?【思考】1.现象是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逐渐褪色,作用为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2.装有水的试管的作用是水会吸收挥发出来的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通过回顾乙烯的检验,从宏观现象出发,提升学生对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认知。基于乙醇易溶于水的性质,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以酸性高锰酸钾检验乙烯为切入点,饱和键变成不饱和键,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本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科研精神。【补充】乙烯检验的方法除酸性高锰酸钾外,还可以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该方法无需排除乙醇干扰。【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溴乙烷的消去反应特征,归纳消去反应概念。 【思考】阅读课本,分析溴乙烷在消去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特征,归纳得出消去反应概念。知识拓展【提问】卤代烃是否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任务】对比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从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角度分析两者的区别。【思考】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卤素原子连接的碳原子要有相邻的碳原子,且相邻的碳原子上要有氢。 【思考】通过对比得出;无醇则有醇,有醇则无醇。通过对溴乙烷分子结构的探析,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角度归纳出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条件。根据溴乙烷的性质特征,对比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产物,形成记忆性口诀。根据溴乙烷的性质,类比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式;基于官能团特性,深化学生分类观念。现实用途【图片】1.餐厨垃圾2.臭氧空洞3.催泪瓦斯【讲述】化学小故事:DDT的功与过。1.米勒因发现DDT具有高效灭虫,提高农业产率,有效防治疟疾等疾病的作用,因此获得诺贝尔奖。2.DDT的大面积使用导致生态严重破坏,地球生物面临威胁,因而被禁用。3.因还未找到能够替代DDT作用的药物,世卫组织重新启用DDT。【讨论】卤代烃的用途价值 【聆听】DDT的发展史通过讲述卤代烃的现实用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化“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基本思想,促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发展。利用餐厨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物质分类观念;利用臭氧空洞危害,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利用催泪瓦斯的使用,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科学态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讲述DDT的功与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发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课堂小结【讲述】1.卤代烃概念2.溴乙烷的性质3.消去反应概念【任务】完成相关练习【归纳】构建乙醇知识网,学以致用,完成练习任务。通过对课堂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以溴乙烷为代表,融会贯通卤代烃性质特征。以习题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知行合一意识。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获奖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