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油条的做法是将矾、碱、盐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矾、碱、盐”主要成分均为盐
C.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电解质
D.明矾的电离方程式为
【答案】B
【详解】A.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双水解反应,故A错误;
B.Na2CO3和KAl(SO4)2•12H2O、NaCl都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都属于盐,故B正确,
C.CO2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明矾的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B。
2.用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X
Y
Z
A
甲烷
有机物
化合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碳酸钙
含碳化合物
盐类
D
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分类。
①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有些含碳化合物性质与无机物相同一般也是无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
②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
③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详解】A.甲烷是有机物,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故A正确;
B.胶体是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CaCO3是含碳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盐类,例如:CO、CO2等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Na2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中基本概念及应用,物质分类的依据,概念的包含关系判断,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3.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s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
C.1mol的N4的质量为28g D.等物质的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1
【答案】D
【详解】A.N4属于单质,故A错误;
B.N4与N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6g/mol,28 g/mol,故B错误;
C.1mol的N4的质量=1mol×(4×14)g/mol=56g,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N4与N2,假设两种物质均为1mol,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2:1,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D.向饱和FeCl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答案】C
【详解】A.胶体分散系中,胶粒带电,但分散系是不带电的,即胶体也为电中性,故A错误;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只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但不是本质区别,故B错误;
C.胶体中的胶粒带电,同种胶粒带相同电荷,胶粒间相互排斥,故胶体属于介稳体系,而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体系,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会和FeCl3反应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胶体,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C。
5.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是( )
A.将0.1mol氨充分溶解在1L水中
B.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g水混合
C.将25.0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将10mL1mol/L的盐酸与90mL水充分混合
【答案】C
【详解】A. 将0.1mol氨充分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故不能得到0.1mol/L的溶液,A错误;
B. 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g水混合,不知所配溶液的密度,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浓度,B错误;
C. 将25.0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1mol,将其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C正确;
D. 将10mL1mol/L的盐酸与90mL水充分混合,不同液体混合后的体积,不等于两液体体积在数值上的简单加和,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物质的量的单位mol/L中的L,指的是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6.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B.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C.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和
D.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答案】D
【详解】A.液态不导电,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所以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和,电离不需要通电,故C错误;
D.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故D正确;
选D。
7.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H2O所含原子数为1.5NA
B.常温常压下,92gNO2 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电子数为3NA
【答案】B
【详解】A.常温常压下,H2O为液态,不能用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选项A错误;
B.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最简式相同,都为NO2,则92g NO2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mol—1=6NA,选项B正确;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mol22.4L氦气含有所含的原子数为NA,选项C错误;
D.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18 g H2O含有10mol电子,个数为10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几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
A.所含溶质为的溶液:加入
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
C.含有大量的溶液:加入
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的溶液:加入
【答案】C
【详解】A.的溶液中存在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中氢离子与不能共存,A不符合题意;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含大量氢氧根离子,其中会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两者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给定的溶液中,加入硫酸根离子后,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的溶液含有大量氢离子,其中会与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使相同体积的NaCl、CaCl2、A1Cl3溶液中的Cl-全部沉淀,用去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V、2V、V,则NaCl、CaCl2、A1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6:3:1 B.9:3:1 C.1:2:3 D.3:2:1
【答案】B
【详解】假设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完全沉淀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V、2V、V,设NaCl、MgCl2、AlCl3溶液的浓度分别为xmol/L、ymol/L、zmol/L,溶液体积为n L,根据反应Ag++Cl-=AgCl↓可得:3V×cmol/L=nL×xmol/L、2V×cmol/L=2ymol/L×n L,Vcmol/L=3zmol/L×nL,故x:y:z=::=9:3:1,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发生的离子反应是解题关键。本题解题思路为:硝酸银与3种溶液反应的本质为Ag++Cl-=AgCl↓,根据消耗的AgNO3溶液的体积关系判断3种物质含有的氯离子的关系,从而判断3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也可以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3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3Fe3++3H2↑
B.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CaO+2H+=Ca2++H2O
C.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Zn+Ag+=Zn2++Ag
【答案】B
【详解】A. 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2H+=Fe2++H2↑,故A错误;
B. 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aO+2H+=Ca2++H2O,故B正确;
C. 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CaCO3+2H+=Ca2++CO2↑+ H2O,故C错误;
D. 电荷不守恒,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Zn+2Ag+=Zn2++2Ag,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离子方程式要遵循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要符合反应发生的客观事实,书写完毕后要进行守恒检查。
1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二氧化碳和笑气(N2O)的体积相同,则下列一定相同的是
①分子数 ②原子数 ③密度 ④质量 ⑤物质的量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详解】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二氧化碳和笑气(化学式为N2O)的体积相同,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①根据N=nNA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故正确;
②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且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的原子总数相同,故正确;
③根据ρ=知,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所以其密度相同,故正确;
④根据m=nM知,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且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质量相同,故正确;
⑤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二氧化碳和笑气(化学式为N2O)的体积相同,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故正确;
答案选D。
【点晴】熟悉基本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要考虑温度和压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又叫四同定律,也叫五同定律(五同指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个数、同物质的量)。其推论有(1)同温同压下,体积比和物质的量成正比;(2)同温同体积时,压强之比和物质的量成正比,与分子个数成正比;(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体积之比和摩尔质量成正比;(4)同温同压时,密度之比和摩尔质量成正比。
1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后,再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稀硫酸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原溶液中有CO
C
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D
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向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可能是,也可能是、、Ag+,故A错误;
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原溶液中可能有,也可能有,故B错误;
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则原溶液中有Ag+或,但二者不同时存在,故C错误;
D.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为氯化银,说明原溶液中有C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溶液中含有,取该溶液用水稀释至VmL,则稀释后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答案】B
【详解】V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g,则的物质的量为mol,取mL该溶液稀释至VmL,则的物质的量为mo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V×10-3)L=,故答案选B。
14.现有两份体积相同的混合溶液,其组成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4 mol
0.1mol
0.3mol
0.1mol
(2)
0.2mol
0.2mol
0.1mol
0.1mol
则两份溶液中各离子浓度A.仅c(K+)相同 B.仅c(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完全不同
【答案】A
【详解】(1)溶液中个离子物质的量为:K+:0.4mol+2×0.1mol=0.6mol,Zn2+:0.3mol+0.1mol=0.4mol,Cl‾:0.4mol+2×0.1mol=0.6mol,SO42‾:0.1mol+0.3mol=0.4mol;
(2)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为:K+:0.2mol+2×0.2mol=0.6mol,Zn2+:0.1mol+0.1mol=0.2mol,Cl‾:0.2mol+2×0.1mol=0.4mol,SO42‾:0.2mol+0.1mol=0.3mol,所以只有c(K+)相同,A项正确。
15.在一定温度下有分解反应A (s) = B(s) + C(g) + 4D(g),若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所得B的质量为30g,A的摩尔质量为
A.50g/mol B.120g/mol C.180g/mol D.250g/mol
【答案】D
【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计算,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可合并,即设生成某气体,化学计量数为5。
【详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说明生成的气体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10倍,即20g/mol,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即1mol时,生成气体质量为1mol×20g/mol=20g,所得B的质量为3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为20g+30g=50g。根据分解反应A (s) = B(s) + C(g) + 4D(g)方程,气体一共1mol,即A的物质的量为0.2mol, A的摩尔质量为=250g/mol。
答案为D。
二、多选题
16.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答案】AC
【详解】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能导电,从而能证明HCl是电解质,故A正确;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HCl与Na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因此电流计指针偏转变大,故B错误;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离子数目变少,但电荷数变大,两者抵消,因此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故C正确;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由于硫酸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比盐酸中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多,因此电流计的示数不相同,硫酸的电流计示数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C。
三、填空题
17.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 ① ②Fe ③乙醇 ④胶体 ⑤熔融NaCl ⑥溶液 ⑦ ⑧固态
A.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只填序号,下同)
B.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C.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
D.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纯净物是_______。
(2)写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请写出实验室中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⑤⑦⑧ ①③ ②④⑤⑥ ②
(2)
(3)
【详解】(1)①不含离子,不能导电,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②Fe是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③乙醇不含离子,不能导电,自身不能电离,乙醇是非电解质;
④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能导电,胶体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⑤熔融NaCl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⑦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⑧固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A.属于电解质的是⑤⑦⑧;
B.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③;
C.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是②④⑤⑥;
D.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纯净物是②。
(2)在水中的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3)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整个液体呈透明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8.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2)质量之比为的三种气体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
(3)已知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0.0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47.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则该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答案】(1)6.72
(2)2:1:4
(3) 66.7% 64%
(4) 95g/mol 24
【详解】(1)3.4g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与氨气所含H原子数相同的H2S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其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
(2)质量之比为的三种气体,且设三者质量为32g、7g、30g,则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2:1:4。
(3)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mol,设混合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28g/mol×x+44g/mol×y=10g,x+y=0.3mol,解得x=0.2mol,y=0.1mol,所以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47.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1mol Cl−,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95g/mol,该金属在该氯化物中为+2价,设其摩尔质量为M,则M+35.5×2=95,解得M=24。
四、实验题
19.I.如图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HCl的质量分数:36.5%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配得溶液的浓度_______0.4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Ⅱ.实验室工作人员现用晶体配制0.2mol/L的溶液48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4)应称取晶体的质量:_______。
(5)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
(6)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
(7)某同学改用固体,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如图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填序号)。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1)11.9mol/L
(2)16.8
(3)大于
(4)28.6g
(5) AC 烧杯、玻璃棒
(6)①③④
(7)C
【详解】(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mL,根据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11.9V=0.4×500,V=16.8mL,该学生需要量取16.8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偏大,HCl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所得配得溶液的浓度大于0.4mol/L;
(4)用晶体配制0.2mol/L的溶液480mL,选用500mL的容量瓶,应称取晶体的质量m=cVM=0.2mol/L×0.5L×286g/mol=28.6g;
(5)用晶体配制0.2mol/L的溶液480mL,根据配制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并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烧瓶、分液漏斗,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6)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碳酸钠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③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质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③④;
(7)用固体配制0.2mol/L的溶液500mL,需的质量为m=cVM=0.2mol/L×0.5L×106g/mol=10.6g,①错误;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故⑤错误;所以错误步骤有3处,选C。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CO、SO、MnO、H+、Na+、Mg2+、Fe2+离子中的某几种。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一定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体放出,沉淀部分溶解。
②向①中滤液加足量稀硝酸后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
(2)①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若溶液中只含有四种离子且各离子数目均相等,是否能确定溶液的组成?___ (填“是”或“否”),若不能,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若是,则不填此空)。
【答案】 Mg2+、SO、Cl- MnO、Fe2+、CO Mg(OH)2+2H+=Mg2++2H2O 否 取样,加入紫色石蕊试剂,若变红,则证明有H+,若不变色,则证明有Na+
【分析】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只含MnO、Fe2+,取一定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体放出,沉淀部分溶解,溶解的是氢氧化镁沉淀,难溶的是硫酸钡,说明含有Mg2+、SO,根据离子共存,则不含CO,向①中滤液加足量稀硝酸后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
【详解】(1)根据前面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SO、Cl-,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MnO、Fe2+、CO;故答案为:Mg2+、SO、Cl-;MnO、Fe2+、CO。
(2)①中沉淀溶解是氢氧化镁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 Mg2++2H2O;故答案为:Mg(OH)2+2H+=Mg2++2H2O。
(3)若溶液中只含有四种离子且各离子数目均相等,则另一个阳离子可能是氢离子,可能是钠离子,主要通过加紫色石蕊来验证另一个阳离子是氢离子还是钠离子,因此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样,加入紫色石蕊试剂,若变红,则证明有H+,若不变色,则证明有Na+;故答案为:否;取样,加入紫色石蕊试剂,若变红,则证明有H+,若不变色,则证明有N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春海创优少预部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