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诊断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诊断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是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其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
②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③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模型;
④德谟克利特的古典原子论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答案】B
【详解】①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②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③1904年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④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提出的古典原子论,其先后顺序为④①③②,故选B。
2.10B20是一种抗癌、治癌的药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B为硼元素的一种核素
B.10B20为硼元素的一种单质
C.10B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D.10B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答案】D
【详解】A.核数是指含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故10B为硼元素的一种核素,A正确;
B.仅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故10B20为硼元素的一种单质,B正确;
C.B是5号元素,其质子数为5,根据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10B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均为5,故二者相等,C正确;
D.B是5号元素,10B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D错误;
故答案为:D。
3.某负离子 ARn-核外共有x 个电子,其核内中子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
【答案】B
【详解】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该离子带n个负电荷,核外共有x 个电子,则质子数为x-n,已知质量数为A,则中子数为A-(x-n)= A-x+n;
故选B。
4.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
C.很多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D.离子具有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答案】D
【详解】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时,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A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核是不变的,B正确;
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很多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C正确;
D.离子具有稳定结构,但最外层电子数不都是8,如氢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0,锂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D错误;
答案选D。
5.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
A.2,8,18,32,32,18,8 B.2,8,18,32,50,8
C.2,8,18,32,18,8 D.2,8,18,32,50,18,8
【答案】A
【详解】A.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K、L、M、N、O、P、Q层依次排有2、8、18、32、32、18、8个电子,正确;
B.次外层电子数为50,超过18,错误;
C.核外电子总数不等于118,错误;
D.核外电子总数不等于118,且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为50,超过32,错误;
答案选A。
6.某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M+N
B.该元素的近似相对质量为 M+N
C.若 12C 的质量为 Wg,则此原子的质量接近于 W(M+N)
D.不能确定该元素的近似相对质量
【答案】D
【详解】A.该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M+N,由于原子中还有电子,电子质量未知,无法计算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
B.由于不能确定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原子,也不能确定其它同位素的质量数,因此不能求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错误;
C.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M+N,设它的质量为m,则=M+N,m=W(M+N)g,C错误;
D.根据B选项的分析,D正确;
故选D。
7.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氧气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D.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答案】B
【详解】A.由于氧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氧气可压缩使分子间的间隔减小而储存在钢瓶中,故A正确;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以体积增大,故B错误;
C.由结构决定性质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故C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故D正确;
故选B。
8.最近,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 18O 所构成的单质气体。18O 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 称为重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g18O2 的物质的量是 0.5mol B.0.1molH218O 中所含的中子数约为 6.02×1023
C.0.2mol 18O2 的体积约为 4.48L D.18O2 的摩尔质量为 36g·mol-1
【答案】C
【详解】A.18g18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A正确;
B. 0.1molH218O中所含的中子数约为0.1mol×(0×2+18-8)×6.02×1023mol-1=,B正确;
C.没有说明气体是否是标准状况,0.2mol 18O2的体积无法计算,C错误;
D.18O2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2= 36g·mol-1,D正确;
故选C。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B.非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1 mol不可能为22.4 L
C.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B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故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A正确;
B.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也可能为22.4 L,B错误;
C.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C正确;
D.标准状况下,若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则其体积约为22.4 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的摩尔质量是23g·mol-1
B.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NA
C.24g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0.5molN2的体积约为11.2L
【答案】B
【详解】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Na的摩尔质量是23g•mol-1,故A正确;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钠离子个数,故B错误;
C.24gMg物质的量为:=1mol,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0.5molN2的体积约为:0.5mol×22.4L/mol=11.2L,故D正确;
故选:B。
1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每千克海水中一些主要盐类的含量如图所示,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A.K+ B.Ca2+ C.Na+ D.Cl-
【答案】D
【详解】海水中含有KCl、CaCl2、MgCl2、NaCl等物质,根据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Cl-,故选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NA个NH3分子溶于1L的水中,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C.将10mL2mol·L-1H2SO4与100mL水混合,得到0.2mol·L-1H2SO4溶液
D.将100mL饱和NaCl溶液蒸发掉20mL水后,恢复到原有温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答案】D
【详解】A.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A错误;
B.NA个NH3分子溶于1L的水中所得的溶液体积不一定为1L,依据公式无法准确计算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B错误;
C.将10mL2mol·L-1H2SO4与100mL水混合,得到硫酸溶液的浓度c=,C错误;
D.将100mL饱和NaCl溶液蒸发掉20mL水后,恢复到原有温度,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D正确;
故选D。
13.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对空气会造成污染,通常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其转化成无毒物质再排放。其主要反应原理为2NO+2COX+2CO2,请推测X的化学式
A.O2 B.N2 C.H2O D.NO2
【答案】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C、O的个数分别是2、2、4,生成物CO2中含C、O的个数分别是2、4,则X 中还应含2个N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14.国外宇航员吃着“牙膏和砖块”时,中国宇航员已经在太空泡茶了,茶叶装在特制包装袋中,注水后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就可以喝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101kPa时,18 mL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宇航员喝茶时注入的2 molH2O的摩尔质量是36
C.1 mol H2O中含有3 mol电子
D.标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为22.4L
【答案】A
【详解】A.4℃,101kPa时,18mL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A正确;
B.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与物质的量无关,故B错误;
C.1molH2O中含有10mol电子,故C错误;
D.标况下水的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15.在150℃时,加热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2NH4ClO4N2↑+Cl2↑+2O2↑+4H2O↑,其气态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40.75 B.29.375 C.14.69 D.无法计算
【答案】B
【详解】设NH4ClO4的物质的量是2mol,其质量=117.5g/mol×2mol=235g,2mol该物质完全反应生成1mol氮气、1mol氯气、2mol氧气、4mol水蒸气,所以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8mol,则其平均摩尔质量M===29.375g/mol,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375,故选B。
16.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之比: 11:16 B.密度之比:11:16
C.物质的量之比:1:1 D.分子数之比:1:1
【答案】A
【分析】设两种气体的质量均为m g,则n(SO2)=,n(CO2)= ,所以n(SO2)﹕n(CO2)=44:64=11:16,然后根据物质的量的有关公式及阿伏伽德罗定律分析、判断。
【详解】A.根据V=n·Vm可知:在相同外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V(SO2)﹕V(CO2)=n(SO2)﹕n(CO2)=11:16,A正确;
B.在相同外界条件下两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则ρ(SO2):ρ(CO2)=64:44=16:11,B错误;
C.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n(SO2)﹕n(CO2)=11:16,C错误;
D.根据N=n·NA可知: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N(SO2)﹕N (CO2)=n(SO2)﹕n(CO2)= 11:16,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7.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表,则 a 的值为
离子
NO
SO
H+
Al3+
Mg2+
浓度(mol/L)
3
4
2
2
a
A.1.5 B.0.3 C.3 D.2.5
【答案】A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可得,3×1+4×2=2×1+2×3+2a,解得a=1.5,故选A。
18.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 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 消耗xmolH2SO4;另一份滴加AgNO3 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消耗ymol AgNO3。则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A. mol·L-1 B.mol·L-1
C.mol·L-1 D. mol·L-1
【答案】D
【详解】由题意可知,一份滴加稀硫酸,使钡离子离子完全沉淀消耗x mol硫酸,说明溶液中氯化钡的物质的量为xmol,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离子完全沉淀消耗y mol硝酸银,说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mol,xmol氯化钡中的氯离子物质的量为2xmol,则氯化钠中的氯离子物质的量为(y-2x)mol,则原溶液中钠离子物质的量为2(y-2x)mol,钠离子浓度为 mol·L-1;
故选D。
19.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 CCl4 代替水,测得氢气的体积更准确
B.待冷却至室温,两液面未调平就读数,则实验结果偏大
C.必须待体系温度降低到 0℃时才可进行读数
D.上提水准管,量气管液面高度不断改变,直至与水准管液面相平停止,说明装置漏气
【答案】D
【详解】A.氢气和四氯化碳均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实验时,若用CCl4代替水,氢气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因此使测得氢气的体积不准确,A错误;
B.冷却至室温后,若量气管中液面较低,则管中气压较大,体积偏小,实验结果偏小,B错误;
C.实验并不是要测量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实验时,待体系温度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并保证两侧液面在同一水平面时方可进行读数,不需要降低至0℃,C错误;
D.由于此装置属于密闭体系,将水准管上提,造成内外压强不等,静置,若液面高于量气管且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量气管液面高度不断改变,说明装置漏气,D正确;
答案选D。
20.把如图所示的两份溶液注入 500mL 容量瓶中并达到图示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份溶液混合后,仍需加入 100 mL 蒸馏水
B.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溶液的浓度为 0.21 mol·L-1
D.若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要用胶头滴管快速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C
【详解】A.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即100 mL溶液与300 mL溶液混合再加100 mL水,总体积不等于500 mL,A错误;
B.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不能再加水至刻度线,加水则浓度偏低,B错误;
C.容量瓶中溶液的浓度为:c(H2SO4)==0.21 mol/L,C正确;
D.若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则溶液的浓度偏低,溶液是均一体系,用胶头滴管快速吸出多余液体,瓶中溶液的浓度仍偏低,D错误。
故选C。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1.元素周期表前 18 位元素 A、B、C、D 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 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 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比最内层的电子数多 1 个,C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 D-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由此推断:
(1)A、B、C、D 元素符号依次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① 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②C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3)B 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
(4)D-的电子式为_______。
(5)B 单质和C 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6)与B 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有_______。(任意写出 4 种即可)
【答案】(1) H Al S Cl
(2)
(3)Al3+
(4)
(5)Al2S3
(6)钠离子、镁离子、氟离子、氧离子
【分析】元素周期表前 18 位元素 A、B、C、D 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 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为氢;B 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比最内层的电子数多 1 个,为13号铝;C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且原子序数大于铝,则为16号元素硫; D-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为氯。
(1)
由分析可知,A、B、C、D 元素符号依次是H、Al、S、Cl;
(2)
① A 原子为氢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C离子为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
B 离子为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电子式为Al3+;
(4)
D-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电子式为 ;
(5)
B 单质和C 单质反应生成硫化铝,化学式为Al2S3;
(6)
B 离子结构为,与铝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有钠离子、镁离子、氟离子、氧离子等。
三、填空题
22.完成下列问题
(1)11g 2H218O 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10.8g R2O5 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3.01×1023,则元素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 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
(4)标准状况下,3.4g NH3 与_______L H2S 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5)由 CH4 和 O2 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 的 14.5 倍。则该混合气体中 CH4 和 O2的体积比为_______。
(6)将标准状况下 44.8L HCl 溶于 100mL 水中(?=1g·cm-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1.384g/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答案】(1)6NA
(2)14
(3)SO2
(4)6.72
(5)3:13
(6)16mol/L
【解析】(1)
1分子 2H218O 中含有12个中子,11g 2H218O 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6NA;
(2)
10.8g R2O5 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3.01×1023,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R2O5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摩尔质量为108g/mol,则元素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6×5)÷2=14;
(3)
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 四种气体,假设均为1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则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SO2;
(4)
标准状况下,3.4g NH3 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与0.3mo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其体积为6.72L。
(5)
由 CH4 和 O2 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 的 14.5 倍,则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设该混合气体中 CH4 和 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a:b=3:13,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体积比为3:13;
(6)
标准状况下 44.8L HCl 的物质的量为2mol,质量为73g,溶于 100mL 水中(?=1g·cm-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73g、密度为 1.384g/mL,则溶液体积为125mL,故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0.125L=16mol/L。
四、实验题
23.某“84”消毒液部分标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净含量:500mL 密度:1.19g/cm3
主要成分:25%NaClO (NaClO)的摩尔质量74.5g/mol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
某实验需用 480mL 2.0 mol·L-1 NaClO 消毒液,现用NaClO 固体配制。
(1)需要用电子天平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
(2)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移液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A.②①③⑥⑤⑧⑦④ B.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C.①②③⑧⑤⑥⑦④ D.②①⑥③⑤⑧⑦④
(3)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电子天平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4)实验用到两次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5)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任写 2 个即可)。
【答案】(1)74.50g
(2)B
(3)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4) 搅拌 引流
(5) 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分析】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配制480mL2.0mol/L次氯酸钠溶液应选用500mL容量瓶,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可知,实验时需用到的仪器为烧杯、天平、药匙、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1)
由分析可知,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配制480mL2.0mol/L次氯酸钠溶液应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500mL2.0mol/L次氯酸钠溶液需要用电子天平称量次氯酸钠固体的质量为2.0mol/L×0.5L×74.5g/mol=74.50g;
(2)
由分析可知,配制500mL2.0mol/L次氯酸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故选B。
(3)
由分析可知,配制500mL2.0mol/L次氯酸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为烧杯、天平、药匙、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故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4)
在溶解过程中需要玻璃棒,作用是搅拌,加速NaClO溶解;在移液、洗涤步骤中使用玻璃棒引流;
(5)
根据c=,n偏小或V偏大都会导致c偏小,可能引起溶液浓度偏低的操作有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定容时仰视刻线等。
24.为测定 Zn 的相对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原理: Zn+2HCl=ZnCl2+H2↑
实验步骤: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调节量气管与水准管的两液面相平,使量气管液面保持在 0 或略低于 0 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④将Y 型管倾斜,使过量的盐酸与锌粉完全反应;
⑤将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水准管,保持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⑥处理数据。
(1)步骤②为_______;步骤⑤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
(2)该实验原理你认为合理吗?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
(3)Zn 粉质量为a g,若测得 H2 体积为b mL,已知实验条件下 ρ(H2)=d g•mL-1,则Zn 的相对质量为_______。
(4)若步骤⑤中水准管液面高于量气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 Zn 的相对质量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因为温度较高气体体积膨胀导致实验误差
(2) 合理 通过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利用已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转化为氢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锌粉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3)
(4)偏高
【分析】Zn+2HCl=ZnCl2+H2↑,通过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计算出氢气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1)
实验需要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故装置不能漏气,步骤②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步骤⑤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防止因为温度较高气体体积膨胀导致实验误差;
(2)
通过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利用已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转化为氢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锌粉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实验原理合理;
(3)
Zn 粉质量为a g,盐酸过量锌完全反应;若测得 H2 体积为b mL,已知实验条件下 ρ(H2)=d g•mL-1,则氢气的质量为bdg;
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Zn 的相对质量为;
(4)
若步骤⑤中水准管液面高于量气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导致测得氢气的体积b偏小,使得测得 Zn 的相对质量偏高。
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共9页。
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化学(一)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化学(一) (含答案)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单质中,最易与发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