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纯碱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答案】D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由三种元素,A不符合;
B.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没有,B不符合;
C.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没有,C不符合;
D.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D符合;
故答案选D。
2.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选;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选;
C.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选;
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选;
答案选D。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1 g甲烷和1 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
【答案】B
【详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之比,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6∶32=1:2,故A错误;
B.1g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g氧气的物质的量是,等质量的甲烷(CH4)和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故B正确;
C.1mol甲烷的质量是16g、1mol氧气的质量是32g,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6∶32=1:2,故C错误;
D.1g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g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D错误;
选B。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6g NH3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500mL 1.0mol/L碳酸钠溶液中所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答案】D
【详解】A.1个N2分子有2个N原子,则1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6g NH3物质的量为,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物质的量为,则所含的原子数为2NA,故C错误;
D.500mL 1.0mol/L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物质的量为,所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B.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答案】C
【详解】A.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金属单质,如铁、铜等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
B.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选项B错误;
C.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导电所需的离子由原物质本身电离出来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注意有些物质在水溶液里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选项C正确;
D.在水溶液里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与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详解】A.钠离子直径小于1nm,“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因此该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大,故A错误;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C错误;
D.根据C选项得到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C
【详解】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把蒸发皿中的溶液蒸干,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
C.分液时,为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萃取时,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且不反应,溶剂互不相溶,不需要考虑密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图示装置中实验操作、仪器名称及相应用法均正确的是
A.甲:分离CCl4和水 B.乙:分离食盐水中的泥沙
C.丙:分离乙醇和水 D.丁:分离NaCl和水
【答案】B
【详解】A.图甲中用于分离CCl4和水的仪器应是分液漏斗,不能用长颈漏斗,故A错误;
B.图乙是过滤装置,可用于分离食盐水中的泥沙,故B正确;
C.图丙是蒸馏装置,温度计不能伸入到液体中,且冷却水方向应为下进上出,故C错误;
D.图丁中蒸发装置,不能用坩埚,应用蒸发皿,故D错误;
答案B。
9.实验室有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现需配制浓度为,体积为的稀硫酸,则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A. B. C. D.
【答案】A
【详解】先根据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稀释定律,,,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300 mL 3.5 mol/L KCl溶液 B.1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D.300 mL6 mol/L KClO3溶液
【答案】C
【详解】A.300 mL 3.5 mol/L 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3.5 mol/L;
B.1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5 mol/L;
C.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 mol/L×2=4.0 mol/L;
D.KClO3电离产生K+、,不能电离产生Cl-,故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0 mol/L;
可见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是4.0 mol/L,故合理选项是C。
11.可用于辐照治疗癌症,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138 B.核外电子数为226
C.中子数为50 D.与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详解】A.核电荷数=质子数=88,A错误;
B.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88,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26-88=138,C错误;
D.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正确。
答案选D。
12.某阳离子M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a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
【答案】C
【详解】M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在M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x+n,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则质子数=x+n,中子数为a,则质量数为x+n+a,答案选C。
13.关于新制氯水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水放置一段时间酸性会增强 B.加入锌粒有气体生成
C.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酸性 D.滴加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C
【详解】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有:Cl2、H2O、HClO、ClO-、Cl-、H+和极少量的OH-,据此分析解题:
A.由于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久置后由于HClO见光或受热分解生成HCl,从而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故氯水放置一段时间酸性会增强,A正确;
B.由于氯水中含有大量的H+,故加入锌粒有气体生成,反应原理为:Zn+2H+=Zn2++H2↑,B正确;
C.由于新制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性,故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酸性,C错误;
D.由于新制氯水中含有Cl-,故滴加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D正确;
故答案为:C。
1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收集氯气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
【答案】B
【详解】A.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A错误;
B.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正确;
C. 收集氯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C错误;
D.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D错误;
故选B。
15.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咳嗽、吐痰、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数以万计的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过氧化氢、活性炭、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D.双氧水分解能产生O2,体现了H2O2具有不稳定性
【答案】B
【详解】A.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所以咳嗽、吐痰、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数以万计的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正确;
B.活性炭是吸附作用,不是氧化,故B错误;
C.84消毒液中含有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故C正确;
D.双氧水分解能产生O2和水,则体现了H2O2具有不稳定性,故D正确。
故选B。
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B.该反应可能在空气中进行
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是氧化产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B
【详解】A.金刚石主要成分为碳,属于非金属单质,A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会与金属钠反应,故B错误;
C.按价态变化规律,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碳单质)和NaCl, NaCl是氧化产物,C正确;
D.Na和CCl4反应生成金刚石和NaCl,为置换反应,D正确;
答案选B。
17.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该反应中有两个Cl原子得2×e-,有两个Cl原子失2×e-,A错误;
B.该反应中Fe2+化合价升高失电子,Cl2化合价降低得电子,B错误;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该反应中H2S被氧化升高S,浓硫酸被还原为SO2,C错误;
D.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K2MnO4得1个电子,生成MnO2得3个电子,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2×2e-,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8.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O2 B.Cu→Cu(NO3)2 C.CuO→Cu D.Na2O2→O2
【答案】B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需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无元素化合价升降,A错误;
B. Cu元素化合价升高,B正确;
C. Cu元素化合价降低,C错误;
D. 氧元素化合价降低,D错误;
答案选C。
19.汽车尾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发生,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氧化性 B.发生还原反应 C.得到电子 D.被氧化
【答案】B
【详解】一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变成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4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一氧化碳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一氧化氮中氮的化合价+2价变成氮气中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一氧化氮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综上分析B正确;
故选B。
20.化学服务于社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铁丝、NaCl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氩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可以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利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有色玻璃是一种固溶胶
【答案】B
【详解】A.Cl2具有强氧化性,且与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也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选项A正确;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态能导电的化合物,铁是单质,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都不属于电解质,选项B不正确;
C.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可以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选项C正确;
D.有色玻璃是普通玻璃中分散了有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属于固溶胶,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二、填空题
2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_______;
(2)Ba(OH)2_______;
(3)K2SO4_______;
(4)NH4NO3_______;
(5)NaHCO3_______
(6)KHSO4_______;
(7)Al2(SO4)3_______。
【答案】 H2SO4=H++ Ba(OH)2=Ba2++2OH- K2SO4=2K++ NH4NO3=+ NaHCO3=Na++ KHSO4=K++H++ Al2(SO4)3=2Al3++3
【详解】(1)硫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故答案为:H2SO4═2H++;
(2)氢氧化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答案为:Ba(OH)2═Ba2++2OH-;
(3)硫酸钾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钾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故答案为:K2SO4=2K++;
(4)硝酸铵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4NO3=+,故答案为:NH4NO3=+
(5)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故答案为:NaHCO3=Na++;
(6)硫酸氢钾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钾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故答案为:KHSO4=K++H++;
(7)硫酸铝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铝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故答案为:Al2(SO4)3=2Al3++3。
三、实验题
22.实验室用63%的浓HNO3(其密度为1.4 g·mL-1)配制240 mL 0.50 mol·L-1稀HNO3,若实验仪器有:A.10 mL量筒 B.50 mL量筒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E.100 mL容量瓶 F.250 mL容量瓶 G.500 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I.200 mL烧杯
(1)此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2)需要63%的浓硝酸_______mL,应选用_______(填仪器的字母编号)量取。
(3)实验时还需选用的仪器有 D、I、 _______(填序号)。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稀硝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量取浓硝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④移液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洒到瓶外
⑤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答案】(1)14.0
(2) 8.9 A
(3)F、H
(4)①③
【解析】(1)
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14.0mol/L;
(2)
由于无240mL容量瓶,故应选用250mL容量瓶,配制出250mL溶液,设需要的浓硝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14.0mol/L×VmL=250mL×0.50mol/L,解得V=8.9mL;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硝酸的体积为8.9mL,故应选择10mL量筒,答案为A;
(3)
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10mL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还需要的仪器有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F、H;
(4)
①量取浓硝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会导致溶质的量偏多,则浓度偏高,故①符合题意;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对浓度无影响,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③符合题意;
④定容时不小心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低,故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③。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下图中,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1)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 Na2O2 NaOH Na2CO3 2Na+O2Na2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H2O=2NaOH+H2↑
【分析】(1)如图所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判断为Na,B为Na2O2,C为NaOH,D为Na2CO3,
(2)①A→B的反应为钠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②B→D的反应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③A→C的反应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详解】(1)如图所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判断为Na,B为Na2O2,C为NaOH,D为Na2CO3,
故答案为Na;Na2O2;NaOH;Na2CO3;
(2)①A→B的反应为钠点燃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故答案为2Na+O2Na2O2,
②B→D的反应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③A→C的反应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五、计算题
24.已知12.4 g Na2R中含有Na+ 0.4 mol。
(1)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若Na2R中含R的质量为1.6 g,则Na2R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 62 g·mol-1 16 0.1 mol
【详解】(1)Na2R中含有Na+ 0.4 mol,Na2R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其摩尔质量为12.4 g÷0.2 mol=62 g·mol-1;
(2)R的摩尔质量为62 g·mol-1-2×23 g·mol-1=16 g·mol-1,因此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3)1.6 g R的物质的量n(R)=1.6 g÷16 g·mol-1=0.1 mol,n(Na2R)=n(R)=0.1 mol。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