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类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A. 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
B. 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 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 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 周口店 B. 涿鹿 C. 南京 D. 西安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以下文物反映商朝文明的是( )A. 司母戊鼎 B. 半两钱
C. 三彩骆驼俑 D. 戏服“废除贵族特权、鼓励耕织、奖励军功……”这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 )A. 魏国李悝变法 B. 楚国吴起变法 C. 秦国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 分封制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三国志•吴主传》里记载道:“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书中讲述的是哪一次战役( )A. 桂陵之战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 东汉 B. 西汉 C. 东晋 D. 西晋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选的内容是( )
第一类:诸子百家,《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第三类:农学著作,①、《农政全书》A. 《本草纲目》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大明历》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A. 钟繇 B. 王羲之 C. 颜真卿 D. 欧阳询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春秋前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放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 汉文帝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 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阅读下列材料 时期图片探究总结史前时期
图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品(1)据图一推测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结合所学,河姆渡遗址位于我国哪一流域?(5)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本次探究活动的依据。夏商周时期
图二:四羊方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2)结合所学,写出图二藏品所处的朝代。它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秦汉时期
图三:汉代五铢钱的铜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3)结合所学,写出最早统一铸造图三中货币的皇帝及铸造该货币的目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图四:南朝青瓷莲花尊
--六朝博物馆藏品(4)图四充分显示出当时江南手工业的发展水平。结合所学,写出该藏品收藏地位于今天哪座城市?当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翦伯赞材料二:丝绸之路经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翦伯赞为什么如此称赞“他”?(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名)?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4) 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实行的许多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天降大任促统一】
材料一:秦国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强国。
——《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44页(1) 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
【创新制度固统一】
材料三: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2) 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填写具体措施政治______ 经济______ 文化______ 【泽被后世倡统一】(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结合所学可知,元谋人是生活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故D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D。 2.【答案】B【解析】A.周口店发现北京人,与题目不符。B.根据题目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和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大战,最终打败蚩尤。C.南京与该题无关。D.西安与本题不相干。故选:B。
重点考查炎帝和黄帝。
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A项符合题意;B项是秦朝的货币,排除;C项是唐朝的文物,排除;D项戏服与商朝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商朝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商朝的相关知识。
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废除贵族特权、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规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所以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识记情况,需要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5.【答案】B【解析】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郡县制是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分封制是周朝创立的制度,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制度。
本题考查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知识点。
要注意区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和分封制、行省制度的区别。
6.【答案】C【解析】书中讲述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史上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7.【答案】D【解析】“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西晋。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西晋八王之乱。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西晋。
8.【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程,其余时间都是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迁徙,各民族人民生活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故选:B。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归纳这一时期历史特点。
9.【答案】B【解析】①处是农学著作,可选的内容《齐民要术》。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齐民要术》。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解析】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B符合题意;钟繇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排除A项;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排除C项;唐朝的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的相关史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放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的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及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韩非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韩非的思想主张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韩非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标志着秦朝灭亡。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措施有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知识。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识记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知识。
15.【答案】A【解析】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顾恺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顾恺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1)据图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推测,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2)结合所学可知,图二藏品四羊方尊所处的朝代是商朝,它是用泥范铸造法铸造而成的。
(3)结合所学可知,最早统一铸造图三中货币的皇帝是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4)图四充分显示出当时江南手工业的发展水平。结合所学可知,该藏品收藏地位于今天的南京,当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故答案为:
(1)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长江流域。
(2)商朝;泥范铸造法。
(3)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4)南京;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四羊方尊、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河姆渡人、四羊方尊、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史实。
17.【答案】【小题1】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小题2】长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重托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题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小题4】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须重视吸引人才,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等。【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小题1】建立君主专政中央集权制度【小题2】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小题3】统一文字【解析】(1)根据材料一“秦国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强国。”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是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根据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是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还有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根据材料三图示可知,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1)原因: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写出两点即可)
(2)政治:建立君主专政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文化:统一文字。
(3)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等知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