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色冬奥、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理念,下列有关冬奥会的应用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制冰技术
    B.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C.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D.北京冬奥会火炬使用氢气做燃料,目的是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
    【答案】C
    【详解】A.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使碳排放趋近于零,因此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制冰技术,A正确;
    B.单质硅是半导体,可以导电,因此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B正确;
    C.碳纤维属于碳单质,不是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氢作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的排放,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故D正确;
    故选:C。
    2.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 B.羟基的电子式:
    C.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D.葡萄糖的最简式:
    【答案】A
    【详解】A.选项中所给是球棍模型,描述错误,A错误;
    B.羟基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氢氧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氧原子有一未成对电子,故电子式为,B正确;
    C.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正确;
    D.葡萄糖分子式为,所以葡萄糖的最简式为,D正确;
    故答案选A。
    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其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单质性质活泼,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极易被腐蚀
    B.可发生碱式电离得到少量而呈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C.为酸性氧化物,可用溶液除去中的
    D.硅、铝都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非金属分界线附近,所以它们单质的导电性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
    【答案】B
    【详解】A.铝在空气中容易形成氧化物保护膜,选项A错误;
    B.具有弱碱性,能够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所以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选项B正确;
    C.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也可以与溶液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错误;
    D.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但铝能导电,不能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选项 D错误;
    答案选B。
    4.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有助于理解电解质间反应的本质,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应用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B.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C.将饱和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溶液:
    D.少量的溶液与溶液混合:
    【答案】D
    【详解】A.通入石灰乳中,石灰乳是悬浊液,故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醋酸是弱酸,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所得红褐色溶液是胶体分散系,非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少量,所以、与要按1:1:1参与反应,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为
    C.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D.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详解】A.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要用,当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该反应,,故该反应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选项A错误;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无法完全反应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小于,选项B错误;
    C.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选项C正确;
    D.可能只是某一时刻的物质的量,并不能推断二者物质的量是否还发生变化,故不能判定平衡,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是目前获取的主流方法,经过两步反应完全转化为和,其能量变化如图:

    则总反应的等于
    A. B. C. D.
    【答案】A
    【详解】由图知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由盖斯定律,(第一步+第二步反应)可得总反应,=(+206.4-41.0)= ,故选:A。
    7.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两年来环绕器和火星车持续工作,传回大量火星探测数据,数据表明火星大气和南极极冠都含有大量CO2,科学家提出由CO2参加反应的新型全固态电池有望为火星探测器供电。该电池以金属钠为负极,多孔碳纳米管为正极,(NZSP)为无机固态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CO2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Na+通过NZSP移向正极
    C.放电时,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通过NZSP流回负极
    D.无机固态电解质NZSP也可用电解质水溶液替代
    【答案】B
    【详解】A.放电时,CO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Na+通过NZSP移向正极,故B正确;
    C.电子只能沿导线迁移,不能穿过电解质,故C错误;
    D.钠与水剧烈反应,故不能选择水溶液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8.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B、E分别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完全相同
    D.含氧酸的酸性:
    【答案】A
    【分析】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假设A是H元素,B的原子序数小于C,则C是Na元素,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则B是元素,D是S元素,所以假设成立,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最大,E是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详解】A.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应为,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O>S,故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O>S,故B错误;
    C.C分别与B、E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过氧化钠或氧化钠、氯化钠,过氧化钠含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其它含氧酸酸性无此规律,故D错误;
    故选:A。
    9.常温时,在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在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A.为紫色,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强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加入铝粉不产生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
    C.、、均为无色,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为浅黄色溶液,且与、反应,强酸性环境中碳酸根不能大量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进行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为制取并收集少量Cl2 B.图②为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
    C.图③为除去中SO2的少量HCl D.图④为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原料的混合
    【答案】C
    【详解】A.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氯气时应为长管进短管出,A错误;
    B.HNO3会氧化,生成干扰检验,因此应改用稀盐酸,B错误;
    C.SO2在饱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饱和NaHSO3可以除去SO2中的HCl,C正确;
    D.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原料的混合是先加入无水乙醇,再缓缓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无水乙酸,D错误;
    故选C。
    11.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所有的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质量减轻 B.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D.
    【答案】B
    【详解】由于是足量的,硝酸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铜;混合气体与氧气、水反应又得到硝酸,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原子失去的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生成,获得溶液,由电荷守恒,的物质的量等于铜失去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氧气获得电子物质的量,也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A.最终得到溶液,反应后溶液中,,,选项A错误;
    B.,结合A项关系式可得,选项B正确;
    C.根据守恒,,选项C错误;
    D.,,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二、多选题
    12.某治疗哮喘的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该有机物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取代、加成、酯化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答案】BD
    【详解】A.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故A正确;
    B.饱和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是四面体结构,因此甲基上的碳原子不一定与其它碳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
    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有甲基、羧基、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其中有羧基和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羰基三种官能团,故D错误;
    故选:BD。
    13.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经研究得知二氧化氮易发生自身二聚反应(g,红棕色(g,无色),现研究小组向容积均为的甲、乙两恒温恒容容器中分别通入,测得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容器
    T/℃
    n/mol
    t/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T1
    n(NO2)
    2.00
    1.50
    1.10
    0.85
    a
    0.80
    0.80

    T2
    n(NO2)
    2.00
    1.60
    1.25
    1.00
    0.80
    0.65
    0.65

    A.,起始时甲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较多,速率较大
    B.内,甲中的平均反应速率
    C.后,甲容器中的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平衡时的转化率,甲容器>乙容器
    【答案】AC
    【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甲容器中的变化量大于乙容器的,说明甲容器中反应速率快,温度高,因此,再根据活化分子理论可知, 选项A正确;
    B.内消耗的物质的量是,容器体积为,故甲中的平均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
    C.根据甲速率大于乙,时,甲容器中物质的量一定达到,且时仍为,故达平衡状态,选项C正确;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乙容器中消耗的大于甲容器的,因此的转化率,甲容器Cl,稳定性HF>HCl;
    (3)
    Cl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种类为极性键(H-O)、非极性键(Cl-Cl);
    (4)
    F的单质及合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F为Fe,F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

    四、实验题
    16.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工业是基本无机化工之一、从氨可加工成硝酸,现代化学工业中,常将硝酸生产归属于合成氨工业范畴。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和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制备气体实验中,装置A除了可以用于制备NH3,还可用于制备的常见气体是____(填气体名称),仪器B的名称_______。
    (2)选择装置A制备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NH3,选择上图的部分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
    (4)工业上将含氯化氢的氯化铵母液与氨气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铵饱和溶液,经冷却至30~45℃,析出氯化铵晶体,再经_______一系列操作制得氯化铵成品,分离所得的氯化铵母液进入吸收塔循环使用,检验母液中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
    (5)氨的催化氧化法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一种方法,具体的化学反应是先将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产生硝酸。
    【答案】(1)     氧气     (球形)干燥管
    (2)
    (3)
    (4)     过滤、洗涤、干燥     取少量待测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

    【解析】(1)
    装置A为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该装置还可以制备氧气;氧气可以通过加热KMnO4,或者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固体来制备,均可使用装置A。仪器B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
    (2)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固体可制备NH3,化学方程式为。
    (3)
    该实验方法制备的NH3中含有H2O,需要干燥,利用碱石灰干燥氨气,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利用装置D收集NH3时,从g进入。NH3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需要防倒吸,选择装置F。因此其连接顺序为。
    (4)
    从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冷却析出氯化铵晶体后,需要过滤、洗涤、干燥才能得到氯化铵成品。母液中的,可让转化为NH3,通过检验NH3来检验,实验操作为取少量待测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
    NH3和O2在催化剂加热的情况下生成N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五、原理综合题
    17.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要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I.某温度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为,。
    (1)已知、的燃烧热分别为、,且,则_______。
    II.在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2)时间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若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和(保持温度不变),则此平衡将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不”、“向逆反应方向”)。
    (4)下列措施能使增大的是_______。
    A.将从体系中分离 B.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C.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D.再充入
    III.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制作成甲醇燃料电池可进一步提升燃料的利用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某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5)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6)当电极A上消耗时,在电极B附近消耗的体积为_______(标准状况)。
    【答案】(1)-95.7
    (2)
    (3)          不
    (4)AC
    (5)
    (6)33.6

    【解析】(1)
    ①H2(g)+O2(g)=H2O(l) ΔH=-285.8kJ/mol,②CH3OH(l)+O2(g)=CO2(g)+2H2O(l) ΔH=-726.5kJ/mol,③CH3OH(l)= CH3OH(g) ΔH=35.2kJ/mol,目标反应式=反应①×3-②+③,则a=-285.8kJ/mol×3+726.5kJ/mol+35.2kJ/mol=-95.7kJ/mol
    (2)
    从图中可知,0-3min内CO2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4mol,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H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1.2mol,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图示可知,平衡时CO2浓度为0.05mol/L,CH3OH浓度为0.15mol/L,H2浓度为0.05mol/L,H2O的浓度为0.15mol/L,则K的值为3600。平衡后加入0.4molCO2和1.2molH2O,则此时CO2浓度为0.15mol/L,H2O浓度为0.45mol/L,则Q=3600=K,则平衡不移动。
    (4)
    A.将H2O从体系中分离,产物浓度减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A正确;
    B.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但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B错误;
    C.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均正向移动,增大,C正确;
    D.再充入0.8molCO2,尽管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但是CO2浓度增大,减小,D错误;
    故答案选AC。
    (5)
    由图可知,该原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在NaOH溶液作为电解质的条件下,电极反应式为。
    (6)
    根据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当电极A上消耗32gCH3OH即1molCH3OH时,转移电子6mol,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则消耗的氧气为1.5mol,即标准状况下33.6L氧气。

    六、有机推断题
    18.类比学习法是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与乙烯性质相似,含有的物质性质与乙醇的性质相似,含有的物质性质与乙醛的性质相似,含有的物质性质与乙酸的性质相似。已知烯烃A没有支链,由A制备G和高分子化合物H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下列试剂中可以鉴别D和F的是_______(填标号)。
    ①溶液  ②新制悬浊液  ③  ④酸性溶液  ⑤溶液
    (4)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D与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化合物I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官能团,则I的结构有_______种,写出等效氢种类最少的I的结构简式:_______。
    【答案】(1)     加成反应     醛基
    (2)
    (3)②④⑤
    (4)
    (5)
    (6)     3    

    【分析】A的分子式为C5H10,属于不饱和烃,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H;根据流程图可以推断,A加氢生成B,B和Cl2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C,C在一定条件生成醇D,D发生氧化生成醛E,E氧化生成羧酸F,D和F生成酯G;据此分析解题。
    (1)
    据分析可知,A与氢气加成生成B;E为醛,含有醛基;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醛基;
    (2)
    由题可知烯烃A没有支链,所以,所以发生聚合反应产物为;
    故答案为;
    (3)
    据分析可知,D为醇,F为羧酸;①D和F加入溶液均没有明显反应;②D能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F不能;③D和F聚能与反应生成气体,不能用于鉴别;④D能使酸性溶液褪色,F不能;⑤F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D不能;所以②④⑤能用于鉴别D和F;
    故答案为②④⑤;
    (4)
    D发生氧化生成醛E,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
    D和F在浓硫酸条件下加热生成酯G,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
    化合物I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官能团,所以I为醛;有,,;其中的等效氢种类最少;
    故答案为3, ;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有机官能团之间的转换,熟练掌握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反应条件是关键。

    相关试卷

    2024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8月)化学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8月)化学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答案和解析pdf、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西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