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数学复习之线段和差最值隐圆问题 试卷 6 次下载
- 中考数学复习之线段和差最值问题之对称 试卷 4 次下载
- 中考复习之线段和差最值之费马点问题 试卷 5 次下载
- 中考数学复习阿氏圆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 中考数学复习之线段和差最值问题胡不归问题 试卷 4 次下载
中考数学复习之线段最值之瓜豆原理
展开一.轨迹之圆篇
引例1:如图,P是圆O上一个动点,A为定点,连接AP,Q为AP中点.
考虑:当点P在圆O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观察动图可知点Q轨迹是个圆,而我们还需确定的是此圆与圆O有什么关系?
考虑到Q点始终为AP中点,连接AO,取AO中点M,则M点即为Q点轨迹圆圆心,半径MQ是OP一半,任意时刻,均有△AMQ∽△AOP,QM:PO=AQ:AP=1:2.
【小结】确定Q点轨迹圆即确定其圆心与半径,由A、Q、P始终共线可得:A、M、O三点共线,由Q为AP中点可得:AM=AO.Q点轨迹相当于是P点轨迹成比例缩放.
引例2:如图,P是圆O上一个动点,A为定点,连接AP,作AQ⊥AP且AQ=AP.
考虑:当点P在圆O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Q点轨迹是个圆,可理解为将AP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Q,故Q点轨迹与P点轨迹都是圆.接下来确定圆心与半径.
考虑AP⊥AQ,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M⊥AO;考虑AP=AQ,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M=AO,且可得半径MQ=PO.即可确定圆M位置,任意时刻均有△APO≌△AQM.
引例3:如图,△APQ是直角三角形,∠PAQ=90°且AP=2AQ,当P在圆O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考虑AP⊥AQ,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M⊥AO;考虑AP:AQ=2:1,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O:AM=2:1.即可确定圆M位置,任意时刻均有△APO∽△AQM,且相似比为2.
【模型总结】
为了便于区分动点P、Q,可称点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
此类问题的必要条件:两个定量
主动点、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是定量(∠PAQ是定值);主动点、从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定量(AP:AQ是定值).
【结论】(1)主、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等于两圆心与定点连线的夹角:∠PAQ=∠OAM;
(2)主、从动点与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两圆心到定点的距离之比:AP:AQ=AO:AM,也等于两圆半径之比.按以上两点即可确定从动点轨迹圆,Q与P的关系相当于旋转+伸缩.
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圆得圆,“种”线得线,谓之“瓜豆原理”.
例1:如图,点P(3,4),圆P半径为2,A(2.8,0),B(5.6,0),点M是圆P上的动点,点C是MB的中点,则AC的最小值是_______.
【分析】M点为主动点,C点为从动点,B点为定点.考虑C是BM中点,可知C点轨迹:取BP中点O,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即为点C轨迹.
当A、C、O三点共线且点C在线段OA上时,AC取到最小值,根据B、P坐标求O,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OA,再减去OC即可.最小值为.
二.轨迹之线段篇
引例:如图,P是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AP,取AP中点Q,当点P在BC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当P点轨迹是直线时,Q点轨迹也是一条直线.
可以这样理解:分别过A、Q向BC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在运动过程中,因为AP=2AQ,所以QN始终为AM的一半,即Q点到BC的距离是定值,故Q点轨迹是一条直线.
【引例】如图,△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AQ=90°且AP=AQ,当点P在直线BC上运动时,求Q点轨迹?
【分析】当AP与AQ夹角固定且AP:AQ为定值的话,P、Q轨迹是同一种图形.
当确定轨迹是线段的时候,可以任取两个时刻的Q点的位置,连线即可,比如Q点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连接即得Q点轨迹线段.
【模型总结】
必要条件:
主动点、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是定量(∠PAQ是定值);主动点、从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定量(AP:AQ是定值).
结论:
P、Q两点轨迹所在直线的夹角等于∠PAQ(当∠PAQ≤90°时,∠PAQ等于MN与BC夹角)
P、Q两点轨迹长度之比等于AP:AQ(由△ABC∽△AMN,可得AP:AQ=BC:MN)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C、D在x正半轴上,以AB为边在AB的下方作等边△ABP,点B在y轴上运动时,求OP的最小值.
【分析】求OP最小值需先作出P点轨迹,根据△ABP是等边三角形且B点在直线上运动,故可知P点轨迹也是直线.取两特殊时刻:(1)当点B与点O重合时,作出P点位置P1;(2)当点B在x轴上方且AB与x轴夹角为60°时,作出P点位置P2.连接P1P2,即为P点轨迹.
根据∠ABP=60°可知:与y轴夹角为60°,作OP⊥,所得OP长度即为最小值,OP2=OA=3,所以OP=.
练习题
1.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
2.如图,正方形ABCD中,,O是BC边的中点,点E是正方形内一动点,OE=2,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DF,连接AE、CF.求线段OF长的最小值.
3.△ABC中,AB=4,AC=2,以BC为边在△ABC外作正方形BCDE,BD、CE交于点O,则线段AO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4.如图,在等边△ABC中,AB=10,BD=4,BE=2,点P从点E出发沿EA方向运动,连结PD,以PD为边,在PD的右侧按如图所示的方式作等边△DPF,当点P从点E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是________.
5.如图,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的一个定点,AC⊥x轴于点M,交直线y=-x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________.
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且BE=1,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等边△EFG,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
7.如图,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有一个动点A,连接AO并延长交图像的另一支于点B,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C,满足AC=BC,当点A运动时,点C始终在函数的图像上运动,若tan∠CAB=2,则k的值为( )
A.2B.4C.6D.8
8.如图,A(-1,1),B(-1,4),C(-5,4),点P是△ABC边上一动点,连接OP,以OP为斜边在OP的右上方作等腰直角△OPQ,当点P在△ABC边上运动一周时,点Q的轨迹形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________.
9.如图所示,AB=4,AC=2,以BC为底边向上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BCD,连接AD并延长至点P,使AD=PD,则P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10.如图,线段AB=2,点C为平面上一动点,且∠ACB=90°,将线段AC的中点P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Q,连接BQ,则线段BQ的最大值为 .
11.如图,⊙O的直径AB=2,C为⊙O上动点,连接CB,将CB绕点C逆时针旋转90⁰得到CD,连接OD,则OD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2.如图,在ABC中,∠ACB=90°,点D在BC边上,BC=5,CD=2,点E是边AC所在直线上的一动点,连接DE,将DE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F,连接BF,则BF的最小值为____
13.已知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E是高AD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将线段BE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F,连接DF,则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当线段DF长度的最小值时,DE的长度为 .
14.如图1,在△ABC中,BE平分∠ABC,CF平分∠ACB,BE与CF交于点D.
(1)若∠BAC=74°,则∠BDC= ;
(2)如图2,∠BAC=90°,作MD⊥BE交AB于点M,求证:DM=DE;
(3)如图3,∠BAC=60°,∠ABC=80°,若点G为CD的中点,点M在直线BC上,
连接MG,将线段GM绕点G逆时针旋转90°得GN,NG=MG,连接DN,当DN最短时,直接写出∠MGC的度数.
1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5x+5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抛物线y=x2+bx+c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B.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若点M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M运动到某一位置时,△ABM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求此时点M的坐标;
(3)如图2,以B为圆心,2为半径的⊙B与x轴交于E、F两点(F在E右侧),若P点是⊙B上一动点,连接PA,以PA为腰作等腰Rt△PAD,使∠PAD=90°(P、A、D三点为逆时针顺序),连接FD.求FD长度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π 2.5-2 3.3 4.8 5.2 6. 7.D 8.3 9.4-2≤PB≤4+2 10. 11. 12. 13. 14.127°,25°
15.(1)y=x2-6x+5 (2)M(2,-3)、(4,-3) (3)2-2≤DF≤2+2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4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4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触类旁通的能力.,课后反馈,板书设计,函数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 线段的最值问题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 线段的最值问题 教学设计,共6页。
圆中的最值专题教案: 这是一份圆中的最值专题教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例题精讲,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