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优秀课件ppt
展开1、掌握文学常识——孟子及《孟子》,熟读并背诵课文。2、识记重点词语并翻译文章,理清文章思路。3、理解作者思想,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____,字子舆。____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____”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______ 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妾妇之道( ) 不能淫( )女 家(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楚国贵族,孟子的弟子,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称之“犀首”,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担任担任秦国大良造(宰相)
张仪,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
用一个反问句,要批驳的靶子: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观点及其论据
景春的观点: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 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这个观点的依据: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可怕,宁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严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译文:孟子说:“这怎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成年男子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指夫家。同“汝”,你。
对于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直接否定景春的观点。 然后,孟子分析“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叮嘱,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固然也应当服从,但服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假如君行不义,臣就应当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当然应当服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告补正。以一味服从为原则,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译文: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运用道理论证,从正面论述了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大丈夫”的标准:一是要有推行“仁道”的志向和抱负,讲仁义,守礼法,做事要合乎道义。二是要有气节,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面对任何环境都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节操。三是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换而言之就是只有懂得仁、礼、义的人,只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只有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1、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为大丈夫?
(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独立的人格,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他们都是魏国人,却投奔秦国,帮助秦国对付魏国。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 孟子是儒家之人,儒家主要主张礼仪,走正义之道,多为百姓着想,而身为纵横家的张仪和公孙衍则主张战争,不站在儒家所谓的正义的一侧,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之道,这两人并没有全部做到,所以才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1)他是个仁者,有以天下为家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天下人为亲的伟大情怀,居住在天下最大的居所——“仁”里。要是个讲礼仪的人,要有为天下而立大正的社会理想和觉悟。他是个“大道之行,为公天下”的公道主义者。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时势适宜的时候,实现志向了,就跟百姓一起实行它;时势不宜的时候,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实行自己的道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警示人们在富贵后,仍然要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 在穷困中,要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3)、当今社会,许多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成了腐败分子。作为公民,人人都应注意做人准则、品德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
5、景春和孟子大丈夫的标准各是什么?
孟子的标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景春的标准: 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的人。
丈夫之冠也( )往送之门( )妾妇之道也( )与民由之( )此之谓大丈夫( )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 )
妾妇之道也( )不得志,独行其道(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
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都是使动用法,淫:使……惑乱,移:使……改变,屈:使……屈服。
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
古义: 今义:
往之女家。( )
《富贵不能淫》中作者通过问答的形式,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到“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从 仁、礼、义及立身处世的角度阐述,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富贵不能淫,类比说理,个人修养,责任担当,处事原则,提出观点,分析论述,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此之谓大丈夫,初识“大丈夫”,景春曰,孟子曰,品读“大丈夫”,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追本探义,补充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够可以,听读翻译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感知课文要点,资料链接,分析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