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单选题
杨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能适应当地的恶劣条件,且生长迅速。因此,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老百姓清一色地选择杨树。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叫天牛的树心虫在西北地区蔓延成灾,使许多杨树枝枯梢断,空心烂肠,宁夏90%以上市县受害。在喷药救治无效之后宁夏砍了8000万余株杨树,占1.4亿株林木总量的50%多,他们引以为豪的绿色长廊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杨树的生长习性是( )
A.抗风耐旱B.喜光,不耐盐碱C.喜水喜湿D.抗寒,不耐高温
2.推测当地杨树虫害成灾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气候异常B.树种单一C.种植技术低D.树木老化
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该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A.人工增雨,增加林区水分含量B.营造乔灌草、多树种、多层次结合的林带
C.加大技术投入,研制新型农药D.从亚热带地区引进树种,促进林地更新
【答案】
1.A2.B3.B
【分析】
1.由材料可知,杨树适应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抗风沙、耐干旱、耐盐碱。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西北地区夏季温度高,故杨树可耐高温,D选项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老百姓清一色地选择杨树”,说明人工林往往树种单一,生物链简单,而且不稳定,容易发生病虫害,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对病虫害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越强,天然林中各种树种、草木混合,形成了复杂的生物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森林病虫害较少,B选项符合题意。由上题知树种单一是引起病虫害的根本原因,A选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大农药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C选项错误。杨树生长在温带地区,从亚热带地区引进树种,不利于引进树种的生长,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杨树是散生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的森林树种。在我国分布于北纬25度~53 度,东经80度~134度之间,即分布于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地区。世界其他地区一般分布于北纬30度~72度的范围。
读农业智能大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农业智能大棚监测土壤水分、植物养分含量等信息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BDSB.RSC.GISD.VR
5.下列关于农业智能大棚叙述不正确是( )
A.智能灌溉,节约农业用水B.远程监控,提高劳动效率
C.水肥一体,利于环境保护D.改善条件,减少技术依赖
【答案】
4.B5.D
【分析】
4.农业智能大棚监测土壤水分、植物养分含量等信息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其主要功能是监测,以获取信息,B项正确。BD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项错误。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项错误。VR不是地理信息技术,D项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农业智能大棚采用智能灌溉,节约农业用水,A项正确。利用RS技术远程监控,提高劳动效率,B项正确。水肥一体,利于环境保护,C项正确。改善条件,对技术依赖增强,D项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和智能农业的有关知识,BDS是北斗导航系统。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B.少旱涝灾害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
7.现代社会,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
①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经济发达,农业不受重视
③人均耕地少④酸性土壤,粮食单产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6.A7.B
【分析】
6.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入海口,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容易积水,适宜发展成为渔业养殖,A正确 ,B错误;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较大,阴雨天气多,光照弱,昼夜温差小,C错;该区域属于冲积平原以泥沙淤积为主, 土壤肥沃。红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较贫瘠,D错。 故选A。
7.长江中下游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①正确。经济发达,农业不受重视不是主要的原因,②错误。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少,总产量低,③正确。水稻土为主,土壤肥沃,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考查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调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9.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8.D9.A
【分析】
8.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大豆生产起步早于巴西,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及劳动生产率都要高于巴西, ABC项错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较美国低,导致大豆生产的成本较美国低,因此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D项正确。故选D。
9.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要积极培育优良品种。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大豆的质量,故A正确。 B、C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劳动力投入,对提高大豆的质量无多大影响,故B、C错误。 加大化肥使用量,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大豆产量,但却不利于大豆品质的提高,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以大豆的种植和销售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需要结合世界地理中关于美国和巴西的介绍即可作答。
陕西榆林市佳县十年九旱,该县泥河沟村栽培枣树有3000多年历史,红枣文化已融入当地民俗传统文化中。村民几乎将所有土地种上耐瘠薄的枣树。2014年,泥河沟村36亩千年古枣园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泥河沟村先民选在此处建村落的突出优势是( )
A.平原地形,土层深厚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靠近河流,取水方便D.河运发达,便于出行
11.泥河沟村几乎将所有的土地只种植枣树,主要是为了( )
A.适应自然环境B.满足市场需求
C.遵循饮食偏好D.防治水土流失
12.为了保护和发展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 )
A.培育枣树新品种B.扩大枣树种植规模
C.提高红枣商品率D.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答案】
10.C11.A12.D
【分析】
10.据材料可知,村民几乎将所有的土地种上耐瘠薄的枣树,可见这里的土壤并不深厚,陕西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并非平原,故A选项错误;泥河沟村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故B选项错误;泥河沟村位于河谷地带,靠近黄河,取水方便,故C选项正确; 黄河水量较小,且泥沙含量大,水运不发达,故 D选项错误。故选C。
11.据材料可知,村民几乎将所有的土地种上耐瘠薄的枣树,可见只种植枣树是为了适应土壤贫瘠的自然环境;材料中没有涉及市场信息和饮食偏好信息;防止水土流失不是枣树独有的作用,其他森林树种也有该作用,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12.培育枣树新品种,对于古枣园保护不利,故A选项错误;扩大枣树种植规模,会导致古枣园生态环境破坏,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利,故B选项错误;提高红枣商品率,也会促使种植规模扩大,破坏生态环境,故C选项错误;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有利于扩大知名度,有利于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故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榆林市枣树种植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区位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需要结合课本关于农业区位的介绍即可作答。
蔬菜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农产品,完成下面小题。
13.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B.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C.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D.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14.当前,我国在一些县、乡出现了专门生产蔬菜的农业基地,其产品供应的范围相当广泛。这种农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改造和改良 B.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
C.对作物生长季节的调整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答案】
13.B 14.D
【分析】
13.上海人口多,城市对蔬菜、奶、禽蛋、肉类的市场需求大,所以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以满足城市市场需求,B正确;并不是利用城市自来水灌溉,A错;气候、土壤、生产技术水平等均不是上海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CD错。故选B。
14.注意关键信息“其产品供应的范围相当广泛”。蔬菜属于生鲜作物,易变质,之所以能供应相对广泛的范围,原因在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其销售范围大大扩大,市场扩大,促进了这种农业基地的形成,D正确;自然条件的改造和改良、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作物生长季节的调整等均对这种农业基地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其产品供应的范围相当广泛”这一关键信息无明显对应关系,不是这种农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故选D。
【点睛】
在城市郊区,受城市市场需求的影响,多发展花卉、蔬菜、蛋禽、乳制品等农产品,一方面,这些农产品易变质,不易长距离运输;另一方面,城市郊区土地面积有限,发展该类城郊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二、综合题
15.我国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平原盛产玉米,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并称为“世界黄金玉米带”。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吉林的玉米收种多是家庭式的分散经营,机械收割的比例仅为20%。
材料二:2015年吉林省政府接管了濒临破产的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玉米提炼企业。这一举措说明吉林省对加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视。
(1)吉林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分析吉林省生产玉米的自然区位优势。
(2)吉林省玉米带在7、8月易多发旱涝灾害影响产量,试运用雨带推移知识分析原因。
(3)判断美国玉米带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结合美国玉米带的生产特点和吉林玉米带的生产现状,提出我国吉林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4)分析吉林省加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位于长春平原(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受夏季风影响,一般7月、8月雨带推移至东北地区。但夏季风通常不稳定,夏季风过强的年份,东北地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夏季风过弱的年份,东北地区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玉米的生产
(3)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吉林玉米多是分散经营、机械收割比例低,未来可以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4)吉林盛产玉米,加工业原料充足;政府重视深加工产业,有政策的支持。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的农业的有关知识。将美国的玉米带和东北的玉米生产进行对比,要紧急结合课本的内容。
【详解】
(1)据吉林省玉米带图,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位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分布在黑土区,土壤肥沃,少用化肥;地形与气候条件组合,无霜期比山区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质量高。
(2)受副热带副高压脊的影响,我国的锋面遇到7月、8月雨带推移至东北地区。但副高的强弱不稳定,副高强,锋面雨带一直停留在北方,东北地区降水量过多,出现洪涝灾害;副高过弱的年份,锋面雨带一直停留在南方,东北地区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
(3)美国的玉米市场属于高度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吉林玉米多是家庭经营,分散经营、机械收割比例低,劳动力成本高。未来可以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营销力度,推广优良品质。
(4)根据材料三,当地原有玉米加工业,但是未作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进行深加工,是对产业的优化,也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盛产玉米,深加工原料充足。有政策支持,政府重视玉米的深加工产业。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赣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mm;盛产脐橙,播种面积17.3公顷.有“世界橙乡”美誉;”赣南脐橙”2011年破纪录地实现了14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然而普遍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85%,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赣南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赣南脐橙作为江西省唯一产品,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2016年,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达到668.11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 2017年,赣南脐橙列入中欧“100+100”互认保护名单。2019年11月,经评估该品牌价值500亿元以上。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材料二 赣南地形、交通图
材料三 赣南脐橙产区分布图
(1)根据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列举赣南地区大面积发展脐橙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信丰脐橙种植生产的区位条件优于安远、寻乌二县的原因。
(3)据材料一针对“赣南脐橙”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请你帮助赣州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合理措施。
【答案】(1)有利:赣南大部分地区海拔为200-500m,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适合发展脐橙种植;赣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有利于脐橙生长。不利: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形成干旱;红壤广布,肥力较低;地势南高北低(或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有利于冬季风停滞,不利于脐橙越冬。
(2)交通条件:信丰有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和范围。地形条件:信丰多低山丘陵(200-500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高度>500m,地形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市场条件:距离赣州市区,信丰最近,市场条件最好,人口比安远、寻乌两县多。(以上任选2点作答)
(3)加强宣传,积极开拓脐橙市场;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山区交通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属常规性题目,较容易,解答前需认真分析图文材料。
【详解】
(1)影响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可从热量、光照和降水等方面考虑。由材料一可知,赣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mm。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且纬度低、光照充足,利于脐橙生长;但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不利于脐橙生长。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赣南大部分地区为海拔200—500低山丘陵,地势起伏明显,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适合发展脐橙种植;地势从东南西三面向北降低,易造成冬季风堆积停滞,气温低,不利于脐橙越冬。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少,肥力较低,不利于脐橙栽培。
(2)分析材料二可知,信丰与安远、寻乌二县农业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交通、市场、地形、气候等方面。信丰有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和范围。从地形角度分析,信丰多低山丘陵(200—500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高度>500m,地形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信丰距离赣州市区最近,市场条件最好。
(3)丰产不丰收的原因,主要从市场、品种、附加值等方面分析。为拓展市场,要加强宣传,增加脐橙的市场知名度;加强山区交通建设,促进当地脐橙外运。从品种看,应发展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从附加值看,应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赣南脐橙”主产县人口数据(2020户籍人口)
信丰
78.6万
宁都
79.9万
安远
43.5万
于都
110.3万
寻乌
34.4万
龙南
37.4万
瑞金
84.6万
兴国
80.6万
会昌
48.5万
※赣州全市总人口
997.8万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精品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服务业区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优秀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工业区位因素,6万名从业者、年产值80亿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优秀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塞舌尔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