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质量检测地 理 试 题(考试用时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科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橡皮擦干净后,涂上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一1-3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年7月1日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引得现场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景象发生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此时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D.此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2、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4月18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8月11日前后 D.10月6日前后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A—春季 B.B—秋季 C.C—冬季 D.D—夏季4、若图中回归线的度数增大,则( )①北温带范围缩小②热带范围缩小③寒带范围增大④南温带范围扩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对于“在哪能看到中国第一缕阳光”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最东端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抚远(48°N,134°E)!但是,浙江温岭(28°N,121°E)也自称是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影响一个地点是否能看到中国第一缕阳光的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海拔④日期⑤距海远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6、关于抚远和温岭描述正确的是( )A.抚远和温岭不会同时看到第一缕阳光B.抚远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日数比温岭少C.春分到秋分抚远比温岭先看到第一缕阳光D.抚远位于温岭的西北方向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a地岩石的形成时间早于( )A.b地岩石 B.c地岩石 C.d地岩石 D.e地岩石8、f地岩石的主要特点最可能是( )A.常含有化石 B.有流纹或气孔 C.有片理构造 D.矿物结晶颗粒大读“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能正确表示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是( )A.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D.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沉积10、与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台湾山脉下图为西藏察雅县瓦约村古河道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地区河流地貌发育与图示河流地貌发育相似度最高的是( )A.内蒙古高原的乌拉盖河下游 B.黄土高原的渭河上游C.横断山区的金沙江下游 D.南岭山区的珠江上游12、在河流改道前,古河道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裁弯取直趋势逐渐减弱 B.地峡距离逐渐增大C.牛轭湖的面积逐渐减小 D.河流曲率逐渐增大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m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14、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16、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本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18、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9、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0、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由西向东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21、(10分)阅读某日地球光照状况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完成下列要求。
(1)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是_________;与北京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范围比是___________。
(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甲的昼长约为____小时。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因为“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据统计,1950年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共发生了12次揭河底现象。材料二: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1)结合材料,尝试推测黄河小北干流的河谷形态并简要说明推测依据。(2)尝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3)尝试推测揭河底现象给小北干流及下游河段造成的影响。2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梅雨异常会给我国江淮地区带来严重的旱涝灾害。研究发现,梅雨期雨带的位置与下图中A气压中心密切相关,而降水强度往往与B气压中心的发展有一定联系。A气压中心是一个永久性存在于太平洋之上且自下而上的深厚气压系统,范围一般采用588百帕等压线包围的区域为代表。B气压中心是从地面至6000米高空的一个暂时性冷气柱,在其活动期间,能够引起北方干冷空气南侵。下图为梅雨期B气压中心形成后部分区域的平均气压分布图和江淮地区平均雨量逐日演变图。(1)解释A气压中心形成原因。(2)描述B气压中心形成后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变化。(3)说明B气压中心活动影响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变化的过程。2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9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同意构建全方位合作格局,重点加强贸易投资、灾后重建、能源、旅游四大领域合作。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海拔1370米。(1)据图Ⅱ概括加德满都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尼泊尔自然灾害多发。列举一种该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立杆无影”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现象。根据材料可知,此刻时间为7月1日,7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2、答案:B解析: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7月1日出现“立杆无影”现象,表示该日太阳直射广州市。此次太阳直射广州市的日期大约为北半球夏至日后的第9天,所以另一次太阳直射广州市的日期大概为夏至日前的第9天,即6月11日前后,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3、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A时,直射点在赤道,且向北移动,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居中,并正在减少,因此南半球的季节为秋季,A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B时,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南半球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昼长最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南半球的季节为冬季,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C时,直射点在赤道,且向南移动,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居中,并正在增加,因此南半球的季节为春季,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D时,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最长、大部分地区正午高度最高,获得太阳辐射多,因此南半球的季节为夏季,D正确。故选D。4、答案:A解析:回归线与极圈纬度数互余,若图中回归线的度数增大,则极圈度数减小,则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增大,即热带范围增大,②错误;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范围缩小,即南、北温带范围缩小,①正确、④错误;极圈以内的范围增大,即寒带范围增大,③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5、答案:A解析:①因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与纬度位置有关,因此,纬度位置会影响一个地点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刻,故①正确;②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最先见到日出,所以经度位置是影响一个地点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刻的主要原因,故②正确;③海拔高低是影响一个地点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刻重要因素,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日出时间会越早,故③正确;④因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产生了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不同日期,日出时间不同,所以日期也会影响一个地点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刻,故④正确;⑤距海远近与一个地点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刻早晚没有关系,故⑤错误;故A①②③④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6、答案:C解析:A.抚远(48°N,134°E)和温岭(28°N,121°E)的经度差只有13°,距离较小,一年中很有可能两个城市同时位于同一个晨线上,有机会同时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故A选项错误;B.与温岭(28°N,121°E)相比,抚远(48°N,134°E)纬度位置高,位置又偏东,夏季抚远(48°N,134°E)昼长比温岭(28°N,121°E)长,所以抚远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日数比温岭多,故B选项错误;C.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白昼越长,黑夜越短,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温岭(28°N,121°E)相比,抚远(48°N,134°E)纬度位置高,位置又偏东。抚远比温岭先见到第一缕阳光,故C选项正确;D.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方向,首先依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北纬向北度数增加,南纬向南度数增加。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根据就近原则判断东西方向,由此可以判断,抚远(48°N,134°E)位于温岭(28°N,121°E)的东北方向,故D选项错误。7、答案:A解析:由沉积岩下早后晚,结合图示岩浆活动的位置可知b、c、e、d四地岩石,只有b晚于a地岩石,所以A符合,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8、答案:C解析:从图示岩石f紧挨岩浆岩可知其为变质岩,则A.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点,故A选项错误;B.有流纹或气孔是喷出岩的特点,故B选项错误;C.有片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D.矿物结晶颗粒大是侵入型岩浆岩的特点,故D选项错误。9、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两侧地壳抬升,中间岩层断裂陷落,形成低地,在黄河及其支流影响下,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形成过程为: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地质构造为断层中的地堑,与其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A正确。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台湾山脉属于褶皱山脉,BCD错误。故选A。11、答案:A解析:乌拉盖河流经地势平坦的内蒙古高原,在河流下游流速更加缓慢,河流侧蚀作用强,形成河曲,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丰水期或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来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渭河、珠江上游和横断山区的金沙江下游流速快,河流下蚀作用强,难以形成牛轭湖。故A选项正确。1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河流发生改道前,河流凹岸侵蚀加剧,凸岸堆积加强,导致河曲进一步发育,河流曲率逐渐增大。故D选项正确。13、答案:C解析:珊瑚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潟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潟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②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④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①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③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故选C项。14、答案:A解析: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其高出海面部分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映,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中所示④阶段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故选A项。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中季风①②④⑥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图中的季风③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季风⑤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③⑤符合题意,所以C正确。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影响。甲处原为低压带,陆地冬季降温快,形成高压,A错误;乙处原为高压带,1月是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B错误;丙处原为高压带,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副热带高压带,D正确。17、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有些年份指数为正,有些年份指数为负,说明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没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18、答案:D解析:有些年份指数为正,有些年份指数为负,说明我国东部夏季风有些年份强、有些年份弱;1980年指数为负,说明该年夏季风较弱,我国南方降水偏多,江淮地区降水偏多;1961年指数为正,说明夏季风强,我国降水北多南少,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答案:A解析:图中斜线部分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20、答案:B解析:图中A地位于温带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位于温带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21、答案:(1)夏至日; (23°26′N,180°经度);
(2)丙甲乙; 丙甲乙; (3)23°26′; (4)8时; 0时; 二分之一; (5)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0
解析:(1)节气的判读可以根据极圈内是否出现极昼极夜进行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以根据公司(直射点的纬度,12时的经度)进行解答。图中的S表示南极点,从图中可看出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了极夜,说明该日为北半球的节气夏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直射的经度是正午12点所在的经线,即图中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图中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0°,而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正相对,故应是180°.由此得出直射的坐标是(23°26′N,180°)。
(2)昼夜长短的判读可以结合夏至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进行解答;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丙是在赤道,甲、乙两地在南半球,南半球纬度此时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故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丙甲乙;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丙甲乙。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地面的夹角应成互余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即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垂直,延长太阳光线到地表,可看出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地面的夹角刚好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关系;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则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地面的夹角即是求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由于该地为赤道,与直射地的纬度差是23°26′,故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地面的夹角为23°26′。
(4)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和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0时区的时间;新一天所占比重为180°经线时间/24小时。本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中0°经线此时是0时经线,而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20°,则时差8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北京时间是8:00;国际标准时间即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是0时;与北京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即从0°经线向东到180°,占全球的范围比是二分之一。
(5)正午太阳高度较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甲所在纬线日出时间是7:00,日落时间是17:00,根据昼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日出,该日的昼长为10小时。22、(1)答案:河谷呈宽浅的槽型。依据:材料1指出当高含沙量的洪峰通过时,将河底的淤积物成块的卷起,说明河流较浅;材料2显示小北干流河段为摆动河段,推测河流易改道,说明河流经过地区地形较平坦,河谷展宽且水浅。解析:河谷为宽浅的槽型;依据:由材料“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可知,河谷淤积层较薄,河谷较浅;由材料“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可知,河流经过地区地形较平坦,河谷展宽且水浅,河流容易发生改道。(2)答案:黄河及其支流特殊水沙过程长时间,形成不稳定的河床层理淤积结构;前期洪水冲刷河床表层松散沉积物导致下部层理状沉积层出露;含沙量高、高水位的洪水提供动力条件。解析:“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黄河及其支流带来的泥沙经过长时间沉积形成不稳定的层理淤积结构,厚度较薄;前期的洪水把表层松散的沉积物冲走,使下层的层理状沉积层出露,利于洪水的侵蚀;有含沙量高,高水位的洪水带来强劲的侵蚀,为“揭河底”提供动力。(3)答案:有利:易形成窄深河槽,有利于河道的泄洪排沙。不利:容易造成河道主槽摆动,增加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威胁,甚至坍塌或者垮坝。水流携带的粗泥沙,进入水库和下游河道,增加了其泥沙淤积。解析:有利:经过“揭河底”把河道的沉积物冲走,形成窄深的河道,有利于泄洪和排沙,减轻防洪压力;不利:造成河道(主槽)摆动,河堤坍塌,增大防洪压力;水流携带的粗泥沙进入水库和下游河道,增加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加剧洪涝灾害)。23、(1)答案:A地所在纬度分布副热带高气压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陆地温度较海洋高,形成热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保留在海洋上,即A气压中心。(2)答案:B气压中心形成后,当日和次日江淮地区降水量变化小(小幅增加),两天后降水量明显增多,随后降水量逐渐减少。(3)答案:B气压中心形成后,利于北方干冷空气南侵,约两天后到达江淮地区;增强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北侧)冷气团强度,利于暖湿气团抬升,降水强度增大;随着 B气压中心强度减弱,冷气团势力减弱,降水强度减弱。解析:(1)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向南北半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30°N左右上空堆积后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2)B气压中心形成后,降水量大幅增加,后又慢慢减少。(3)B气压中心势力强北方干冷空气南下势力强,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降水量大降水时间短,后B气压中心较弱时,南方暖湿气流势力强。降水时间长阴雨连绵。冷气团先强后弱,降水强度先强后弱。24、(1)答案: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原因:加德满都纬度比较低,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加之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冬季气候温暖,因此全年气温变化小,全年气候温和。夏季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干燥的东北风加之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少,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解析: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据加德满都气候统计图可知,当地最热月气温为25℃左右,而最冷月气温为10℃左右,故可判断其气温特点为全年气候温和;而当地年降水量较大,且夏季降水集中,可判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故可总结得出其气候特点:全年气候温和,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气候的成因要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综合分析,结合图Ⅰ及文字资料可判断:加德满都地处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纬度较低,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河谷地区,据此即可得出当地气候的成因:纬度较低,夏季光照强,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夏季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较多;地处河谷,海拔相对较低,冬季相对温暖,地处东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2)答案: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当地常见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当地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地震: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岩层破碎;地处山区地形坡度大,夏季降水集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洪涝多发:地处夏季风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山区河流河床较窄,水位上涨快。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尼泊尔地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均较多。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天气和气候特点任选一个答题即可。尼泊尔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多发;地表岩层破碎,尼泊尔多山地,地处山区,地形坡度大,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尼泊尔北部有高大山脉,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多滑坡、泥石流;尼泊尔北靠喜马拉雅山,地处夏季风迎风坡,由于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山区河流河床较窄,水位上涨快,洪涝多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四地中有可能表示北京的是, 某日北京时间6,38°W,20, 图中居民区最可能遭遇, 该公路的修建,最初是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豫东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