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濠梁之辩,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鬻技百金,惠子→,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以说吴王,获裂地之赏,庄子→,补充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准确翻译课文。 3.学习庄子善于用设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的艺术手法。4.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和它的现实意义。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 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的人生观。人生观其实是由命运观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命运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庄子的命运观,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意思是说,你无法对抗命运,你只能顺应自然顺应命运。我们要安时顺命,超然物外,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和逍遥。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名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讼者”“辩者”“察士”“刑名家”。中国对严谨逻辑思想之开创者。古代名家“辩者”以严谨逻辑思想而闻名。名家在中国开创了逻辑思想探究,包括对思想中最基本的元素 “实”与“名”和各命题关系的诠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 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
第一层(惠子曰……无为其无用而剖之):惠子认为大瓠无用。第二层(庄子曰……则所用之异也):庄子举例说明“所用之异”的道理。第三层(今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批评惠子。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①谓……曰:对……说 ②贻:赠送 ③瓠:葫芦 ④树:名作动,种植⑤实:名作动,结果实 ⑥坚:坚固的程度
⑦以为:把……当作 ⑧则:那么⑨瓠落:宽大空阔的样子 ⑩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⑪掊:砸破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之种(zhǒng),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pōu)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上它,长出葫芦,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用它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成瓢,就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这个葫芦不可谓不内中空虚而宽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击破了它。”
表面上是为了说明大葫芦大而“无用”;实际上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学习思考:』1惠子种出的瓠有什么特点?他是怎么对待的?内中空虚而宽大。认为瓠大而无用,就把它击破了。2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①固:实在,确实 ②善:擅长③龟手:同“皲”,冻裂手 ④洴澼:漂洗⑤絖:同“纩”,丝絮
⑥事:营生,职业⑦一朝:一旦⑧鬻技:出卖技术⑨请:请允许我 ⑩说:同“悦”,取悦
⑪难:发难,即发兵侵犯⑫一:同样的⑬或:有的人 ⑭异:不同裂地、裂土:分封土地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来买那个药房。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收入不超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房)卖给他吧。’那个外地人得到药方,便拿来取悦吴王。”正巧越国发兵侵略吴国,吴王派他率兵打仗。冬天,跟越人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分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被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凭借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的,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问题探究——概括这一部分的说理特点
——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从一件具体的事情出发,通过对药膏不同的用法,得到前后不同的结果,得到“所用之异也”的结论。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①虑:用绳结缀 ②以为:把……制成③而:表转折,却 ④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比喻不通达的见识释义: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
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1)说明使用方法不同,结果完全不同。(2)批评惠子见识不通达,只看到无用,看不到无用之用。(3)讥讽惠子做法本质与宋人做法一样,从“利”的角度看待有用与无用,看不到无用之“大用”。
1宋人与客是如何对待药方的?你认为两人的见识如何?宋人只把药方用来防治漂洗丝絮时手冻裂,而客用来取悦吴王,用于行军作战。2你认为庄子讲“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呢?
1本文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几个故事?
惠子:大瓠无用庄子:不龟手之药
2思考:惠子和宋人有什么相同点?
“五石之瓠”盛水、做瓢都失败了,最后只能把葫芦打破
眼光狭窄,思维固化,只见世俗小利,不见事物背后的“大用”。
3思考:庄子和客有什么相同点?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眼界宽广,思维活跃,能跳出事物固有之用的窠臼而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4思考:庄子和客有什么根本区别?
根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不同:客:本质处于功利的心机庄子:将五石之瓠用于“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完全脱离功利心机,是一个突破现实束缚、无所依傍、游心于无穷的逍遥游形象,隐含着对绝对自由的追求。
概括本文的寓意,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明确 惠子用的"大瓠之种"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的"不龟手之药"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启示: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
大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大树:“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从“大瓠之用”与“大树之用”看,庄子所说大用是怎样的大用?从中看到怎样的形象与追求?
庄子“无用之大用”—— 天地与心灵融合,精神逍遥自由
“大瓠之用”与“大树之用”展现:突破现实束缚、无所依傍、游心于无穷的逍遥游形象;超尘脱俗、悠游自在、物我合一的心灵世界;庄子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境界;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①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 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是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的,惠子和庄子的对话辩白了彼此的观点,惠子用的是关于大葫芦大而无用的例子来影射庄子的学说大而不实用;而庄子用宋人擅长制造使手不皲裂的药方却卖掉药方,而买药方的人却用这个药方获得了好处,来证明是所用之异的原因,并且指出惠子的想法就是不知道通达的原因。②运用浅近的寓言,文姿多彩。文章想象丰富大胆,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观点。在揽宇宙于一纸,包万物于一文的充满生机、遐想的《逍遥游》中,作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使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寓言体论说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③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读者边读边思,边思边读。
“无用”“大用” 之辩,强调注重内在生命价值,抛开一切外物条件,不为世用才能“逍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庄子不仅批评世俗的狭隘功利性,也自然点出《逍遥游》追求绝对自由的生命题旨。
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示例1:所谓“有用”,一般人的理解是指物质之用,功名之用,富贵之用。以此观之,文学确不如科学“有用”。但如果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学,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世界观”,科学更多是教人以“方法论”,其二者虽相互依存,但显然“世界观”更具有根本性、决定性,这是否意味着文学比之科学更为“有用”?有了高于现实的信仰,就如康德所言的“仰望星空”一样,它给生命以方向、以希望。就像苏轼,远谪黄州,政治失意,人生遇到低谷。但当他让生命融入天地自然,认识到“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就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东坡。苏轼在所谓的“无用”之中成就了人生的“大用”。舍弃无用,也许就舍弃了生活本身。
示例2:“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就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即便是人类史上重大的科学发明,在刚开始时,也曾经被视为“无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初始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而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之后,他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第一台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为了大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背景图ppt课件,共26页。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说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庄子》,初读文本,字词识读,文本解析,大瓠无用,不龟手之药,实用主义,审美主义,理解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6.2 *五石之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