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15 3.4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展开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十五)
非选择题
1.(2022·浙江模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
(1)在图甲中轨道上安装的水平仪,在平衡小车受到阻力时,能不能用于判断阻力是否平衡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当水平仪的气泡处于图示位置时,假设要调节a端螺母,则应使a端螺母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图中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打点计时器在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如图丙中实线所示,虚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为减小实验误差,细线下端所挂重物的质量不超过________.(填字母)
A.10 g B.25 g
C.40 g D.50 g
【答案】 (1)不能 降低 (2)0.35 (3)B
【思维分析】 (1)水平仪只能判断木板是否是水平的,则在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时,不能用于判断阻力是否平衡;当水平仪的气泡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应使a端螺母降低;
(2)打点计时器在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为v5== m/s=0.35 m/s.
(3)由图丙可知,当重物的重力大于0.25 N时图像出现了弯曲,则实验时应该使得细线下端所挂重物的质量不超过25 g,故选B项.
2.(2021·河北模拟)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图乙是其俯视图.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平板上,车左端各系一条细绳,绳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相同的小盘.实验中可以通过增减车中的钩码改变小车的质量,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改变拉力.两个小车右端通过细线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小车在小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合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
(1)实验中,小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2,则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应在小盘中放质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砝码;
(3)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事实上小车和平板间存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平板保持水平,选用更光滑的平板有利于减小误差
B.平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有利于减小误差
C.因为两小车质量相同时与桌面的摩擦力相同,所以摩擦力不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 (1)1∶2 (2)相同 (3)AB
【思维分析】 (1)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at2,可知:a=,两小车的运动时间t相等,则两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为1∶2.
(2)本实验是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要保证拉力不变,则应在小盘中放质量相同的砝码.
(3)若平板保持水平,选用更光滑的平板,摩擦力近似等于0,此时合力即为轻绳的拉力,可以认为合力不变,则有利于减小误差,故A项正确;平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此时合力即为轻绳的拉力,可认为合力不变,则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项正确;若存在摩擦力,则合力为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当小车的质量发生变化,摩擦力也会变,则合力会变化,此时就不能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不变,则误差较大,故C项错误.故选A、B两项.
3.(2021·广东模拟)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拉小车的细线应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
C.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较疏
D.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
(2)如图甲是上述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 s,结合图甲给出的数据(单位:cm),求出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并求出纸带中P点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实验小组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由图b可知: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答案】 (1)BD (2)4.0 2.6 (3)0.5 0.2
【思维分析】 (1)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A项错误;拉小车的细线应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绳子的拉力即为小车受到的水平合力,故B项正确;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为开始打的点,较密,故C项错误;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故D项正确.
(2)利用逐差法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Δx=aT2,解得a==
×10-2 m/s2=4.0 m/s2,P点的瞬时速度为vP=×10-2 m/s≈2.6 m/s.
(3)由图b可知,上边的直线当F=0时,a=2 m/s2≠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说明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所以上边的图线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则另一条直线是在水平情况下得到的.在水平轨道上F-μmg=ma,得a=-μg,所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斜率等于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的倒数.由图b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斜率k=2,所以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0.5 kg,由图b得,在水平轨道上F=1 N时,加速度为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0,解得μ=0.2.
4.(2021·海南模拟)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步骤如下:
第1步:把长木板不带滑轮一端用铰链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用垫块垫起一定高度.两光电门固定在木板上,且光电门1和2距离较远,光电门1距离小滑块(带遮光条)比较近.
第2步:通过调整沙桶内细沙的质量,直至给小滑块一个沿木板向下的初速度,小滑块匀速下滑,即观察到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为止.
第3步:去掉小沙桶,把小滑块紧挨小滑轮由静止释放,记录遮光片(遮光条宽度为d)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同时测量出沙桶(包括里面的细沙)质量m.
第4步:改变垫块的位置,重复第2、3两步.
(2)在实验步骤第3步中,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去掉小沙桶,把小滑块紧挨小滑轮由静止释放后,小滑块所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3)设小滑块(包括遮光条)质量为M,小滑块释放点到光电门2距离为x,若关系式m=________成立,可得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
【答案】 (1)相等 (2) mg (3)
【思维分析】 (1)小车匀速下滑,所以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相等.
(2)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没有去掉小沙桶时,小滑块所受到的绳子拉力、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等四力平衡,所以去掉小沙桶后,另外三力不变,则小滑块受到的合力与绳子拉力等大反向,即合力为mg.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2ax=2x=,化简得m=.
5.(2021·襄阳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一重物的质量M,在光滑的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物和n块质量均为m0的铁片(M>nm0),调整重物到合适高度后静止释放重物,用厘米刻度尺测出重物下降的距离H,同时测出重物下降H所用的时间t0,然后从定滑轮左侧每次只取下一块铁片放到右侧重物上,仍让重物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相同的高度H,记录时间分别为t1、t2….
(1)若厘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则H=________ cm;
(2)下落时间为t0时,重物的加速度为a0,从左侧取下i块铁片置于右侧重物上时,对应的时间为ti,重物的加速度为ai,则=________(用t0和ti表示);
(3)作出i-的图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物的质量M=________(用k、n和m0表示).
【答案】 (1)50.0 (2) (3)(2k+n)m0
【思维分析】 (1)根据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所以读数为50.0 cm;
(2)重物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相同的高度H,则H=a0t02,H=aiti2,则=.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0=,ai=,可得i=,所以i-图线的斜率为k=,则M=(2k+n)m0.
6.(2021·贵州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让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则: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像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答案】 (1) (2)C (3)BC
【思维分析】 (1)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v0t+at2,得d=at2,解得a=,即木板的加速度为.
(2)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所以当F1>F0,木板才产生加速度,即图线不过原点,与横轴有交点,A、B两项错误;据题意,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0,对木板和弹簧测力计组成的系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应有F1-F0=Ma,解得a=F1-,其中M为木板和弹簧测力计的总质量,根据函数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可知,M不变,即图像的斜率不变,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项.
(3)木板与桌面间的正压力以及动摩擦因数不变,所以加水的方法不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A项错误;缓慢向瓶中加水,拉力连续增大,而挂钩码时拉力不是连续增大的,所以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B、C两项正确;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并不是获得很大的加速度,而且较大的加速度也不能提高实验精度,故D项错误.故选B、C两项.
7.(2021·新疆模拟)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斜面、刻度尺、五块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不同的长木板、小木盒(可视为质点)、天平、砂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末端有一小段圆弧与固定水平长木板平滑连接).
a.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保证装有砂子的小木盒总质量不变,每次均将小木盒从斜
面最高处由静止释放,用刻度尺测出小木盒在不同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
(1)根据测出的实验数据,作出________和μ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可验证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
b.验证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2)调整小木盒中砂子的质量,保证每次小木盒和砂子的总质量m与所选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乘积________(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并记录小木盒和砂子的总质量m,每次均将小木盒从斜面最高处由静止释放,用刻度尺测出小盒在不同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
(3)根据测出的实验数据,得出x与m成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即可验证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答案】 (1) (2)保持不变 (3)正比
【思维分析】 (1)小木盒滑上木板的初速度一定,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02=2ax,如果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则有μmg=ma,代入得v02=2μgx,据此可得,μ与x成反比,所以与μ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因要验证F合一定时,a与m的关系,所以要保持小木盒所受合力μmg不变,即μm不变.
(3)设μm=k,那么μ=,根据v02=2μgx得x=·m,所以x与m成正比.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5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5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67 15.3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67 15.3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30 6.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30 6.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