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基础选择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315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基础选择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315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基础选择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315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基础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基础选择题,共23页。
基础选择题35题(江苏专用)
1.(2020秋•无锡期末)建设无烟学校,有助于师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 )
A. B. C. D.
2.(2021•苏州模拟)下列废弃物品可以投放到如图所示垃圾桶的是( )
A.废电池
B.废口罩
C.易拉罐
D.苹果皮
3.(2020秋•南京期末)如图标识与所张贴位置或场所不相符的是( )
A.学校洗手池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
D.居民住宅区
4.(2019•无锡)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试管架 B.长劲漏斗
C.坩锅钳 D.椎形瓶
5.(2020秋•启东市期末)启东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做法与文明城市不相符合的是( )
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B.焚烧落叶,爱护环境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6.(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钨制作灯丝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制铅笔芯 D.用焦炭冶炼金属
7.(2020秋•无锡期末)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粮食酿酒 D.金属生锈
8.(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B.氮气作保护气
C.用焦炭炼铁 D.生石灰作干燥剂
9.(2020秋•崇川区期末)诗词是民族灿烂的瑰宝。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1.(2020秋•镇江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气体的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大理石
C.产生气体 D.收集气体
12.(2020•江苏南京)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A.读 B.闻
C.拿 D.滴
13.(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通过下列实验操作,目的能达到或表述正确的是( )
A.便于套橡皮管 B.所得的液体为纯净物
C.搅拌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实验时间D.除去CO中的水蒸气
14.(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D.逃离火灾现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15.(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变化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人的呼吸 B.水的电解 C.铁的生锈 D.醋的酿造
16.(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
B.硬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
C.互相刻划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17.(2021•武进区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一一对应的是( )
A.石墨有滑腻感﹣﹣作电极
B.金刚石硬度大﹣﹣作装饰品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于潜水
D.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作燃料
18.(2011•南通)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19.(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湿抹布盖灭
B.被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加工成牲畜的饲料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换气扇通风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可以使其光亮洁净、更耐用
20.(2013•苏州模拟)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
21.(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氮气熔沸点低,可作保护气
C.甲烷难溶于水,可作燃料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射
22.(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体积分数:
B.金属冶炼的历史: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等质量的物质溶于等温等质量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温度:
23.(2021•广陵区二模)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C60 B.汞 C.氯化钠 D.金刚石
24.(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C60
25.(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铝离子:2Al+3 B.银元素:AG
C.五氧化二磷:P2O5 D.8个硫原子:S8
26.(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 B.+2价钙元素:
C.3个氮分子:3N2 D.1个铝离子:Al+3
27.(2020•镇江)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28.(2020秋•南京期末)图示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是阳离子
B.Y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C.X和Z属于同种元素
D.Z和R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9.(2020秋•无锡期末)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氦元素:HE B.铝离子:Al+3
C.2个氯原子:Cl2 D.2个氢分子:2H2
30.(2020秋•无锡期末)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2
B.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该粒子核外有三层电子
D.该粒子不显电性
31.(2020秋•无锡期末)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
B.用肉眼观察即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一定是软水
32.(2020秋•南京期末)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可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氧乙烷属于氧化物
B.环氧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环氧乙烷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1:2
D.一个环氧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3.(2021•南通)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B. C. D.
34.(2020秋•无锡期末)宜兴红茶既得源远流长之美名,更具弥香沁脾之美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红茶需经发酵,发酵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泡茶过程中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红茶富含维生素、钙、钾、咖啡碱等,这里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D.红茶中含有茶氨酸(C7H14N2O3),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35.(2020秋•崇川区期末)孔明灯燃料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质灯罩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燃料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隔绝空气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基础选择题35题(江苏专用)
1.(2020秋•无锡期末)建设无烟学校,有助于师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图示是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故A错;
B、图示是禁止烟火标志,故B错;
C、图示是禁止吸烟标志,故C正确;
D、图示是是禁止堆放易燃物品标志,故D错。
故选:C。
2.(2021•苏州模拟)下列废弃物品可以投放到如图所示垃圾桶的是( )
A.废电池
B.废口罩
C.易拉罐
D.苹果皮
【答案】C
【解答】解:废电池、废口罩、苹果皮均属于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只有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
故选:C。
3.(2020秋•南京期末)如图标识与所张贴位置或场所不相符的是( )
A.学校洗手池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
D.居民住宅区
【答案】B
【解答】解:A、学校洗手池用到水,要贴节约用水标志,故A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相符;
B、酒精是可燃性液体,不具有毒性,所以不应张贴有毒品,故B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不相符;
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所以要禁止烟火,故C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相符;
D、居民住宅区禁止燃放鞭炮,防止引起火灾或危险,故D标识张贴位置或场所相符。
故选:B。
4.(2019•无锡)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试管架 B.长劲漏斗
C.坩锅钳 D.椎形瓶
【答案】A
【解答】解:A、该仪器表示的是试管架,正确;
B、该仪器表示的是长颈漏斗,错误;
C、该仪器表示的坩埚钳,错误;
D、该仪器表示的是锥形瓶,错误;
故选:A。
5.(2020秋•启东市期末)启东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做法与文明城市不相符合的是( )
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B.焚烧落叶,爱护环境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答案】B
【解答】解: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B.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既能节约资源,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故选:B。
6.(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钨制作灯丝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制铅笔芯 D.用焦炭冶炼金属
【答案】D
【解答】解:A、用钨制作灯丝,是利用了钨能导电且熔点高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石墨制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且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2020秋•无锡期末)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粮食酿酒 D.金属生锈
【答案】A
【解答】解:A、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金属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8.(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B.氮气作保护气
C.用焦炭炼铁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A
【解答】解:A、用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焦炭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2020秋•崇川区期末)诗词是民族灿烂的瑰宝。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答案】D
【解答】解: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燃烧烟筒出现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草枯鹰眼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答案】A
【解答】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故B错;
C、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C错;
D、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D错。
故选:A。
11.(2020秋•镇江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气体的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大理石
C.产生气体 D.收集气体
【答案】D
【解答】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图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添加大理石时,先将试管平放,然后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让大理石滑落至试管底部,图示操作正确;
C.在实验室中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图示操作正确;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图示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图示操作错误。故选:D。
12.(2020•江苏南京)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A.读 B.闻
C.拿 D.滴
【答案】C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13.(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通过下列实验操作,目的能达到或表述正确的是( )
A.便于套橡皮管 B.所得的液体为纯净物
C.搅拌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实验时间D.除去CO中的水蒸气
【答案】A
【解答】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所得的液体为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一氧化碳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A。
14.(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D.逃离火灾现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答案】D
【解答】解: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不能用水浇灭,因为酒精易溶于水,着火面积会更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使用硫酸溶液,因为硫酸具有腐蚀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变化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人的呼吸 B.水的电解 C.铁的生锈 D.醋的酿造
【答案】B
【解答】解:A、人的呼吸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
B、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
C、铁的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C错。
D、醋的酿造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很缓慢不易被觉察到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
故选:B。
16.(2020秋•海陵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
B.硬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
C.互相刻划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答案】B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硬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较少的泡沫,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互相刻划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黑色的炭黑,用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能获得炭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7.(2021•武进区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一一对应的是( )
A.石墨有滑腻感﹣﹣作电极
B.金刚石硬度大﹣﹣作装饰品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于潜水
D.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作燃料
【答案】D
【解答】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于制电极,对应关系错误;
B.金刚石的硬度大,所以可制成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等,对应关系错误;
C.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可用于潜水,对应关系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18.(2011•南通)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答案】C
【解答】解: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燃烧,像物质的缓慢氧化: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没出现燃烧,故A不正确;
B、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不一定都燃烧,如葡萄糖的体内分解等,故B不正确;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氧气与可燃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故可促进燃烧,故C正确;
D、煤炉生火,用木材引燃是为了尽快达到煤的着火点,故D不正确。
故选:C。
19.(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湿抹布盖灭
B.被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加工成牲畜的饲料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换气扇通风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可以使其光亮洁净、更耐用
【答案】A
【解答】解: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重金属污染的食品不能食用,也不能加工成牲畜的饲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刻打开换气扇通风,因为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常用钢丝球擦洗会擦去其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缩短使用寿命,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0.(2013•苏州模拟)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
【答案】A
【解答】解: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的方法是:往该溶液滴入适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故应该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故选:A。
21.(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氮气熔沸点低,可作保护气
C.甲烷难溶于水,可作燃料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射
【答案】D
【解答】解: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对应关系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对应关系错误;
C.甲烷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对应关系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射,用作助燃剂,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22.(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体积分数:
B.金属冶炼的历史: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等质量的物质溶于等温等质量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温度:
【答案】D
【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排序正确;
B.人类利用金属的年代(冶炼历史)由先到后:Cu、Fe、Al,排序正确;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等,排序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会升高,排序错误。
故选:D。
23.(2021•广陵区二模)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C60 B.汞 C.氯化钠 D.金刚石
【答案】A
【解答】解:A、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4.(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C60
【答案】C
【解答】解:A、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5.(2020秋•苏州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铝离子:2Al+3 B.银元素:AG
C.五氧化二磷:P2O5 D.8个硫原子:S8
【答案】C
【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g,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8个硫原子表示为:8S,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C。
26.(2020秋•南京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 B.+2价钙元素:
C.3个氮分子:3N2 D.1个铝离子:Al+3
【答案】D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钙元素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N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D。
27.(2020•镇江)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答案】C
【解答】解:A.由汉字名称的偏旁“金”字可知,钇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钇的原子序数是39,选项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钇的原子序数是39,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8.(2020秋•南京期末)图示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是阳离子
B.Y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C.X和Z属于同种元素
D.Z和R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A
【解答】解:A、微粒X质子数=17<电子数=18,所以X是阴离子,故错误;
B、Y最为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转化为阳离子,故正确;
C、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X和Z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D、Z和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所以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选:A。
29.(2020秋•无锡期末)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氦元素:HE B.铝离子:Al+3
C.2个氯原子:Cl2 D.2个氢分子:2H2
【答案】D
【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氦元素的元素符号是He,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故选:D。
30.(2020秋•无锡期末)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2
B.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该粒子核外有三层电子
D.该粒子不显电性
【答案】B
【解答】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粒子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弧线表示电子层,该粒子核外有三层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1.(2020秋•无锡期末)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
B.用肉眼观察即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一定是软水
【答案】C
【解答】解:A、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能用肉眼观察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活中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煮沸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不一定是软水,可能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能是硬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2.(2020秋•南京期末)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可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氧乙烷属于氧化物
B.环氧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环氧乙烷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1:2
D.一个环氧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答】解:A、环氧乙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环氧乙烷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1)=6:1:4,则环氧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环氧乙烷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6×1)=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环氧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3.(2021•南通)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A、该试管中铁钉与水和水中溶解的较少量的氧气接触,生锈速度较慢。
B、该试管中铁钉浸泡在植物油中,不能与氧气、水分接触,不易生锈。
C、白醋能与铁反应,会加快铁钉锈蚀的速率,该试管中的铁钉生锈速度较快。
D、食盐水会大大加快铁钉锈蚀的速率,该试管中的铁钉生锈速度较快。
故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B试管中的铁钉。
故选:B。
34.(2020秋•无锡期末)宜兴红茶既得源远流长之美名,更具弥香沁脾之美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红茶需经发酵,发酵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泡茶过程中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红茶富含维生素、钙、钾、咖啡碱等,这里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D.红茶中含有茶氨酸(C7H14N2O3),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答案】D
【解答】解:A、红茶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叙述正确。
B、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是因为茶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特有的香气,叙述正确。
C、物质是由一定的元素组成的,红茶中的钙、钾、咖啡碱等,指的是组成元素,叙述正确。
D、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3)=7:12,叙述错误。
故选:D。
35.(2020秋•崇川区期末)孔明灯燃料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质灯罩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燃料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隔绝空气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答案】C
【解答】解:A、灯罩的材料是纸,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会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中档选择题,共31页。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探究性实验大题,共66页。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必刷题 流程题与推断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K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