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句,叙述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为+宾”,如:“余为伯倏。”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副词“非”。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固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这种“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并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而是否定副词。“非”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二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①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②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①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②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③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三、“是”的词性1)“是” 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出现在“名词+是+名词”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3)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 ,汉代后有所增加。
三、“乃”、“为”在句子中的词性和作用①副词“乃”在判断句谓语前加强肯定。如:是乃仁术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②“为”在判断句中作动词而非判断词。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里的“为”是“算作”的意思。另外,用“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如:虢,虞之表也。不能说成“虢为虞之表也。”(通论八继续讨论。)
四、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和分类,典型的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该是同义事物或同一类别,但在语言实践中,某些判断句主谓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就是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用豺虎作隐喻构成判断句,是说曹操好比豺虎。②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百乘,显使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其主语谓语不是同一类事物,而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是一种内容被压缩了的判断句,表示:带着百辆车子的使者是显赫的使者。③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因果,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用带也的判断句作为后一分句来说明原因。
五、“也”字的用法1、煞句的也字:一般用在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的基本用法。其引申用法有以下四种:①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由果溯因,说明真相;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孟子·梁惠王上》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②用在陈述句的句尾。表示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是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用在命令句的句尾。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其中命令或祈使的意思是由否定代词“无”来表示的,加上“也”字,则不单纯表示祈使,而是带上了肯定的语气。④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如:孟尝君怪之:“此谁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此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代词“谁”来表示的,“也”字在疑问句中,也带了疑问语气。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论语·雍也》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叙述句:主要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的行为变化的。主要有四个问题:①双宾语②宾语的位置③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④被动句
一、双宾语的几种情况①表示“赠、告”义的动词带双宾语双宾语是指某些及物动词有时可以带两个宾语:其一为“人”,是行为动作的间接承受者,称为间接宾语,因靠动词近,又称近宾语其二为“事”或“物”,是行为动作的直接承受者,称为直接宾语,因离动词远,又称为远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是表示赠与、接受、告诫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如赐、予、遗语、告等,如:公赐之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赐是动词,食是直接宾语,之指颖考叔。
②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语上古能带双宾语的词并不局限于表示“赠、告”等有交换关系的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如:天生民而立之君,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闭之门”是双宾结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间接宾语。一般及物动词中,值得注意的是“为”字,“为”在古代含义广泛,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把它理解为作、做、造、制、处理、安排等。用为作动词的句子常带有双宾语。如: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楚归晋知 》。“为之礼”是双宾结构,礼是直接宾语,之是间接宾语。为在这里作“举行”的意思。
二、宾语的位置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往往前置②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③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有三种情况:⑴为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实”或“之”复指。如: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是”复指前置宾语“不榖”;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两个”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
⑵用“惟(唯)……是……”“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前置的宾语如: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惟德是辅”即“惟辅德”;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唯利之求” 即“惟求利”;现代汉语的唯利是图、为你是问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⑶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之”复指。如: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其是(斯)之谓”即“其谓是(斯)”;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穀梁传·僖公二年》⑷不用复指代词的宾语前置情况,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不多见,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①常规句式: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②变化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者”字复指,“……者+数词”,者字前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局的谓语。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三”在句中作谓语而不是补语
四、被动句被动句指的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按有没有特定的形式标志分为两大类:①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从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蔓草”是“被”除的,从意义上构成被动句。
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形式标志:⑴“于”字句: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郤克伤于失,流血及履,未绝鼓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郤克”被“失”所伤,动词后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失”。⑵“为”字句:1、为+行为主动者如: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介词”为”引进行为主动者”天下” 2、“为……所”式如: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为……所”式比单用“为”字被动意义更加明确。
⑶“见”字句:用“见”字表示被动1、见+动词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见”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2、“见……于”句式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见”字表示被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见……于”句式所表示的被动句式更加明显。
⑷“被”字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助词“被”是帮助表被动。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回。《被收时表》,介词“被”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
五、矣字:表示动态的语气词,相当于“了”,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基本用法是把事物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①用于叙述句句尾,”矣”字总用来报道一种新情况。如:余病矣。《左传·齐晋鞌之战》1)前面已用时间副词“已”“既”“尝”表情况已经如此或曾有某情况,“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2)预料某一情况会出现,”矣”字把它当新情况来报道。如:虞不腊矣。《左传·蹇叔哭师》3)偏正复句的偏句表假设,正句表结果,如: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4)表示一种可能性,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②用于描写句句尾1)用形容词作谓语的描写句,“矣”字把事物的状态当做一种新情况来报道。如;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2)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提前,后面用“也”字煞句,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如: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③用于祈使句句尾,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停止某种行为。如:先生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其祈使语气是由全句的语调和词语的全部内涵来实现的。“矣”字帮助把祈使的内容当做新情况来陈述。④用于疑问句句尾如: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全句的疑问语气并非由“矣”字表示,仍然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
六、焉字①“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它不仅用来代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句尾表示提示语气。②”焉”字代表的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余收尔骨焉《左传·蹇叔哭师》,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是间”③如果”焉”字前面是形容词,就代指比较的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莫强焉: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之”“焉”和的区别①在和动词结合时,”之”用在及物动词后面,”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如: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能”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在古代是不及物动词。②同一动词,加”之”和”焉”字词义不同,如: 虢叔死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死”是不及物动词,“死焉”即死在那里。提弥明死之。《左传·晋灵公不君》死是及物动词,指提弥明为保护赵盾而死。
焉用在疑问句的句尾: 句中有疑问代/副词,“焉”字不仅做兼词,同时也带上了疑问语气。如: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焉用于句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如: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
一、否定句1、否定句的构成: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需前置,这类宾语前置包括两类条件:1)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2)宾语必须是代词,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有两点值得注意:①用“不、毋、未、莫”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不吾知”就是”不知吾”。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②用“弗、毋、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用上述结构。因为“弗、毋”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否定整句谓语的,而“无”本身就是动词。若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这种结构。如: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二、否定词1、不、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有两点差别:①“不”字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动词后往往不带宾语。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前两例用“不”,后两例用“弗”,区别明显。“弗”后带宾语的情况非常少见,如:《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弗”字后面的名词则用如及物动词。如:晋灵公不君。《左传·晋灵公不君》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福”用如及物动词,“弗福”等于说“弗福之”,前面用了“弗”,后面就不用宾语。
2、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都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①“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但“勿”后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后并不严格如:百亩之地,勿夺其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②毋、勿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友即交友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籍即记载于史籍。③毋、勿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了。如:以我为君子,君子安得毋敬也。《韩非子·说林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古书上,“毋”常写作“无”。)
3、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晋灵公不君》①“未”和“未尝”的区别未尝:是一个凝固结构,表示不曾或者“没有……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者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如: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未之闻”表没有听说,表没有实现但有实现的可能性。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未尝闻”表示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②“未”字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和“不”的意思差不多。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4、否①“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或“不是的”。如: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②“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5、非①“非”字用于判断句,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非”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②“非”用于叙述句或描写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有撇开的作用。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③“非”字用于假设,等于说“若非”或“若无”,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古书上,“非”又写作“匪”)
6、无①“无”是“有”的反面,它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②“无”可以说成“无有”或“不有”,意思差不多。如: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齐晋鞌之战》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晋灵公不君》用在否定词后面表示双重否定。③“不”和“无”的语法分工。“不”是副词,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是动词,否定的是名词,“无”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谄、骄”用作名词。客无好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好”用作名词。
7、莫①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件东西(事情)”,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的“善”是它所指定的范围。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未出现所代替的名词,表广泛否定。②上古的“莫”字有时也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③汉代以后,“莫”字常用于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禁止,如: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一、疑问句疑问句一般需有疑问词,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二者都用。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1、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①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如: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比较”谁敬”和”敬兄”的词序可知: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名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后面。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左传·楚归晋知罃》动词前有助动词就放在助动词前面。②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介词前。规则严格,几乎没有例外。如: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楚归晋知罃》
2、表示疑问的凝固形式①何如、如何: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②若何、何若、奈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注:没有说成“何奈”的)
2、表示疑问的凝固形式③如……何,若……何,奈……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如: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国不堪二,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④如之何,若之何:有时用在动词前面表反问,译成“怎么”如: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有时用在询问句末尾,译成“怎么样”,如:艺麻如之何?衡从其田。《诗经·齐风·南山》
二、疑问词1、疑问代词①谁、孰、何⑴“谁”是指人的疑问代词,如: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齐桓公伐楚》⑵“孰”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也可以指物,如: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⑶“孰”字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此时和“谁”没有分别。相反,“何”字偶尔也可以表示选择。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⑷ “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战国策·廉颇蔺相如列传》⑸“何”是指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如:孟尝君问:”客何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⑹ “何”字又可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如: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何”作状语时,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如:吾何快於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⑺“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不能,但“谁”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如: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安、恶、焉、胡、奚、曷这六个词只可以作宾语和状语。作状语要比作宾语常见。⑴作宾语时,“安、恶”指代处所,译成“哪里”;“胡、曷、奚”和“何”字相当,译成 “什么”;“恶”只用于“恶在、恶乎”,很少用在其他介词和动词前面。如: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
⑵作状语时,“安、恶、焉”一般表反问,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表示原因,译成“为什么”如: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姜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⑶“曷”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何不”的意思。
2、疑问语气词①乎、诸⑴“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在是非句里,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说出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译成“吗”,在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里译成“呢”。如: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一位楚国祅祥乎?”《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选择问)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特指问)
⑵先秦时代,已经用过疑问代词的特指句,极少用“乎”字,秦汉以后,特指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多译成“呢”。如: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⑶“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相呼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呢”,其余的译成“吗”如: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⑵先秦时代,已经用过疑问代词的特指句,极少用“乎”字,秦汉以后,特指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多译成“呢”。如: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⑶“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相呼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呢”,其余的译成“吗”如: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⑷ “乎”有时不表疑问,而表感叹。如: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⑸“乎”字跟“其”、“无乃”(恐怕是)、“得无”等词组相呼应时,表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吧”如: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⑹“诸”是“之乎”的合音,用于句尾时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或反问。如: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文王之囿》
②与(欤),邪(耶)⑴作为语气词的“与”和“邪”字语法作用相同。⑵ 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以外,“与”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疑问语气没有“乎”那么强,只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但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方加以证实。这是与“乎”的主要区别,如: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风赋》)⑶在选择问句或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与”和“邪”的作用基本和“乎”相同,疑问语气较强。如: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⑷“与”和“邪”也都能用于反问。如: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③哉:作用有二:表感叹;表反问⑴“哉”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而且是比较强烈的感叹,略等于现在的“啊”字。如:管仲之器小哉!《论语》⑵ “哉”字和他前面的形容词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强烈的感叹语气。如:贤哉回也!《论语·雍也》⑶“哉”字用于反问句,一般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略等于现代的“吗”字如: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其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⑷“乎哉”表示纯粹的疑问。如: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乎哉”也可以表示反问如: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表示疑问和反问的主要是“乎”,“哉”主要用来加强“乎”的语气。
3、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①不亦……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何以……为,是表反问的一种说法。意思是“用……做什么”如: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这种说法其实是“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为”字意义已虚化。 另外,“何以……为”中的“何”字可以用“奚、恶、安”来替代;“以”字可以用“用”字来替换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恶用是 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古代的介词“以”常常可以省去,因而“何以……为”也可以说成是“何……为”如: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③“何……之有”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之”是复指之前的宾语”何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之文言句式 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剖析,特殊句式,固定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5章文言文阅读第2节文言句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亮见权于柴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句式),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句,叙述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