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共4页。
《卖炭翁》 1.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但其实他也在朝为官,因为他的诗书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做了左拾遗。但后来唐宪宗皇帝却被白居易气死了,说了这样一句话“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从这句抱怨,你猜测一下,白居易应该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直率,不会阿谀奉承……他就是有话直说,甚至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和杜甫一样用自己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他就像一位电影导演,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中晚唐时期社会的一个又一个镜头。今天出现在他镜头下的就是卖炭翁。这是镜头截取下的其中一个画面。同学们说说都有谁?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为了让镜头更加生动,如果让你为这画面中的三个人物着色,你会在哪里涂上什么颜色?为什么?老翁的脸:黑色 满面尘灰烟火色老翁的手:黑色 十指黑 追问:手指为什么会发黑呢?伐薪烧炭南山中 请你解释一下伐薪烧炭?伐薪烧炭: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终南山王维 (唐)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为什么要在这荒无人烟的终南山中这么辛苦的烧炭呢?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没有其他的衣食来源,全指望靠这一块块的炭卖钱谋生。老翁的头发:白色 两鬓苍苍 黄衣使者:黄色的衣服。 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黄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黄服。白衫儿:白色 唐、宋时便服他们又是做什么的?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一个要买,一个要卖,在画面中,卖炭翁的形象和宫使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是否看到了画面中的这种对立呢?请同学们拉近镜头仔细观察,根据课文,寻找文中隐藏的多处对比。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心理以及细节描写翩翩: 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牛困人饥:疲倦不堪手把文书口称敕: 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手里拿着公文嘴上称这是皇帝的命令。回车叱牛牵向北:蛮不讲理,霸道凶残惜不得:无奈,悲愤,绝望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这凝结着卖炭翁血汗的一车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只换取了皇宫里的半匹红纱一丈绫,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显得多么的卑微!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原本公平买卖交易的长安市集最终却沦为了百姓的人间地狱,宦官们专横跋扈,肆意掠夺,就是名副其实的强盗!一个镜头,一个卖炭老翁,记录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对底层百姓的剥削!卖炭翁的遭遇令我们同情,可是在当时的社会像卖炭翁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苦宫市也” 所以他写下了组诗《新乐府》五十首。《卖炭翁》就是第32首。 写下了《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白居易的诗歌,体会他的对比艺术与人物描写方法。 !而且白居易还要继续描写,继续揭露!“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与元九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卖炭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思想主旨, 联读《观刈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读懂诗意,分析形象,主旨归纳,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