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专题05 愚公移山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专题05 愚公移山01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专题05 愚公移山02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专题05 愚公移山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精品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4 愚公移山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万rèn  州(  南(  山北之

    B.父(kuí  曲(yuán  石(kòu  妻弱子(shuāng

    C.穷kuì  chǐ  běn  朔东(cuò

    D.断(lǒng  sǒu  担(  出入之

    【答案】C

    【详解】

    C.chǐ)——(chèn);

    故选C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杂然相(____________)  (2)山北之塞(____________)

    (3)毕力平(____________)  (4)何而不平(____________)

    (5)寒暑节(____________)  (6)惧其不也(____________)

    (7)固不可(____________)  (8)我之死(____________)

    【答案】赞同    苦于    险峻的大山    愁苦。这里指担心    更替    停止    通达,这里指改变    即使   

    【解析】

    (1)杂然相:家人纷纷表示赞同。许,赞同。

    (2)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惩,苦于。

    (3)毕力平: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险,险峻的大山,形容词作名词。

    (4)何而不平:还担心挖不平吗。苦,愁苦,这里指担心。形容词作动词。

    (5)寒暑节:冬夏换季。易,更替。

    (6)惧其不也: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已,停止。

    (7)固不可: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8)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厝朔东,一厝雍南。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A项“反”通“返”,B项“惠”通“慧”,C项没有通假字,D项“厝”通“措”。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     箕畚运渤海之尾

    B.山不加增   博闻强识

    C.残年余力   顺为正者

    D.虽我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答案】D

    【解析】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中两个“于”分别为“向”“到”的意思;B项中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关系和并列关系;C项中两个“以”分别为“凭借”“把”的意思;D项中两个“之”都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故选D。

    5.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 B.聚室

    C.戍死者固十六七 D.呼尔与之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和C项中的“而”表转折,可以翻译成“却”;A项中的“而”表示修饰;B项和D项中的“而”表示承接。故选C。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妻献疑曰 B.如土石何

    C.帝感 D.不已也

    【答案】B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B项“其”是语气词,其它三项“其”都是代词。

    7.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特点的分析能力。首先仔细阅读题干,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辨析作答。例句何苦而不平B项“何陋之有?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表示反问,其它三项都是一般的疑问句。

    8.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答案】D

    【解析】

    A.句意是: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正确的停顿: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句意是: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正确的停顿: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句意是:河湾上的智叟讥笑着阻止他干这件事,说。正确的停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句意是: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正确的停顿: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故选D。

    9.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生动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一些生动的细节。
    C. 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 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C项表述错误,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意在突出愚公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

    故答案为:C
        10.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_____,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寓言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河曲智叟亡以应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

     (1)(2)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3)(4)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迂”“豫”“叟”“反”等字词的书写。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身已半入,露尻尾 B. 汝心之,固不可彻  国不以山溪之险

    C. 操蛇之神        菊之爱,陶后鲜有 D. 帝感其            知不如徐公美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 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 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答案】

    1. C   
    2. (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你也太不聪明了!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A.句意: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止:使……停止,阻止。句意: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止:通“只”,仅有;

    B.句意: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固:顽固。句意: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坚固,巩固;

    C.句意: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闻:听说。句意: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闻:听说。二者一样;

    D.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诚:诚心。句意: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

    故选C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注意:

    1)易:交换。始:才。反:通“返”,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B.妻子并没有嘲笑和阻止愚公,她只是“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可见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可能面对的困难,让愚公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打算。故选B

    三、比较阅读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九年级一模试题)

    (甲)

    愚公移山

    《列子》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之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后大,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自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选自《二翁登泰山》)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nǎng,以往、过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与汝毕力平    险:险峻

    B.寒暑          易:改变

    C.吾远游冀、雍    向:先前,从前

    D.山余亦未登      是:这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我之死

    A.乙翁欲扶之 B.其反激之力 C.辍耕之垄上 D.王之蔽甚矣

    3.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B.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C.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D.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七八岁,蹦跳地前往帮助他们。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凭你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C.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D.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到了泰山的南面。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的情节既表明了愚公移山的壮举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又与后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中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命人搬走了两座大山。这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C.乙文中的乙翁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服了甲翁一起去登泰山。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甲文中“方七百里,高万仞”写出了两座山的宽广和高峻,乙文中的“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

    6.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答案】

    1.A

    2.D

    3.C

    4.D

    5.D

    6.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解析】

    1.A.有误。“吾与汝毕力平险”的意思是: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险:险峻的大山。故选A。

    2.“虽我之死”的“之”字的用法: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之”字的用法:代词,代指甲翁;

    B.“之”字的用法:助词,的;

    C.“之”字的用法:动词,到;

    D.“之”字的用法: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D。

    3.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可断句为: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故选C。

    4.D.有误。“泰阴”是指泰山的北面。翻译为: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到了泰山的北面。故选D。

    5.D.有误。乙文中的“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没有运用夸张的手法。故选D。

    6.《愚公移山》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二翁登泰山》讲述的是两个年近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登泰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怕困难,因难而上。据此写出人生启迪即可。

        参考译文

    (乙)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二)2021云南九年级二模试题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沧州有轿夫田某,母患臌将殆。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相距百余里。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众虽哀之,而无如何。忽一舟子解缆呼曰:“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奋然鼓楫,横冲白浪而行。一弹指顷,已抵东岸。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臌():鼓胀,中医病名。②殆:危险。③昧爽:拂晓;黎明。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始一    反:__________      (2)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__________

    (3)固不可  彻:__________        (4)有神理  苟: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

    (1)且焉置土石?

    (2)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

    3阅读(甲)(乙)两文,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人物

    原文

    描写方法

    人物心理

    妻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语言描写

    A_________

    智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_____________

    嘲讽

    田某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

    焦急

     

    4两文都借“神力”结尾,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作用?请任选一点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答案】

    1“反”同“返”,往返;    指草木;    改变 / 通达;    如果 / 假使。   

    2(1)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况且把土石放在哪呢?(注意“焉”“置”)

    (2)但是这天晚上卫河河水暴涨(发大水),船都不敢过河。

    3A担心 / 关心    B神态描写    C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 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   

    4示例一:都借神奇的结尾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甲】文借天帝被感动突出了愚公的坚持不懈;【乙】文借田某渡河的顺利突显他的孝心。

    示例二: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甲】文借天帝帮助愚公移山,肯定和赞扬了愚公的移山行为;【乙】文借田某顺利渡河,表现出作者对孝亲敬老行为的认可。

    示例三:都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甲】文借天帝帮助愚公完成移山心愿,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质朴愿望;【乙】文借田某顺利渡河,表达人们希望有孝心的人(好人)能够平安顺利的美好愿望。

    解析

    1.(1)句意:才能往返一次。反,同“返”,往返。

    (2)句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毛,指草木。

    3)句意: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改变。

    4)句意:如果上天有眼。苟,如果、假如。

    2.1)且,况且。置,安放。焉:疑问代词,哪里。

    2)是,古今异义,这,这天。夕,晚上。

    3.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这句话的意思是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因为工程浩大,妻子担心愚公年老体衰,表示担心和关心之意。

    B.“笑而止之”的意思是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这里的笑是讥笑的意思,是智叟的神态。

    C.“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还没亮,他便动身,狂奔到景和镇,取药之后,又狂奔而回,累得只剩下一口气了。表明田某去的时候非常焦急;“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急得仰天长号,声泪俱下。这是田某回来的时候非常焦急。两句任填一句都可。

    4.其一:甲文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句话可以看出愚公的决心,结尾借助神力搬山,突出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乙文“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相距百余里。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这两句写出了田某为救母亲的焦急,借助神力安全渡河,突出田某的孝心。两文都借神奇的结尾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其二:从“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认同愚公的行为,借神力帮助愚公完成心愿;从“一弹指顷,已抵东岸”可以看出作者认同田某的孝心,借助神力帮助田某。两文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其三: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希望借助神力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从“一弹指顷,已抵东岸”可以看出人们借助神力表达希望有孝心的人平安无事的美好愿望。两文都都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

    参考译文

    【乙】沧州有位姓田的轿夫,他母亲得了臌胀病,眼见将不久人世了。他听说景和镇有个医生有治这种病的特效药。景和镇离他家有一百多里。天还没亮,他便动身,狂奔到景和镇,取药之后,又狂奔而回,累得只剩下一口气了。到了卫河边,已傍晚了,却见河水暴涨,风急浪高,没有一只船敢渡他过河。他急得仰天长号,声泪俱下。众船家都非常哀怜同情他,但也无可奈何。这时候,有一位船家倏地站起身来,一边解开系船的缆绳,一边招呼田某说:“如果上天有眼,是不会淹死这个有孝心的人!来来!我送你过河。”船家奋力划桨,冲风破浪,那船如离弦之箭,转眼之间便到达东岸。

    (三)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期末试卷

     

    【甲】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贫者语于富者

    2)子何恃而往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甲乙两文愚公和贫僧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但如何取得成功还是有区别的,你能说说这些区别隐含了什么道理吗?

    5.乙文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从“为学”的角度上看,这两篇文章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参考译文

    【乙】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答案

    1.告诉   凭借

    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3.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4.甲文最后一段是以神话传说为结尾,而乙文则为议论性文字结尾,这两则文本都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定胜天。

    5.甲文: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乙文:贪图安逸、坐等条件具备,害怕艰难,就一事无成,只要有恒心和毅力,艰苦奋斗,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解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语:告诉。

    句意为:您凭借着什么去呢?恃:凭借。

    2.本题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为: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句子断句为: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字:自此,从这以后。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句意为: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句中重点字:之,的。顾,难道。句意为: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细读两则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知,在内容上,甲文最后一段是以神话传说为结尾,而乙文为议论性文字结尾。

    这两则文本都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有恒心,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的道理。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的对比理解。解答本题时要理解两篇文言文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区分两篇文言文主旨的差异。

    甲文围绕坚定志向,坚忍不拔表述即可。贫僧去南海的计划成为现实而富僧空有其愿却未能实现,这是因为贫僧虽贫,物质条件虽差,但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而富僧过于强调物质条件,而忽视了自身主观能动作用,所以虽然有优越的条件最终也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文章通过两个僧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和毅力,艰苦奋斗,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而贪图安逸、坐等条件具备,害怕艰难,就一事无成。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比较阅读,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 蝉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 蝉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专题05 愚公移山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