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6 地球的历史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6 地球的历史,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要点概览,1地层,2化石,4地质年代表,古生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②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思维:根据地质图判断地层的演化。地理实践力:描述不同地质年代地球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保护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思考】 观察地层具有哪些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②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现象。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3)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①纵坐标上的时间单位是多少?自下往上各个数代表什么含义?
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表述单位为宙、代、纪。自下往上的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是百万年。
② 宙、代、纪在时间跨度上有何差异?
宙的时间跨度最大,其次是代,纪的时间跨度最小。
③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依据生命演化的阶段,如某种生物的出现、繁盛或灭绝。
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2)演化特点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③地质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③地质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演化特点:①海陆演化: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各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④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脊椎动物(早期鱼类→中期两栖类→晚期爬行类)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古生代末期,物种大灭绝
演化特点:①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②动物:爬行动物盛行,中后期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③植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
④地质矿产:是主要的成煤期
末期,物种大灭绝,绝大多数物种消失,恐龙的消失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演化特点:①海陆演化: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大陆漂移形成现在的海陆格局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②动物: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③植物:被子植物高度繁荣
④气候: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岩层。
2.地层和化石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3.古生物成为化石的形成条件
(1)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2)生物死亡后必须尽快地被沉积物所掩埋,这样才能避免腐烂或被其他动物所吞食。(3)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必须经石化(如矿物的充填、置换、炭化作用等)才能形成化石。
4.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形成岩层的时代地壳下沉。(2)若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上升。(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地壳曾经下沉,形成了该年代的岩层,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辉腾锡勒湖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为现代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该湖区地层出露完整、沉积厚度较大,是研究全新世地层、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变迁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辉腾锡勒湖区沉积地层的年龄与深度对应关系。据此完成1~2题。1.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深度为A.0~50 cmB.50~100 cmC.100~200 cmD.200~300 cm
2.从沉积地层上分析,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A.湿润—干旱B.湿润—干旱—湿润C.干旱—湿润D.干旱—湿润—干旱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4.人类出现于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琥珀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有机化石,其形成与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及地质作用有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多沼泽,以洼地为主,是世界上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胡康谷地开采琥珀最不适宜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关于琥珀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B.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C.森林中松脂类树木和昆虫广泛分布D.地壳稳定,利于琥珀的形成
(2022·浙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在英国的东南部海岸,白垩土悬崖十分常见(如下左图所示),白垩是一种白色疏松的土状石灰岩,颗粒均匀、细小又柔软,用手就能搓碎。在海岸带悬崖下的沙滩上常能找到菊石(如下右图所示),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完成3~4题。3.白垩土的形成过程是A.化学沉积—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海浪侵蚀C.海浪沉积—地壳抬升D.海浪侵蚀—垂直崩塌
4.菊石亚纲动物是已灭绝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由此推断其可能的灭绝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C.新生代末期 D.寒武纪
叠层石是由藻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化石。在地球演化史上,叠层石曾几乎覆盖所有海洋浅滩,每平方米岩石上生活着几十亿蓝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续约20亿年,对地球上孕育高等生命起到促进作用。如图示意叠层石景观。读图完成5~6题。5.叠层石的成因主要是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流水侵蚀 D.生物沉积
6.叠层石对地球上高等生命孕育的主要促进作用是A.增加大气中的氧气 B.扩大陆地面积C.增加海洋中的溶解氧 D.降低大气的温度
(2022·天津月考)右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甲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6 地球的历史,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86 西亚 非洲,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带沙漠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其他地貌的发育,真题专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