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6 诗词五首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6 诗词五首 课件,共23页。
唐诗五首关于吟诵吟诵,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古老而优良的传统。自从有了“书”,就有了“读书”。读书的方法有歌、唱、吟、咏、诵、念、哦、叹、哼、呻、讽、背等等,统称为“读”,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吟诵”。 指导: 1.在五言律诗体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一般是“二三” 句式,七言律诗一般是“四三”或者是“ 二二三”句式。 2.注意平仄,平长仄短。平声指可以适当地延长。 仄声指第三声和第四声,可以适度加快节奏,读得短而快。吟诵的初级要求:停顿和平仄。指导: 1.运气发声。吟诵当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气发声,因而气度平和,有彬彬君子之风。 2.吟诵要有不同的音高、音强。 3.摇头摆身。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吟诵的中级要求指导: 情通古人。吟诵就是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诗文的涵义。豁然贯通,与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吟诵的高级要求 “诗者,吟咏性情也。” ------宋·严沧浪《诗话》律诗的结构起——是开端,交代点题;一般首联起;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写景叙事。颔联承;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转折变换。颈联转;合——是议论抒情,结束全文。尾联结。最关键在于颈联的转,要转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为妙。尾联便顺水推舟,意境全出。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作用。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思路上的转换,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主旨:首联+尾联 中间:对主旨的艺术性的延展深化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一个的行为和思想。 野 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 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人。 王绩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 初唐时,王绩曾入仕,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王绩《野望》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崔颢,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 ,蜀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著名的菩萨。王维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渡 荆 门 送 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抒情、拟人)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叙事)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景、想象、比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他从清溪出发,经三峡,下渝州。之后渡荆门,轻舟东下,向楚地出发。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颔联:仰视所见禽鸟。颈联:俯察所见花草。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居易(772年~846年),祖籍山西太原,河南新郑人。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背景资料:
唐诗五首关于吟诵吟诵,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古老而优良的传统。自从有了“书”,就有了“读书”。读书的方法有歌、唱、吟、咏、诵、念、哦、叹、哼、呻、讽、背等等,统称为“读”,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吟诵”。 指导: 1.在五言律诗体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一般是“二三” 句式,七言律诗一般是“四三”或者是“ 二二三”句式。 2.注意平仄,平长仄短。平声指可以适当地延长。 仄声指第三声和第四声,可以适度加快节奏,读得短而快。吟诵的初级要求:停顿和平仄。指导: 1.运气发声。吟诵当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气发声,因而气度平和,有彬彬君子之风。 2.吟诵要有不同的音高、音强。 3.摇头摆身。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吟诵的中级要求指导: 情通古人。吟诵就是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诗文的涵义。豁然贯通,与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吟诵的高级要求 “诗者,吟咏性情也。” ------宋·严沧浪《诗话》律诗的结构起——是开端,交代点题;一般首联起;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写景叙事。颔联承;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转折变换。颈联转;合——是议论抒情,结束全文。尾联结。最关键在于颈联的转,要转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为妙。尾联便顺水推舟,意境全出。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作用。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思路上的转换,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主旨:首联+尾联 中间:对主旨的艺术性的延展深化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一个的行为和思想。 野 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 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人。 王绩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 初唐时,王绩曾入仕,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王绩《野望》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崔颢,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 ,蜀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著名的菩萨。王维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渡 荆 门 送 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抒情、拟人)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叙事)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景、想象、比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他从清溪出发,经三峡,下渝州。之后渡荆门,轻舟东下,向楚地出发。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颔联:仰视所见禽鸟。颈联:俯察所见花草。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居易(772年~846年),祖籍山西太原,河南新郑人。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背景资料: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