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共3页。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定位(一)立足发展,关注核心素养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同样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标(2022年版)》的指引下,学生发展应该关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因此,本单元的统整作业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整合性设计,竭力做到融核心素养提升于作业之中。(二)立足学段,关注基础学习任务群在《课标》(2022年版)中提出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三大类,共六个学习任务群。但这六个学习任务群,随着年段的升高,侧重有所不同。在第一学段主要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主,本单元的统整作业,与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奠定语文基础。(三)立足实践,关注学习情境语文学习应该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引导学生真正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时,结合“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美丽中国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作业任务,真正快乐学习。 二 、作业目标1. 能够在趣味的情境、互动合作推进中进行多元扩词;积累具有规律性构词的表示颜色的词语以及具有特点的描写景色的词语。2. 积累更多描写景色的古诗,想象画面,读懂古诗,感受中国文化底蕴。3. 在风景名言中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并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建立文化自信。4. 能通过朗读,联系已学,在语境中理解词语。5. 在生动画面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掌握“比喻句”的语言运用。6. 在情境中,主动合作,主动学习,关注作业形式,调动自己的思维,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三、作业内容 美丽中国行同学们,跟随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欣赏了作者美丽的家乡风景,接下来也让我们走进“美丽中国行”的单元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来欣赏我们的“大美”家乡吧! 第一站:词汇林——走出迷宫来赏景同学们,我们的脑海中都贮藏着一本“词汇宝典”,让我们发挥“词汇宝典”的作用,走出迷宫,去欣赏美丽风景吧!多词绵延宫同学们,要在迷宫中前行啊,就要在空格处用前面带点的字组不同的词,遇到新词得换个字组哦!通向终点的路不止一条哪,看看你能找到几条,还能又快又对地走到终点。和同学比一比吧!如果走通了,终点就是“美丽乌镇”风光啦!让爸爸妈妈用手机扫一扫,一起欣赏吧! 变词焕彩宫色彩的变化,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行走在中国大地上,能看到各种各样变换的色彩,你看蓝色有天蓝、湖蓝、水蓝……同学们,你能照样子,写出各种不同的色彩,走出迷宫吗?只有一条通道是正确的哦!看谁能走得最快哦!到达终点,还能欣赏我们美丽的“浙江风光”哦!让家人用手机扫一扫,可以一起欣赏! 妙词连连宫描绘景色的四字词语可真多,妙词连连宫就是看你能不能照起点的词说出相似的词语,一路走到终点,看谁能说得又对,走得又快!终点就是“祖国风光”啦!让爸爸妈妈用手机扫一扫,一起欣赏吧! 【设计意图】与本单元“家乡”的人文主题契合,设计了“美丽中国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作业。“词汇林”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积累词语。以“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四》、省编《语文课堂作业本》等“助学系统”为基础,抓住本单元三个主要的词汇拓展内容,即:扩词、表示颜色的词、描写景色的词,引导学生有条理,有趣味地掌握字词,同时以“欣赏风光”作为走迷宫终点的奖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站:诗词湖——呈现图画来绘景古人用诗词记录我们的大美中国,走进诗词,就会走进我们美丽的祖国。接下来让我们读读诗词,画画美景吧! 美图名诗我来诵同学们,在古人眼里,一处景就能成一首诗。那么下面的几处美丽的风景,你能想到是哪首诗吗?如果不知道啊,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再一起背一背,并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下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名胜。 妙诗奇词我来画自古以来,中国处处是美景,一道风景一首诗,一首诗也是一幅画。同学们,你能根据古诗的内容,画一幅画吗?我们背过的古诗也有许许多多,你也可以先默写一下,再画上配图哦! 【设计意图】“家乡”的人文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风光。这两项作业,主要是结合第8课《古诗两首》展开的。祖国名胜“鹳雀楼”和“庐山瀑布”都是著名的景点,通过有意境的诗句描绘了其特点,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结合课后练习的“读诗句,想画面”设计这两项作业,感受祖国美好风光的同时,感受古诗语言的意蕴,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 第三站:名言山——对碰名句来悟景同学们,当我们去大江南北,游览、赏景的时候啊,往往能看到很多风景名句,要么刻在石碑上,要么雕在立柱上,或者听到大家在口耳相传着,它们都很有特点呢?相信细心的你肯定能有所发现哦! 胜景名句记一记1.你看,下面的风景名句很有趣,请你读一读,连一连,背一背。(出自省编二上《语文课堂作业本》43页)这些风景名句写出了各种美景!其实写各处名胜的名句也很有意思哪!读了你肯定知道是在写什么名胜的了。试着读一读,背一背吧!胜景名句找一找同学们,你家乡有什么名胜风景呢?你能在找一找相关的名句吗?可以拍下来,也可以写下来哦!【设计意图】《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风景名言,《语文园地四》的主要以风景俗语为主,而《语文课堂作业本》的引导学生拓展风光对联。在俗语与对联中带领学生感受祖国风光,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目标,同时关注“语言运用”,让学生能够发现这些名句的特点,对这中国特点的语言有初步的印象。最后一项作业,让学生能去自己家乡找相关的名句,更是在渗透“热爱家乡”的思想。 第四站:佳句海——读写佳句来展景 美丽的景色要用唯美的句子展示出来,如果我们能通过读感受到美,用写描述出美,那么祖国风光能更深入人心了!让我们来到“美丽中国行”的最后一站“佳句海”吧! 美景佳句我会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句子,欣赏美丽的景色吧!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你读懂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美景妙言我来写我们读了优美的句子,感受美好的景色,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写一写吧!在《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中我们试着把事物想象得更加奇妙,那下面的风景在你的脑海中有着怎样奇妙的想象呢?看看谁能想得又美又多。【设计意图】这两项作业的设计思路都来自于《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由此可见,这是本单元在字词句上需要掌握的重点。但是在设计思考上,我更加关注了与“人文主题”的结合,也就是这次统整作业的主题“美丽中国行”,让学生在读句子,理解词语中感受美景,让学生在欣赏祖国美丽景观中学会想象,运用语言。四、作业使用建议(一)融于教学,整合使用单元作业的设计并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在原有教学与作业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使用。让单元作业融于教学,对原有作业有效改良。所以,完成作业的时间不需要是完整式的,而是根据教学的情况随时整合,随时使用。比如“词汇林”的三个迷宫,是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四》的“我的发现”延伸出去的,所以在教学完相关内容后,引导学生小组练习,在课间游戏中有效巩固知识。(二)注重实践,真实探究本单元的作业其实以书面形式的内容不多,更加注重学生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实践。所以,这几项作业更加考验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老师在组织完成作业时的调动能力。比如“迷宫”就应该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当游戏玩,比如去搜集家乡的风景名言,就应该引导学生真正走出去,进行调查,仔细观察,认真整理,进行真正的探究。(三)贯穿全程,生长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一定要做到过程性与整体性。每一项作业并不是只有教师一个评价者,而需要在过程中,让共同参与者作第一时间最真实的评价,让评价更关注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的态度。之后,教师根据过程评价进行整合总评,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