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第1节 被动运输第1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1节 被动运输第1课时学案,共2页。
4.1被动运输(一)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被动运输”是第3章内容的延伸,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进一步对其物质交换的功能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本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以水进出细胞的方式为重点进行探究。本节从问题探讨到聚焦探究淡化了知识细节的讲解,注重知识体系的呈现和核心要点的建构,而且本节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性实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落实探究掌握实验的基础步骤,培养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2.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细胞膜的结构,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并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交流互动,尝试引导学生建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3.教学目标1、说出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发生的条件2、阐述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结构条件3、阐述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结构条件并进行探究实验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水分进出细胞的原理为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和概念(2)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和概念5.教学流程第1课时 水分进出细胞的原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结合生活实际,展示三个实例:生活中输液用的是生理盐水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用盐来消灭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表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失水问题分析引出实验,分析动物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吸水和失水形态上的变化以及宏观上水分子的运动,带领学生思考水分进出细胞的原理。回答问题,思考由宏观深入到微观,讨论水分子在细胞中的进出具体方式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问题
探讨通过渗透现象的动画展示,结合“问题探讨”使学生领会半透膜特性及渗透条件:①发生了什么现象?②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上升?③如果将半透膜换成一层纱布漏斗内的液面还会上升吗?如果将烧杯中的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又怎样?④漏斗中的液面会不会无限上升? 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并且做好概念区分,渗透压相等时,半透膜两侧液面平衡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低浓度蔗糖,会出现什么情况?将漏斗和烧杯中的溶液互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进一步探究比较水分进出动物细胞的条件,总结得出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总结分析和类比迁移能力的培养问题
过渡展示实验,放置在清水和蔗糖溶液中萝卜条的形态,观察比较总结:植物细胞中会发生水分的进出?水分进出是否是渗透作用呢?提出问题思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定向
探究①提出问题:回顾成熟植物细胞结构联系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②问题定向:植物细胞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③作出假设:学生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④实验验证: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和预期结果并进行实验。⑤表达交流与点评完善并动画展示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若与预期相一致可以得出结论“成熟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自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动手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实验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知识建构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建构“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结论。进一步强调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自主建构知识强化探究思维加深知识体系和探究方法的认识 5.板书设计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被动运输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学指导与检测,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被动运输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研学,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1节 被动运输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