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六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六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8页。
语文园地六六年级 班 姓名 日积月累一、看拼音,写词语。áo zhōu kāi záo róu cuō fén shāo yān zhī fēi fú ( )( )( )( ) ( )yán jùn huā ruǐ kǒnɡ bù zhēnɡ biàn sī kōnɡ jiàn ɡuàn(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花圃(pǔ) 藤蔓(màn) 抽噎(yē) 汤匙(shí)B. 亲吻(wěn) 蚁穴(xuè) 耽搁(gē) 坚劲(jìng)C. 泪潸潸(shān) 头涔涔(céng) 赤裸裸(luǒ) 刹那间(shà)D. 奄奄待毙(yǎn) 一声不吭(kēng) 赞叹不已(yǐ) 拔得头筹(chó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无聊 丑恶 尺轮 死得其所B. 明媚 礼智 惟恐 万象更新C. 惊异 浪漫 挪移 不可思议D. 残暴 书藉 牺牲 见微知著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飞机神秘失踪的事故在德国发生了一次,无独有偶,后来在美国也发生了一次。B.因为有了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才真正理解,所以我们要不耻下问。C. 他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D.他郑重其事的主持风格、幽默的语言,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人虽听之B. 孰为汝多知乎 好雨知时节C. 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言善辩D. 孰为汝多知乎 为是其智弗若与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向同学推荐一本书时,我们要对书的内容进行概况,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名著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对书中的人物做出评价。D. 辩论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三、根据语境填写内容。1.《长歌行》里的“ ,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困难,我们可以用《竹石》中的“ 。”来自勉;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 。”来劝慰他。2.“ , ,通则久”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 。”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 。”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品性,还得多与他相处。3.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诗人触景感怀,写下不少吟咏之词。写寒食节的“春城无处不飞花, 。” 描写七夕节的“ ,脉脉不得语。”描写 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4.《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从触觉角度阐明观点,曰:“ ”;一个小孩从视觉角度阐明观点,曰:“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学以致用四、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说说垃圾分类【材料一】最近,你被“垃圾分类”刷屏了吗?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垃圾分类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到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2021年5月1日,《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济南从法律层面强制开展垃圾分类。《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未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材料二】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社会公众称之为垃圾分类“史上最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也是建设“无废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1.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在后面的( )里打上“√”或“×”(1)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 )(2)垃圾分类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到分类处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3)《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未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都应受到罚款处理。 ( ) 2.深圳市居民王明家中的不可回收垃圾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处理: 3.请根据材料中“无废城市”的理念写一条宣传语。 阅读链接五、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一)画蛇添足楚有祠(cí)①者,赐其舍人②卮(zhī)③酒。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危,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⑤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①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做“祠”。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④相谓:互相商议。⑤子:对人的尊称。1.解释下面加点字和句的意思,并用“/”为第③句断句。①数人饮之不足 足: ②画蛇添足 足: 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2.《画蛇添足》一文的主旨是在暗示我们做事不可( )A 性情急躁 B 粗心大意 C 手忙脚乱 D 自作聪明3.“画蛇添足”一词后来比喻( )。A 锦上添花 B 雪中送炭 C 操之过急 D 多事无益(二)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验,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1.结合语境,解释第⑤段中加点的“忽略”一词的意思,并体会这个词表达的情感。 2. 文章⑤至⑨自然段讲了这个特殊孩子的两件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其中第 事写得很详细,其原因是 3.品读第6自然段划线的句子;(1)说说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至少找出一处加以说明) 4. 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5.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很好,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写出你的理解。(至少写出两点) 妙笔生花六、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幸福未来。今年,学校一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在活动中,你学会了哪些劳动技能?又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想呢?请以“劳动使我 ”为题,写一篇习作,记录劳动的过程,诉说劳动的滋味。要求把劳动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答案】一、熬粥 开凿 揉搓 焚烧 焉知非福 严峻 花蕊 恐怖 争辩 司空见惯二、1.D 2.C 3.A 4.C 5.B 三、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穷则变 变则通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寒食东风御柳斜 盈盈一水间 中秋 不知秋思落谁家 4.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四、1(1)√ (2)× (3)×2.垃圾桶点 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中转站 垃圾处理中心 3.示例:垃圾分类你我他,无废城市靠大家。五、(一)1.①足够(喝) ②脚 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2. D3. D(二)1.指这个孩子常常被无视,孩子们常常不在意他,这个词体现了学生们对这个孩子的轻视。2.他的父亲来看他,他对父亲的笑 他参加手工比赛得了第一 二 这件事体现出这个孩子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笑比作野菊花和太阳,表现出了这个孩子快乐的情感和乐观的性格。(2)从这个孩子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可以看出,他面对同学的冷落,自身的残疾并没有放弃自己,以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4.文章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用默默无闻的小草来比喻这个特殊的孩子,通过写草开的花说明了人努力就能成功,紧扣主题,同时为下文做铺垫。5.①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写了牛耳朵草,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②结尾点明了整篇文章的中心,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成功,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