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12章限时规范专题练(五)《振动与波动问题综合应用》(含详解)
展开限时规范专题练(五) 振动与波动问题综合应用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其中1~2题为单选,3~10题为多选)
1.(202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模拟考试三)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幅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图对应波长λ=2s,周期TA=,由图知该时刻质点a向上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1=TA=;B图对应波长λ=s,周期TB=,由图知该时刻质点a向下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2=TB=;C图对应波长λ=s,周期TC=,由图知该时刻质点a向上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3=TC=;D图对应波长λ=s,周期TD=,由图知该时刻质点a向下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4=TD=,所以D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故D正确。
2. (2021·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适应性练习)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波恰好传到M点,已知该波的频率为5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为10 cm
B.波速为20 m/s
C.经过一段时间质点M运动到N
D.N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答案 B
解析 振幅是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根据波形图可知该列波的振幅为5 cm,A错误;从波形图可知该列波的波长λ=4 m,则波速v=λf=4×5 m/s=20 m/s,B正确;质点不会随波迁移,只会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C错误;t=0时刻波恰好传到M点,由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结合波形图可知M点此刻向上振动,由于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相同,故N点起振方向也应沿y轴正方向,D错误。
3.(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模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频率不同,传播的速度也不同
B.两列机械波发生干涉现象,在振动加强的区域,质点的位移总是最大
C.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D.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出的频率高
E.电磁波能发生偏振现象,说明电磁波是横波
答案 CDE
解析 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速度都等于光速,无论频率是否相同,传播的速度都相同,A错误;两列机械波发生干涉现象,在振动加强的区域,质点振幅最大,但位移不总是最大,B错误;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正确;根据多普勒效应,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比声源发出的频率高,D正确;偏振是横波所特有的现象,电磁波能发生偏振现象,说明电磁波是横波,E正确。
4.(2020·浙江省五校联考)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t=0时的波形图,由于某种原因,中间有一部分无法看清,已知该波的波速v=0.5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x=7 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B.此列波的周期T=2 s
C.0~0.03 s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不断增大
D.t=0.47 s时,质点P运动到负方向最大位移处
答案 AD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大于8 cm,画出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波长为λ=10 cm,则根据“同侧法”可知,t=0时刻,x=7 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A正确;该波的周期为T== s=0.2 s,B错误;由图可知,质点P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用时间Δt=T=0.02 s,则在t=0.03 s时刻P点到达平衡位置下方,但是还没到达最低点,则0~0.03 s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t=0.47 s时,质点P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后又运动的时间为0.47 s-Δt=0.45 s=2T,则质点P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D正确。
5.(2021·天津河西区高三上期末质量调查)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 m/s,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x=1.25 m处的质点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x=0.7 m处的质点比x=0.6 m处的质点先运动到波峰的位置
C.x=0处的质点再经过0.05 s可运动到波峰位置
D.x=0.3 m处的质点再经过0.08 s可运动至波峰位置
答案 CD
解析 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微平移法”可知,t=0时刻x=1.25 m处的质点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错误;沿波的传播方向,x=0.7 m处与x=0.6 m处相距不足波长,振动比x=0.6 m处的质点滞后,x=0.6 m处的质点先运动到波峰的位置,故B错误;x=0 m处的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振动,再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即t===0.05 s可到达波峰位置,故C正确;x=0.3 m处的质点离左侧最近的波峰之间的水平距离为Δx=+0.3 m=0.8 m,所以x=0.3 m处的质点再经过t==0.08 s到达波峰位置,故D正确。
6.(2021·八省联考湖南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6 s时的波形如图a所示。在x轴正方向,距离原点小于一个波长的A点,其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本题所涉及质点均已起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位置在x=3 m与x=7 m的质点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B.A点的平衡位置与原点的距离在0.5 m到1 m之间
C.t=9 s时,平衡位置在x=1.7 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t=13.5 s时,平衡位置在x=1.4 m处的质点位移为负值
E.t=18 s时,平衡位置在x=1.2 m处的质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答案 ACE
解析 根据图a和图b可知该机械波的波长λ=2 m,周期为T=4 s,故可得波速为v==0.5 m/s,平衡位置在x=3 m与x=7 m的质点相差两个波长,其振动情况完全相同,故A正确;根据A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t=7.5 s时A质点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因周期T=4 s,则t=6.5 s时A质点在平衡位置,t=5.5 s时A质点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故t=6 s时A正在负的位移处向平衡位置振动,结合t=6 s时的波动图可知A质点的平衡位置与原点的距离在0到0.5 m之间,故B错误;t=9 s与t=6 s的时间差为Δt=9 s-6 s=3 s=,根据图a,t=9 s时,x=1.5 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x=2.0 m的质点处于波谷,则x=1.7 m处的质点正在负的位移处向平衡位置振动,故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C正确;t=13.5 s与t=6 s的时间差为Δt=13.5 s-6 s=7.5 s=T++,根据图a,t=13.5 s时,x=1.0 m的质点正在正的位移处向平衡位置振动,x=1.5 m的质点正在正的位移处向波峰振动,则x=1.4 m的质点位移为正值,故D错误;t=18 s与t=6 s的时间差为Δt=18 s-6 s=12 s=3T,则t=12 s时平衡位置在x=1.2 m处质点的位置和t=6 s时的位置相同,根据同侧法可知x=1.2 m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E正确。
7.(2020·山东省泰安市四模)如图甲所示,a、b为一列简谐横波上平衡位置之间相距6 m的两个质点,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实线为a质点的振动图像,虚线为b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波长。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最大值为24 m
B.波长最大值为4.8 m
C.波速最大值为1.2 m/s
D.波速最大值为6.0 m/s
答案 BC
解析 当波向右传播时,由图乙可知,a、b两质点的振动时间差为Δt=(n=0,1,2…),则a、b两质点的距离为6 m=λ(n=0,1,2…),由于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波长,则波长的最大值为λmax= m≈3.43 m,最大波速为vmax=≈0.86 m/s;当波向左传播时,由图乙可知,a、b两质点的振动时间差为Δt=(n=0,1,2…),则a、b两质点的距离为6 m=λ(n=0,1,2…),由于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波长,则波长的最大值为λmax= m=4.8 m,最大波速为vmax== m/s=1.2 m/s。故B、C正确,A、D错误。
8. (2020·天津市耀华中学第二次模拟)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其波长为λ、周期为T。某时刻,在该波传播方向上的P、Q两质点(图中未画出,P点比Q点更靠近波源)偏离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可能等于一个周期
B.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可能相同
C.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波从P点传到Q点的时间将减少一半
D.P、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可能介于和λ之间
答案 BD
解析 依题,某时刻P、Q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差一个波长的两个质点位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则两质点间的距离不可能等于一个波长,即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不可能等于一个周期,故A错误;根据波形分析得知,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故B正确;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而波速不变,波从P点传到Q点的时间将保持不变,故C错误;P、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可能介于和λ之间,如图所示,故D正确。
9.(2020·山西省考前适应性测试改编)如图甲所示,一根拉紧的均匀弦线沿水平的x轴放置,现对弦线上O点(坐标原点)施加一个向上的扰动后停止,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该扰动将以2 m/s的波速向x轴正方向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则有( )
A.该波遇到长度为3 m的障碍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1.5 s<t<2 s时间内3 m处的质点向上运动
C.2.5 s时1 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4 cm
D.4 m处的质点到达最高点时2 m处的质点到达最低点
答案 AB
解析 由图可知周期为T=2 s,则λ=vT=4 m,由于波长大于障碍物的尺寸,则该波遇到长度为3 m的障碍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A正确;1.5 s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vt=1.5×2=3 m,即1.5 s时该波传播到x=3 m的质点处,1.5~2 s时间内3 m处质点向上运动四分之一个周期,故B正确;由图乙可知,波源只振动了1 s,而波传播到1 m处质点所用时间为=0.5 s,则2.5 s时1 m处的质点已停止运动,则0~2.5 s内1 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A=0.2 cm,故C错误;λ=vT=4 m,则半个波形的长度=2 m,故4 m处的质点到达最高点时,2 m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故D错误。
10. (2020·四川省攀枝花市统一考试改编)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当t=1 s时,质点P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关于该列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长为6 m
B.波速可能为7 m/s
C.t=2 s时,质点P通过平衡位置
D.介质质点的振动周期可能为6 s
答案 ABD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为6 m,A正确;当t=1 s时,质点P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可知1 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x=(3n+1) m,波速为v==(3n+1) m/s(n=0,1,2,3…),当n=2时,v=7 m/s,B正确;波的周期T== s(n=0,1,2,3…),因在t=1 s时,质点P通过平衡位置,则在t=1 s+=1 s+ s(n=0,1,2,3…)时刻,质点P通过平衡位置,由表达式可知t不能等于2 s,C错误;由T= s(n=0,1,2,3…)可知,介质质点的振动周期可能为6 s,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11.(2021·八省联考广东卷)(5分)一列简谐波沿AB方向传播,A、B两点相距20 m。A每分钟上下振动15次,这列波的周期是________ s;当A点位于波峰时,B点刚好位于波谷,此时A、B间有两个波峰,这列波的传播速率是________ m/s。
答案 4 2
解析 A每分钟上下振动15次,这列波的周期是
T= s=4 s。
当A点位于波峰时,B点刚好位于波谷,此时A、B间有两个波峰,说明A、B之间的距离L=λ
解得λ=8 m
则这列波的传播速率是v==2 m/s。
12.(2020·陕西省咸阳市3月第二次模拟)(5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8 s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其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简谐波沿x轴________方向传播(填“正”或“负”),波速大小为________ m/s,t=10.0 s时刻,x=4 m处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 m。
答案 负 5 -0.05
解析 由图乙可知t=0.8 s时x=0处的质点向下振动,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甲图知:波长λ=8 m,由乙图知:周期T=1.6 s,则波速v==5 m/s;
Δt=10.0 s-0.8 s=5T,结合甲图分析可知,t=10.0 s时刻,x=4 m处质点位于波谷,其位移为y=-0.05 m。
13.(2020·河北省张家口市一模)(10分)一简谐横波从波源O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波刚好传到质点b。图乙表示x=2 m处的质点a的振动图像。求:
(1)质点a在0.35 s时到平衡位置的距离及0~0.35 s时间内路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从t=0时刻开始再经多长时间甲图中x=7.5 m处的质点c(图中未标出)运动路程达到0.4 m。
答案 (1)0.14 m 0.66 m (2)0.55 s
解析 (1)由波形图和质点a的振动图像可得a点的振动方程为
y=0.2sin(ωt+φ)
ω== rad/s=5π rad/s
φ=π
根据振动方程可得0.35 s时,y≈0.14 m
在0~0.35 s时间内质点a振动了T+T,则a点通过的路程为4A-y=0.66 m。
(2)此波传播速度为v== m/s=10 m/s
从t=0时刻开始波传播到甲图中x=7.5 m处的c点所用的时间t1== s=0.35 s,
c点通过的路程为0.4 m=2A,所用时间应为
t2==0.2 s
则经过时间为t=t1+t2=0.55 s。
14.(2020·贵州省贵阳市3月调研)(10分)如图a,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1=0时刻和t2时刻的波形图,P、Q分别是平衡位置为x1=1.0 m和x2=4.0 m的两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
(1)波的传播速度和t2的大小;
(2)质点P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 (1)40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 (0.2n+0.05) s(n=0,1,2,3…) (2)y=10sin cm
解析 (1)由图a可知波长λ=8 m,由图b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T=0.2 s
则波的传播速度v==40 m/s
由图像可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故nλ+2 m=v(t2-t1)
解得t2=(0.2n+0.05) s(n=0,1,2,3…)。
(2)质点P做简谐振动的位移表达式:y=Asin
由图可知A=10 cm,t=0时,y=5 cm,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解得y=10sin cm。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13章第2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13章第2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含详解),共3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堵点疏通,对点激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12章第1讲《机械振动》(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12章第1讲《机械振动》(含详解),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堵点疏通,对点激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9章限时规范专题练(四)《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综合性问题》(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9章限时规范专题练(四)《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综合性问题》(含详解),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