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題,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
    1.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这一观点。这个天文学家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2.妈妈买了防蓝光的手机贴膜,小明想知道防蓝光效果怎么样,于是找来可以发出蓝光的手电筒(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实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和评价
    3.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1cm,18.14cm(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6.如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a)(b) B.(b)(c) C.(c)(d) D.(a)(d)
    7.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1:2(  )
    A.3:4 B.4:3 C.1:3 D.3:1
    8.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9.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次声波
    11.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12.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俯看杯中自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  )

    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国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山峰遮住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绿树阴”中绿树的影子是平面镜成像所致
    D.“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水中月亮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
    14.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反射角大小是60°
    B.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反射角大小是30°
    C.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大小是60°
    D.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大小是30°
    15.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2分)
    16.(2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4km/h=   m/s;
    (2)3×108μm=   m=   nm。
    17.(2分)如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    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

    18.(3分)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19.(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是要求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用如图方式检查,则视力表应该距离平面镜    m,为了符合要求,检查者及平面镜不动,在调节过程中,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   ;经过5s后,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三、作图题(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作图要作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21.(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像A'B'所对应的物体AB。

    22.(2分)如图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4分)
    23.(4分)在家中学习时,邻居播放音乐的声音过大,干扰了你的学习,并说明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五、实验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4.(5分)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甲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乙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刻度尺乙的分度值是    cm,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2.5μm=   m。
    25.(7分)如图,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带有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外还应需要    ;
    (2)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造成的误差,斜面的坡度不宜过    (填“大”或“小”);
    (3)BC段距离SBC=   cm,小车在全程AC段平均速度VAC=   m/s;
    (4)如果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的步骤操作中,小车过了B点才按表,则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    ;
    (5)完成本实验后,小明又进一步测量自己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经测量计算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v1,从学校到家的平均速度为v2,来回路线相同,则小明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的关系式表示,中间不考虑时间间隔)。
    26.(5分)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几个常见的探究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尺探出桌面相同长度的情况下,听到钢尺发声的响度不同。

    (1)图甲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便于观察;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2)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
    (3)图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响度和    的关系;拨钢尺的力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填选“大”或“小”)。
    27.(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1与A1、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B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   ;
    (5)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   (选填“蜡烛B”、“蜡烛A的像”或“蜡烛A的像和蜡烛B”)
    28.(7分)小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同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N'为两半圆的竖直分界线,MM'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

    22°
    32°
    41°
    (1)从图可知,光是从    射入    中(选填“空气”或“水”);
    (2)由实验测量数据表可知,反射角总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逐渐    ,但折射角总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若将光屏F绕直径NON'向后折转,则在光屏F上    。
    A.只能看到反射光线
    B.只能看到折射光线
    C.同时看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均看不到
    (4)若用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六、计算题(共3小题,共20分)(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依据的公式、重要的步骤,数据代入,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9.(6分)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灰色阴影部分面积是前3s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大小。请你根据图象求解下列问题:
    (1)前3s物体运动距离s1?
    (2)5s~10s时,物体运动距离s2?
    (3)0s~10s,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0.(6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开通对推动闽台便利往来和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双线铁路,大桥全长约16km
    (1)小明爸爸从家中驾车到平潭上班,如果走公铁大桥路线到达公司,平均车速可达60km/h,他的家与公司的距离是多少km?
    (2)一列长200m的高铁若以162km/h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31.(8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8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图中阴影区域),然后再以1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5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多少千米?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为多少秒?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題,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
    1.【解答】解: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故选:C。
    2.【解答】解:由题知小明想知道防蓝光效果怎么样,于是找来可以发出蓝光的手电筒。动手操作的过程是进行实并验收集证据。
    故选:C。
    3.【解答】解:天舟四号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B、“天舟三号”和“天和核心舱”是一个组合体,所以是相对静止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D、“天舟四号”和“天和核心舱”,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故选:A。
    4.【解答】解:
    测量的四次测量结果为18.12cm,18.13cm,18.14cm,取四次的平均值:,故C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A、认真测量,但不能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
    a图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a图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图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
    c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c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所以d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b和c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7.【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
    故选:A。
    8.【解答】解:佩戴该耳机时,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头骨,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即气体)传播的。
    故选:B。
    9.【解答】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这是利用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选:D。
    10.【解答】解:A、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调越高;
    B、优美的小提琴声如果影响到了他人的工作,就会成为噪音;
    C、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
    故选:A。
    11.【解答】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故A错误;
    B、演奏古筝时靠的是弦的振动而发声的;
    C、琴弦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故C错误;
    D、拨动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
    故选:B。
    12.【解答】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另一“人”是杯中的“人”,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
    故选:C。
    13.【解答】解:A、“峰多巧障日,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看到的水中游鱼细石是变浅的虚像,故B错误;
    C、“绿树阴”中绿树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阻挡了光的传播,故C错误;
    D、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D。
    14.【解答】解:由图可知,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为法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AO为入射光线。
    ∠POA=60°,所以∠AON=90°﹣60°=30°,∠BON=30°,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N′OC=90°﹣30°=60°,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下侧是空气。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B、乙的s﹣t图象前2s为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乙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第3s时乙的路程为8m,由图可知0﹣4s乙的平均速度为:v==,故A正确;
    C、甲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甲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
    D、甲、乙两位同学,且从图中可知,故甲在乙的后方。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2分)
    16.【解答】解:(1)54km/h=54×1km/h=54×m/s=15m/s;
    (2)3×105μm=3×108×4μm=3×108×10﹣3m=300m;
    3×108μm=7×108×1μm=6×108×103nm=4×1011nm。
    故答案为:(1)15;(2)30011。
    17.【解答】解: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改变了发声的空气柱的长度。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8.【解答】解:(1)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是由于杯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
    (2)当杯中缓缓注水后,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
    故答案为:直线;折射;虚。
    19.【解答】解:由图可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2m,则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7m﹣2.2m=6.8m;
    在调节过程中,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2.7;不变。
    20.【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运动的时间是5秒甲===4m/s;
    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
    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
    故答案为:丙;乙。
    三、作图题(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作图要作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21.【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如图所示:

    22.【解答】解:先作出发光点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连接SA′,OS为反射光线;
    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在水中法线的右侧画出折射光线OB,辅助线用虚线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4分)
    23.【解答】答:要减弱噪声,可将实际情况与减弱噪声的三个办法相结合
    ①请邻居把音乐声调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关闭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戴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实验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4.【解答】解:(1)左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为2.00cm,右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为3.20cm;
    (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3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6”之间,
    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8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
    即秒表的读数为:t=5min37.5s=337.4s。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因为1μm=10﹣6m,所以4.5μm=2.8×10﹣6m。
    故答案为:(1)1.20;(2)337.2;取平均值;(4)2.5✕10﹣7。
    25.【解答】解:(1)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距离和时间;
    (2)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不宜过大;
    (3)BC段距离sBC=6.00dm﹣1.00dm=60.6cm﹣10.0cm=50.0cm;
    小车在全程AC段通过的距离sAC=10.00dm﹣3.00dm=9.00dm,小车通过全程AC段所用时间tAC=15:35:23﹣15:35:20=3s,小车在全程AC段平均速度为:
    vAC===3dm/s=3.3m/s;
    (4)如果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的步骤操作中,小车过了B点才按表,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所用时间越多,因此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小;
    (5)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v1,从学校到家的平均速度为v7,来回路线相同,则小明来回路程为2s1=,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为t2=,小明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故答案为:(1)停表;
    (2)时间;大;
    (3)50.0;7.3;
    (4)小;
    (5)。
    26.【解答】解:(1)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容易观察的现象,叫转换法。
    (2)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能传声的介质空气越来越少,可以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在尺探出桌面相同长度的情况下,轻拨和重拨钢尺,响度也不同。拨钢尺的力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放大音叉微小的振动;转换法,真空不能传声;大。
    27.【解答】解:
    (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用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B1与A1、B4与A2、B3与A2、……位置重合,这表明B1与A1、B2与A2、B3与A3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即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
    (5)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线的真实到达,所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上不透明的白板,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3)距离相同;(5)蜡烛A的像。
    28.【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界面。
    (2)由表格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由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三行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逐渐增大;
    (3)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后,则呈现折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但此时反射光线,故选:D;
    (4)该小组同学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射出,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空气;水;(2)等于;小于;(4)可逆的。
    六、计算题(共3小题,共20分)(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依据的公式、重要的步骤,数据代入,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9.【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前3s物体的速度为6m/s可知3=v1t1=4m/s×3s=18m;
    (2)由图象可知,5~10s物体的速度为10m/s2=v2t2=10m/s×(10s﹣5s)=50m;
    (3)由图象可知,3~5s内,则2~10s物体通过的总路程:s=s1+s2=18m+50m=68m,
    4s~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6.8m/s。
    答:(1)前8s物体运动距离为18m;
    (2)5s~10s时,物体运动距离为50m;
    (3)0s~10s,物体的平均速度是4.8m/s。
    30.【解答】解:(1)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s=vt可知,他的家与公司的距离:
    s=vt=60km/h×1.2h=72km;
    (2)高铁过桥的路程s′=200×10﹣4km+16km=16.2km,
    需要的时间t′===8.1h。
    答:(1)他的家与公司的距离是72km;
    (2)需要0.3h的时间。
    31.【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速度为v=80km/h
    根据v=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vt=80km/h×0.5h=40km;
    (2)18km/h=4m/s,已知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2=35m,
    根据v=可知: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7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s总=s1+s5=50m+35m=85m,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t总=t1+t2=6s+7s=15s,
    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平均==≈5.67m/s。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的30min行驶的路程为40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为5s;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5.67m/s。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丰片物理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丰片物理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提供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