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2.网课期间,小华录完自己背诵课文的录音,回放后感觉不像是自己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
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 )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4.深圳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是( )
A.不高声喧哗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
5.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时,小明由响铃处沿直线逐渐远离声源。此过程中,小明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6.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7.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8.“双减”之后,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9.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水在不同节气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立春之日风解冻,冰熔化成水要放热
B.立秋五日白露降,水蒸气液化成露水要放热
C.霜降节气寒霜降,水蒸气凝华成霜要吸热
D.立冬之日水始冰,水结成冰要吸热
10.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
②烧杯中冰变少
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
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无锡市歌《太湖美》中唱到“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农业灌溉推广滴灌B.不向河湖排放工业污水
C.将饮料瓶扔进湖中D.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12.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13.关于超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只有太阳才能辐射红外线
C.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宇宙飞船飞行的轨道高度
D.当预报的紫外线指数过大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人体
14.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绿光最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C.0℃的冰比0℃的水冷一些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5.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真空能否传声时,根据现象推理进而得出结论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第24题2分,共24分)
16.(3分)吼猴会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吼猴依靠声带的 发出声音,“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其他动物可以根据声音的 分辨出吼猴的叫声。
17.(3分)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超声波”或“可听声”),人耳无法听到;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高速1500m/s)。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运动会上赛跑时 (选填“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枪声”)就计时。
18.(3分)小明在厨房中发现:水烧开以后,在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 现象,这种变化要 热量,冻豆腐是涮火锅必备食材,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 (选填“先凝固后汽化”、“先汽化后凝华”或“先凝固后熔化”)而形成的。
19.(3分)我国北方的冬天,窗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窗玻璃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的;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
20.(3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1.(3分)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制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它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若把此温度计分别放在18C和32C的两个房间中,液柱分别停在A点和B点。则A点显示的温度是 摄氏度,C为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示数是 摄氏度。
22.(2分)如图分别是流星和金星凌月照片,在流星、金星和月球中, 是光源;明亮的月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23.(2分)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 光,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红色,则当某一单色光照射时,若鹦鹉嘴仍呈红色 色。
24.(2分)医护人员为每个人进行核酸检测之前,都需要用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工作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会感觉手很凉。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三、简答题(共5题,每空2分,共46分)
25.(10分)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声波具有 。若把此实验拿到月球上做,图中的泡沫塑料球能不能被弹起: 。
实验二:如图乙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a、b粗细相同,c、d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有水;②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1)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低”,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猜想是 (选填“①”、“②”);
(3)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选填“c高”,“d高”或“一样高”)。
26.(10分)图甲是小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1)安装铁架台下面的铁圈时,酒精灯 (填“需要”、“不需要”)点燃。
(2)图二是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请在图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 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另外一名同学采用了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27.(6分)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 (选填“上升”或“下沉”)。
28.(12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
(1)实验中,小明利用此装置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 (选填正立/倒立)的像。
(2)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骆马湖湿地树林下,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 。
(4)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段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29.(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
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时,使荧光物质获得能量后会发出有色荧光。我们通过监测这种荧光可判断出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等信息,该方法通常被称为光谱分析法。
核酸检测是阻击新冠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如园甲所示是采集核酸样品时的情景。由于采样样品的初始病毒含量极低,检测仪检测不出
医技人员对核酸样品进行多次培养过程中,对病毒进行荧光标记。如图乙所示,当紫外线照射到被标记荧光物质的新冠病毒时,使电子加速偏移向高能轨道,原子就可以发出荧光,与病毒含量成正比,检测人员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判断病毒含量。
若病毒初始值为N,扩增次数为n,病毒扩增后的含量R与扩增次数n的关系是:R=N×2n(称做阈值)时的CT值作为判断是否阳性的依据。我国规定,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达到或高于37为阴性,如图丙所示为病毒含量R与CT值的关系图线。为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率
(1)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有色荧光 (是/不是)可见光。
(2)样品中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增强,则病毒含量越 。
(3)利用光谱分析来进行核酸检测,此过程中荧光物质
A.获得能量传递了信息
B.获得信息传递了能量
C.获得能量并传递了能量
D.获得信息并传递了信息
(4)下列是几个样本的荧光强度Rn与CT值的关系图,其中属于阳性的是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解答】解:A.不同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不同;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太空是真空的,故C错误;
D.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奇妙的实验引来学生高声喝彩,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用录音机把背诵课文的声音录下来后,再播放出来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依靠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肌体;听录音机声音依靠空气传播,但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
故选:C。
3.【解答】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薄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响度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答】解:A、不高声喧哗,故A错误;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故B错误;
C、在公路上不鸣笛,故C错误;
D、在学校周围植树,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
故选:A。
6.【解答】解:①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缓蒸发;
②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可减小枝叶蒸腾作用的表面积;
③将洗过的衣服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④利用地膜培育玉米苗,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缓蒸发;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增大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加快蒸发。
综上所述,各措施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②④。
故选:D。
7.【解答】解:A、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A错误;
B、实验中,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D、由图像可知,温度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
故选B。
8.【解答】解:学生在煮菜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发生汽化现象,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ABC错误。
故选:D。
9.【解答】解;A、冰化成水,熔化吸热;
B、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①金属盘下的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②烧杯内的冰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
③推动活塞乙醚变多,是气体乙醚的液化现象;
④碘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吸热的是②④,故ABC错误。
故选:D。
11.【解答】解:A、滴灌的推广,故A正确;
B、污水不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故B正确;
C、饮料瓶随意丢进湖水中,故C错误;
D、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故D正确。
故选:C。
12.【解答】解:A、为保持低温环境,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由液体变成气态,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华现象;
D、冰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电磁波,但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C、宇宙飞船在真空状态的太空飞行,故C错误。
D、虽然紫外线对人体有好处,所以紫外线指数过大时,防止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故选:D。
14.【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B.绿色植物只反射绿光,所以用绿光照射时效能最低,故B正确;
C.0℃的任何物质的温度都一样,故C错误;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故选:C。
15.【解答】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说明音叉在振动。
A、研究光现象时,采用的是模型法;
B、研究熔化现象时、蜡烛的熔化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真空能否传声时用的是理想化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体积的变化,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选:D。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第24题2分,共24分)
16.【解答】解:吼猴依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这里的“雷鸣般”指声音非常大,即是指的声音的响度特性;
音色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声音的特性,故其他动物是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的。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17.【解答】解:(1)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它的频率范围低于20Hz,人耳无法听到;
(2)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6s=1.5s,
由v=可得;
(3)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则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要短的多。
故答案为:次声波;2250。
18.【解答】解:水烧开以后,在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属于液化现象;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在冰箱内凝固为冰。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19.【解答】解:
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
故答案为:内;凝华。
20.【解答】解: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吸收空气的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属于凝华现象,遇到暖气流吸收热量,形成降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21.【解答】解:此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所以B点对应的温度较高;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所以A点对应的温度较低;
由左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此时应该是0摄氏度以下。
故答案为:气体热胀冷缩;28。
22.【解答】解:金星和月球都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不是光源;
明亮的月光是白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流星;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23.【解答】解:(1)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射到三棱镜上,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因图中三棱镜是倒置的,B处为红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所以当红光照时,此时翅膀呈黑色。
故答案为:紫色;黑。
24.【解答】答:用酒精消毒后,手上的酒精会汽化,手会感到很凉。
三、简答题(共5题,每空2分,共46分)
25.【解答】解:实验一:
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由于月球上是真空,图中的泡沫塑料球能不能被弹起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二:
(1)当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气柱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量筒的粗细相同,观察图中可知a;一个量与多个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因此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对比b、c可以发现:气柱长短相同,所以这两个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发声的音调愈高;
(3)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d中空气柱的长度,因此吹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样高。
故答案为:能量;不能、b;控制变量;(3)一样高。
26.【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确定外焰的位置;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液面在零上,分度值是1℃;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
(3)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外一名同学采用了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
故答案为:(1)需要;(2)92;(3)吸收;(4)水的质量较大。
27.【解答】解:
(1)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方案乙,因为热水的温度不会超过碘的熔点。
(2)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所以水中大量的气泡是干冰升华形成的,所以水的温度会降低,而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故答案为:(1)乙;熔化。
(2)干冰升华;水蒸气液化。
28.【解答】解:(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是倒立像,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下方移动,烛焰就离小孔越远;
(3)树叶的缝隙,也就是小孔,形成的光斑大小不同,形成的光斑越大,形成的光斑越小;
(4)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故A符合要求,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1)倒立;(2)下;(3)树叶距离地面距离不同。
29.【解答】解:(1)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有色荧光是可见光;
(2)从短文可知荧光强度Rn与病毒含量成正比,样品中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增强;
(3)利用紫外线照射到被标记荧光物质的新冠病毒时,组成病毒的原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电子加速偏移向高能轨道,根据发出的荧光强度来判断病毒的含量,故A正确;
(4)AB、检测时病毒含量需要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故A正确,高于37为阴性;
CD、根据短文可知,而CD中病毒的含量没有扩充至阈值。
故选:A。
故答案为:(1)是;(2)越高;(4)A。时间/min
0
1
2
3
4
6
7
温度/C
90
94
96
98
98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徐州市新沂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过端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