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同步课程【导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同步课程【导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检测,史料实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国内: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外:(1914-1918年)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D.帝国主义;E.官僚资本主义;F.封建势力(三座大山)
    衰落原因:
    1.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挫折;
    2.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到冲击,并陷入困境。
    3.随着官僚资本的扩张,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一直处于生存危机之中。
    【课堂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题: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使用时间:2022年12月20日
    导案编号:25号
    一、
    目标导学
    阅读课文第120到121页:
    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划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划出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的企业家及主要成就;
    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阶段,划出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
    划出中国民族工业后来艰难发展的原因和民族工业的特点;
    2.阅读课文第122页,了解近代中国新式交通业的发展概括及其影响;
    3.阅读课文第122到123页:了解近代中国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划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二、预习检测
    观看本课微视频,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概况;
    完成《高分突破》第164页填空题部分。
    三、
    合作探究
    【史料实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是在哪一阶段?请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一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争的洗劫,企业遭到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日战争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2)从材料中的图片可知,头顶乌云密布”(D、E、F处)是指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受哪三座大山的压迫?从“荣氏企业”发展的例子思考一下近代民族工业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四、
    课堂检测
    ★要求:1、不看课本和资料;2、划出关键词;3、把选项写在题号前的括号里。
    ( )1.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
    ( )2. 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 )3. 1932年上海一女仆给北京的男主人通电话,下列通话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是
    A.大人,你什么时候回来? B.老爷,你家小姐生病了
    C.先生,北京学生缠足的很多吧 D.先生,太太请你换件中山装
    ( )4.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臂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发展教育 B.重视国防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 )5.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大城市
    ( )6.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又义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 )7.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 )8.“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溪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9.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A.百姓到东郊民巷县令处伸冤 B.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C.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礼、鞠躬礼 D.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
    ( )10.1912年的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位女性代表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权力得到保障
    五、
    我的疑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A
    D
    D
    C
    C
    A

    相关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内战爆发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内战爆发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课堂检测,史料实证,感悟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共3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共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