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预习检测,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总结反思,选择题,用简便方法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导案(13)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 第一部分 预习导案 一、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2、能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二、 重点难点能熟练掌握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三、 知识链接3×4=4×3;(2×3)×4=2×(3×4);5×(2+3)=5×2+5×3 四、预习导学;阅读课本P31-33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归纳: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 3.有理数乘法中:(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用字母表示为: (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用字母表示为: (3)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 ,再把 。 用字母表示为五、预习检测1、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A、一定是正数 B、一定是负数 C、等于零 D、正、负数不确定2、若|x|=1,则x与-3的积为( )A、2 B、-3 C、3或-3 D、33、若ab<0,必有( )A、a<0,b>0 B、a>0,b<0 C、a、b同号 D、a、b异号4.计算(1) (-85)×(-25) ×(-4) (2)(――)×36 六、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课堂导学 七、合作探究(一)组内探究解决我的预习疑惑。(二)组内探究下列问题:1.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两道题:(1) (2) 2.比较上述两道题两种做法,它们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加简便? 八、总结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部分 课堂检测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 一、选择题。1、已知五个有理的积是负数,那么这五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是( )A.1个 B.3个 C.5个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2、若a<c<0<b,则abc与0的大小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3、若2014个有理数的积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为0 B.至少有一个为0 C. 只有一个为0 D.有两个互为相反数4、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 A、a>0,b>0 B、a<0,b>0 C、a,b异号 D、a,b异号 ,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二、用简便方法计算。(1)(-0.25)×(-)×4×(-7) (2)(-)×(-)×(-) (3)25×-(-25)×+25× (4)(-36)×(+-)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预习导学,预习检测,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1 角第一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预习导学,预习检测,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3 近似数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预习导学,预习检测,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