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满分突破讲义》思想方法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满分突破讲义》思想方法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共3页。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思想概述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以形助数”,把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2)“以数定形”,把直观图形数量化,使形更加精确.方法一 利用数形结合求解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问题利用函数图象可直观研究函数的性质,求解与函数有关的方程、不等式问题.例1 已知函数f(x)=其中m>0.若存在实数b,使得关于x的方程f(x)=b有三个不同的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思路分析 方程fx=b有三个不同的根→函数y=fx的图象和直线y=b有三个交点→画函数图象答案 (3,+∞)解析 作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m时,x2-2mx+4m=(x-m)2+4m-m2.要使方程f(x)=b有三个不同的根,则有4m-m2<m,即m2-3m>0.又m>0,解得m>3.批注 正确作出两个函数图象是解题关键,直观是本解法的最大优势.例2 当x∈(1,2)时,不等式(x-1)2<logax恒成立,则底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 {a|1<a≤2}解析 设y=(x-1)2,y=logax,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若0<a<1,则当x∈(1,2)时,(x-1)2<logax是不可能的,所以a应满足解得1<a≤2,所以底数a的取值范围为{a|1<a≤2}.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可通过构造函数,转化为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fx<gx可转化为函数y=fx和函数y=gx图象的位置关系问题.方法二 利用数学概念、表达式的几何意义求解最值、范围问题向量、复数、圆锥曲线等数学概念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可利用图形观察求解有关问题;灵活应用一些几何结构的代数形式,如斜率、距离公式等.例3 已知a,b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满足(a-c)·(b-c)=0,则|c|的最大值是( )A.1 B.2 C. D.思路分析 求|c|的最大值→考虑向量a,b,c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意义观察|c|的最值答案 C解析 如图,设=a,=b,=c,则=a-c,=b-c.由题意知⊥,∴O,A,C,B四点共圆.∴当OC为圆的直径时,|c|最大,此时,||=.例4 设P是抛物线y2=4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A(-1,1)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 解析 如图,易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准线是x=-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到直线x=-1的距离等于点P到F的距离.于是,问题转化为在抛物线上求一点P,使点P到点A(-1,1)的距离与点P到F(1,0)的距离之和最小,显然,连接AF与抛物线相交的点即为满足题意的点,此时最小值为=.应用几何意义法解决问题需要熟悉常见的几何结构的代数形式,主要有:①比值——可考虑直线的斜率;②二元一次式—可考虑直线的截距;③根式分式——可考虑点到直线的距离;④根式——可考虑两点间的距离.方法三 几何动态问题中的数形结合对一些几何动态中的代数求解问题,可以结合各个变量的形成过程,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求解.例5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x2=8y,点F是其焦点,点A(-2,4),在抛物线上求一点P,使△APF的周长最小,求此时点P的坐标.思路分析 △APF的周长最小→结合抛物线定义转化|PF|=|PQ|→结合图形观察三边关系求最值解 因为(-2)2<8×4,所以点A(-2,4)在抛物线x2=8y的内部,如图,设抛物线的准线为l,过点P作PQ⊥l于点Q,过点A作AB⊥l于点B,连接AQ.则△APF的周长为|PF|+|PA|+|AF|=|PQ|+|PA|+|AF|≥|AQ|+|AF|≥|AB|+|AF|,当且仅当P,B,A三点共线时,△APF的周长取得最小值,即|AB|+|AF|.因为A(-2,4),所以不妨设△APF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2,y0),代入x2=8y,得y0=.故使△APF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批注 通过定义转化|PF|=|PQ|,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次放缩,图形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几何图形有关的最值问题,若通过代数方法计算则小题大做,计算繁杂,解题时要充分考虑几何关系,充分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几何结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满分突破讲义》专题一 第1讲 不等式,共10页。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满分突破讲义》专题一 第2讲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问题,共3页。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满分突破讲义》专题四 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共13页。